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字文長,是明代的文學家、戲曲家、書法家和軍事家。這樣一個滿腹才華的人,生前卻未能施展抱負,反而得了瘋病,最后郁郁而死,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袁宏道為徐渭寫的傳記有不同版本,都提及徐文長得到中丞胡公宗憲的賞識,當時胡宗憲督數邊兵,威震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但是呢,徐文長面對胡宗憲不僅沒有恐懼敬畏之色,反而有些不拘禮法,穿衣隨便,傲氣十足,胡宗憲也非常包容他。徐文長為胡宗憲寫《白鹿賦》得到皇帝贊賞,更得胡宗憲器重。
但胡宗憲下獄之后,徐文長郁憤難平,甚至發狂自戕,嚴重到拿錐子插入耳朵!醫治了很久方起死回生。
這樣一個奇人,一生只是悲劇,卻為后世文人學士所推崇。
齊白石說:“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大滌子(石濤)之畫,能橫涂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于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p>
石濤也說:“青藤筆墨人間寶,數十年來無此道?!痹丁峨S園詩話》中:“鄭板橋愛徐青藤詩,嘗刻一印云‘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
徐文長還寫了戲曲《四聲猿》,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一看。
《徐文長傳》里袁宏道對于徐渭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的描繪,非常精彩: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逐曲糵(酒也),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
上文寫的是徐渭的詩作,寫到了詩作的內容,作品的情感,作品的氣勢。袁宏道調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營造了場景氛圍讓讀者可以從中體會讀詩的感受,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余志’者也。間以有余,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
這說的是徐渭的書法。蒼勁中姿媚躍出,寫的真好,回想其人一生,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