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沒有寫下只言片語,找不到寫作的靈感,所幸不再寫。來簡書不到一個月,看過很多篇優秀的文章,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隨后加入一些感興趣的群,有一搭沒一搭和群里的小伙伴們聊著天,開著玩笑。
可是心里總有一個疑問,我來簡書是為了什么?是認識很多的人?是加入很多的群聊天嗎?還是想在群里表現自己……
我曾寫過,寫作是我的精神食糧,不能沒有它。假如失去了,我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自己如同行尸走肉活在這個世上。
可是現在因為自己寫了幾篇小小的文章,就到處拿來炫耀,到處和別人說我如何如何厲害。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來時的路了。
想起了簡書中認識的螳螂大哥還有蒼狼大哥,他們已年過半百。仍然每天堅持寫作,并且在當地很有名氣。
是什么驅動他們?是什么支撐他們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呢?
螳螂大哥離開部隊有二十多年了,比我婆婆大兩歲,六十出頭。在部隊上堅持創作,復原后一直堅持著。
他自編自導的軍旅相聲《說月亮》,當年演出很精彩,轟動了整個連隊。如今他整理出來,我看過后捧腹大笑,回味無窮,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情。
同時他對我的文章給予很多鼓勵與支持。這是螳螂大哥給我的文章的一些留言:好文章,非常和睦的一家!滿滿的退伍兵情結,正能量,給你點贊!
以為你當過兵,或者出生于軍人家庭,或者生活、工作環境與軍營有關。看來都不是,僅僅在于心底里的那一份癡情。真的很好,繼續……
蒼狼大哥比我大十七歲,五十六左右。他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和他交流可以感覺到滿滿的正能量。
這是他發給我的信息:是啊,其實也許很多人一生寫作,也沒有出書,但是他們活的很充實,寫作是一種生活價值觀的體現。
我不喜歡雞湯文,我堅持自己的風格,學習不是模仿,自己想的才是最真的,真正能讓人喜歡的文章不是博人眼球,而是從心里感覺。
反觀自己,和他們相比,我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我只是剛剛開始寫作就有這樣的心態以后呢?我不敢想下去,和他們比起來實在有點汗顏。
我手寫我心,是我寫作的初衷。我曾經寫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是我寫作的來源,我能為它們插上翅膀。
寫作路上艱辛曲折,能夠堅持很不容易,且行且珍惜,所以我必須靜下心來,繼續前行。
突然想起劉歡老師的一首歌——《半邊樓》,拆了一半的半邊樓,還有一半沒有拆下去,拆掉的是腐朽,留下的是陳舊,涌動的是希望,燃燒的是祈求。
都說那百步,半九十,那一半的路程還有那九百九還有那九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