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總有經典的理由,被大家爭相傳頌,總有它獨特的吸引力。
我買這本書,就是奔著經典去的,但當我打開第一頁讀完第一章的時候,瞬間就被吸引住了,緩緩流敞的慢節奏,娓娓道來的小場景,溫柔安靜的母子情懷,漸漸的在眼前展開,宛若一副古典畫,徐徐鋪來!
1、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是的,我愿意花上一輩子的時間,慢慢等待!
這樣的話讓我震撼讓我驚呆又讓我滿心欽佩,又讓我覺得暖入肺腑,細細想來,如果讓我等上一輩子,等著女兒慢慢長大,等著女兒一點點變成她喜歡的樣子,我是愿意的。
我是愿意心甘情愿等一輩子的。
然而我們所處的卻是個快速的時代,信息更新快電子產品更新快,人們的腳步快思想快,每個人都恨不能長八條腿跑起來,又恨不能把時間一分一秒的拆開來用。
如此快速的時代里,似乎總少了一份慢悠悠的等待,似乎慢悠悠成了懈怠懶惰的代名詞。
朋友同我抱怨,“你不知道我兒子多讓人生氣,我越是著急出門,他越是磨磨蹭蹭,我越叫他,他越是不動。你說我能不生氣嗎?你說我能不發火嗎?你說遇到這種情況,你怎么辦?你會怎么辦?”
我覺得她問我的時候,有一種極其無奈的歇斯底里在里頭,她很抓狂,既糾結于自己時間的緊張,又痛苦與為何自家的孩子這么不聽話。
這樣的情況下,尤其是當父母急著上班眼看就要遲到的時候,這種對峙真的沒有特別好的辦法,或許直接把他抱起來塞進車里才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
我想了想,提出建議,“既然他這么慢,那你就早叫他起床,提前告訴他要出門,給自己多爭取點時間。你內心的焦灼影響到了孩子的情緒,恰恰引發了他的敵對的壞情緒,他好像在生悶氣似的,你越是催促,他越是慢。你不妨試一下,多給自己留點時間,慢下來慢下來,或許他反而能適應你的節奏。”
朋友將信將疑,覺得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哪怕她提前一個小時,出門的時間仍舊不會提前!
我又給她建議,“如果你覺得做不到,那就強逼自己說話慢下來,雖然你心里很著急,但語速請慢下來,慢慢的告訴孩子,耐心的緩慢的平靜的。”
她再次否決了我的建議,準備下一次對兒子實施強硬手段。
2、
在安安的世界里,天下只有一個人是說中國話的,那就是他甜蜜的媽媽。中國話,就是‘媽媽的話’。
安安一家生活在國外,身邊的人說的都是外語,只有媽媽說的是中國話,在他小小的心里,中國話就是媽媽的代表,當他聽到中國話,就想到了媽媽。
而我想到的則是對于孩子來說,什么才是媽媽的話呢?溫柔的和善的平靜的,還是暴躁的發怒的強硬的?
最親密的媽媽總是最獨特的,孩子小小的心靈里,最容易記住的是那些甜蜜的歡快的事情。
很多時候經常聽到媽媽說,“我真后悔今天打孩子了,我真后悔朝孩子發脾氣了。”她以為孩子會生氣會傷心會再也不愛媽媽了,然而僅僅一小會,孩子立馬又朝她笑起來,親起來。
她瞬間感慨萬千,“孩子真寬容,這么快就原諒了媽媽的無理。”
其實在孩子的心里,記住的永遠都是最甜蜜的媽媽最溫柔的媽媽最和善的媽媽最親近的媽媽,而如果媽媽們一味的執行自己的語言,強硬的把溫柔和善平靜轉換為暴躁發怒,那么一旦在孩子心里存下這些媽媽的話時,再想轉變回來,亦是很難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么不一直保持我們的溫柔的和善的平靜的耐心的‘媽媽的話’呢?
就像剛剛我的那位朋友,又何必把自己逼迫成暴躁的媽媽呢?
3、
而我,突然覺得人性是極容易判斷的:世上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喜歡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歡孩子的都是壞人。
當我讀到這句的時候,不自覺的笑了,特別喜歡這樣任性又霸道的話,可又不忍讓人去辯駁。
喜歡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歡孩子的都是壞人。
就是這么干脆,就是這么明快,就是這么理所當然。
對于我們自己的孩子,自然都是喜歡的,然而這種喜歡是否又能延及到別的孩子身上呢?
4、
秋天的黃昏,葉子鋪滿地,厚厚的一層美麗的金黃。空蕩蕩的枝丫映著清冷的天空,彩霞的顏色從錯綜復雜的枝丫縫隙里透過來。小河的清水流著涼涼的聲音。
媽媽騎車載著華安往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道古舊斑駁的小木橋,橫枕著悠悠的流水,心里有點凄涼,于是側臉地華安說,“小橋——”
……
腳踏車上兩個影子,沿著小河漸行漸遠,漸漸融入了天的顏色,就看不見了。
漸行漸遠的身影,在鋪滿黃葉的小路上,輕柔的一對一合,被風吹散的聲音伴著悠遠的天空來回飄蕩,映在緋紅的彩霞里,定格在最美好的秋日里。
這樣的畫面令人沉醉,令人癡迷,令人流連忘返,令人不忍驚擾。
喜歡極了這種輕輕柔柔細細碎碎的描寫,仿佛看到那個小小的孩童,乖巧的站在媽媽身邊,仰著頭,望著媽媽臉,輕輕的扯一下媽媽的衣角,低低柔柔的叫一聲,“媽媽。”
媽媽彎腰半蹲下身,直直的看著他,將他攬在懷里,輕輕的回一聲,“寶貝……”
喜歡極了這本書,遂決定也寫一本慢時光養育的書,記錄養育的每一段慢時光。
孩子,你慢慢來,媽媽心甘情愿等你一輩子,等你長大,等你離開,等你回來,等你變成你喜歡的樣子,等你輕輕柔柔的那一聲聲,“媽媽。”
我是輕舟,三歲寶寶的媽媽,網絡寫手,喜歡簡單的生活……
育兒、寫作、音樂、繪畫……都可以聊一聊哦
如果有古箏或者繪畫的親們來指點我一下,會更開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