關鍵詞:束手無策、欺負、家園共育
本篇文章我要說三個內容,一是對于一個女孩,我對她有愧疚感,也讓我束手無策。二是對于別人對這個女孩的態度,包括我對發生在她身上的事所表現的態度,做法。三是我想說一下家園共育,有關一個男孩不想吃飯的事。
?我來說說這個女孩,我們就叫她珠吧。珠,她是一個跟著父母打工的流動人口,一個皮膚黑黑的女孩,特別愛玩滑梯,特別不想進教室,特別能尿褲子,特別能哭,特別。。。。她真的很特殊。
?不過,從影響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因素分析,可以了解到她為什么會變成那樣。主要是她父母的因素。他爸媽開著一個糧油店,每天忙的不可開交,基本上早飯都是在附近買個餅,買份粥,而且她還有個弟弟,她媽媽還得照看她弟弟,給她關注的時間就少了。導致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沒有人去指引她,沒人去告訴她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于是她上了幼兒園非常不適應。
? 剛開始是出現分離焦慮,每當她媽媽送她來,媽媽走后她就開始哭。不過,這個現象沒維持多長時間,因為有和她認識的小女孩一起上學,而且她玩起來就好了。后來是關于她的社會性行為,包括她與同伴之間,與老師之間的關系。玩玩具的時候,她總會從別人手里拿玩具,3~4歲的兒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對屬于自己的東西很在意,所以她不會輕易搶到,于是她就動手打,挖,咬,使盡渾身解數,總要將玩具搶到手。結果鬧得大家都不開心,被搶者搶著都哭了。有好幾次問題就被我碰上,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于是就采取不正確的方式,總是責備珠。事后一想,其實我不但沒處理好,反而會對她們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有一點還表現在她不能很好的與別人溝通。這與她語言有關系,她是外省的。不過重要的還是與她的父母有關。珠總是尿褲子,她玩起來就不知道去廁所,而且還隨地小便,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而且一旦我們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她就躺地上打滾,喊叫。唉,束手無策。
前幾天看到一篇雜志內容,有關欺負的。也讓我想起了珠。雜志上將欺負分為三類:身體欺負,言語欺負和關系欺負。那篇雜志主要說的是幼兒之間的欺負。而我想反思一下我的錯誤,我覺得我對珠屬于是言語欺負。每當其他小孩和珠有沖突時,我總是沒好好處理,我總是責備珠,現在想想我還很清楚的記得她被我責備后的無助的眼神。我覺得我對她造成了心理上的傷害。很抱歉啊。我想我應該好好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了。就算她再淘,再不好我也應該好好用我的愛去溫暖她,用我的耐心去教導她,讓她好好感受,能幫助她一點。
? 最后我想說一說另一件是有關家園共育的故事。是一個小男孩,叫九兒。他超級不喜歡吃飯,每到飯點他就開始發愁。聽他媽媽說他在家也是這樣的,不吃飯,然后家里的奶奶、媽媽就拿著飯餐喂他吃。他還不吃就哄著他吃,給他買好多他喜歡的玩具和吃的,總之滿足他一切要求。她家里人也很發愁,又一次她媽媽說他爸爸采取了一個措施:他不想吃就別讓他吃,等到他餓了也不讓他吃。爸爸是這么想的。可是媽媽,奶奶怎么可能堅持下去。一看到他餓的哭了。。于是心軟了,就給他吃了。
? 說實話,他在學校吃飯也很磨嘰,但是我還是堅持讓他自己動手,他每次吃飯就必須要去廁所打發一下時間。慢悠悠的出去,慢悠悠的回來。也采取過一些措施,鼓勵他大口大口吃飯,讓他們比賽看誰先吃完,他喜歡玩變形金剛,于是就和他說好只要他第一個吃完,我們就給他玩變形金剛。在學校還行,但是回到家家里總是有人喂他,所以效果不太好,他的這個習慣還在。所以這讓我感覺到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家園共育更有利于一個兒童的身心成長。以后工作也應該及時反饋孩子在園的一些情況,并及時得到孩子在家的情況。不僅對孩子成長有利,而且對教師的工作開展,改進也有很大意義。
? 教學相長,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應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不斷成長,越來越得心應手。希望老師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