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斯的人本主義認為:人最寶貴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就是把你自己活出來,而不是被文化規范所教化。“成為你自己”中假設自我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人性本善良。
“我,是在過往的時空里一切體驗的總和。”這里的一切體驗包括“我”,“你”也就是萬事萬物,和我們之間的動力。所以,要認識一個人,必須深入的了解一個人的關鍵體驗,還有這些體驗發生時的現象場。
“現象場”:一個人的體驗和時空等環境因素的組合。比如一歲斷奶這個體驗,就有一個特定的現象場。1、特定的人,它發生在你和媽媽之間,可能還有奶奶的建議。2特定的時間,一歲。3特定的空間,在家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我”=“現象場”。
運用具體化的技術,把一個體驗發生時的現象場勾勒出來,一個人的記憶才會被提取,而深度體驗才會被喚醒。這樣一來,我的體驗就會被你看到,就相當于我像你敞開了自己,而你把我作為關系的中心,聽到我的體驗,我就感覺你給了我共情,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真誠等。而這就是“愛”。所謂我愛上你,其實是通過你看見我的一個過程。
心理學家發現,任何兩個人,如果深入了解彼此的現象場,再四目相對4分鐘,都可以愛上彼此。如果你想了解誰,可以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現象場,碰觸他的深刻體驗。比如說問他什么時候上小學,在小學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等等。也就是一個人生活歷史中的相關的問題,一些關鍵事件。
心理咨詢主要有精神分析、人本主義、認知行為這三大流派,包括其他流派也都認可羅杰斯關于咨詢關系的原則:來訪者中心療法。強調咨詢師對來訪者能共情、無條件及積極的關注和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