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總是令人無可奈何,我們沮喪彷徨絕望,可我們還是選擇倔強地活著。因為我們始終相信,終有一天可以將生活的所有無奈笑著通通咽下。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離開。其實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自己并不知道為什么來,到現在仍然會感覺莫名其妙,自己究竟為了什么而活。也許真的只是因為不得不來,像動物那般掙扎著活下去,似乎能活著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并沒有什么值得津津樂道的。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充斥著許多的不堪和心酸,然而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奈。人生,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似乎不再是一種真誠去體驗的幸福,而是在一個由各種壓力所構成的狹窄空間,不斷去承受的狀態。
在知乎上曾看過這么一段回答:人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么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無能為力,但還會盡力爭取的時候。在這些成長的背后,承載地大多是獨自面對生活的艱辛與無奈,其實根本沒有人在意你想要什么,除了你自己,別人更多的是對你的生活的評價跟看法。
然而生活是屬于每個人的自我感受,在許多個輾轉難眠的深夜,也只有你自己才能舔舐深埋于心底的傷口。隨著時光的流逝,活著于你而言意味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生活不僅讓我們活著,還要我們受著。
這段時間的我經歷著內心的煎熬,對于未來一直在現實和虛幻中徘徊。某次,偶遇昔日同窗,在看到她的那一剎那,我仿佛看見了往日時光縫隙中的自己,在光與影的交錯中,慢慢朝我走來。在與她的攀談中,問起她以后打算做什么,她只是默默地抿了抿唇,未發一言。曾經在微信上問過好友小C關于工作是為了什么的問題,她很快地回復了我,為了活著。那一刻,我才恍然意識到,生活最痛苦的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不得不去忍受,不得不去屈服現實帶給我們的殘忍。
可即使現實那么殘酷,我們卻一直在拼命地愛上這個世界,愛上這個并不完整甚至有些殘酷的世界。因為我們深刻地明白,一旦我們倒下,那些需要我們守護的人該怎么辦?幾天前曾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有一個女孩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父親就患上癌癥,急需大筆救命錢,然而找親戚借遍了所有錢,仍然湊不夠醫藥費。到最后女孩只能聽著父親在病床上痛苦的呻吟,而無能為力。從此她拼命地工作,盡自己的努力為母親創造無憂的后半生。她說:“現在辛苦不算什么,等到至親需要,卻無能為力時,那才是最痛苦的。”
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活一世,總是被那些不可割舍的眷戀緊緊纏繞著。年邁的父母、相攜的伴侶、尚幼的孩子,無不驅動著我們去奮斗,也唯有努力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叢林中殺出重圍。而現實也會告訴你,你終得一個人,將生活的無奈咽下??杉词惯@樣,也值得你去義無反顧地前行,所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