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先說結論:以后博客會更新的比較勤一些,但都會保持質量,不為了更新而更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讀書、運動、生活等方面的知識與經驗,表達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目的是多多的表達自己。
? ? ? ?下面是做出這個決定的由來,寫的比較雜亂,可以不看:
? ? ? ?上次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么不喜歡發朋友圈?我沒有點進去看,因為我很清楚這樣問題的原因——我就是這樣的人。
? ? ? ?高一的時候,第一次用QQ,興奮的不得了!在QQ群里和大家激烈的聊天。那時流行QQ農場,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偷菜、種菜”。第一次發QQ空間,別人回復了感覺特有意思。到了高二、高三,一直到現在,這么多年來,在QQ、微信上發的狀態加起來可能不超過30條。大一到大二可能只發過5條。大二下的時候開始讀書寫讀后感,為了提升逼格,故意把鏈接發在朋友圈,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現在不這么干了,因為感覺好low,很裝。
? ? ? ?總的來說,發朋友圈不能讓我感覺到有趣,特別是在發一些感情類的東西,假如今天有一件高興的事,發到朋友圈并不能讓我感到更高興,只會感覺很無聊,感到很別扭。
? ? ?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內向、朋友少、不善言辭。
? ? ? ?內向給我帶來的結果就是朋友少,能夠談心的朋友沒有幾個,好處我學會了自己和自己談心。我引以為傲的一項技能就是能夠發現自己的情緒波動,在情緒低落、生活狀態消沉的時候,我能夠自己發現這種情況,并且能夠自己跳出這種狀態。
? ? ? ?朋友少給我帶來的結果就是又是會感到很孤獨,那種感覺很難受,但3年來也竟然忍受了下來。我引以為傲傲的另一項技能就是,從大一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在寫日記。現在寫日記真的不再是為了顯擺自己,而是真的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我認識自己、記錄生活的及其重要的工具。(關于如何做,在前面的博客中也已經分享過,有空再補充新東西。)
? ? ? ?其實說“不善言辭”不準確,因為我其實挺喜歡做演講的,在大學也參加了不少演講比賽,以前很害怕演講,但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套路后,發現做演講簡單了許多。最重要的是,在臺上說話真的很有逼格!那種感覺給我帶了強烈的自信感!(我就是這么虛榮!)
? ? ? ?之所以會喜歡演講,是因為它很能體現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及其的崇拜理性思維!認為一個人說的每句話都必須要嚴謹、準確,這樣才能最完美的表達自己。但其實我錯了,理性和感性都是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手段。喜歡在臺上演講只是因為我喜歡理性思維,我能夠把在生活中不能表達的理性思考在臺上說出來。
? ? ? ?但生活不是這樣,沒有人喜歡聽你整天理性分析,沒人喜歡聽你說大道理,大家還是喜歡直接了當,憑感覺做事,喜歡做不喜歡就拉到。剛開始我很討厭這種生活態度,于是慢慢出現與朋友、舍友分群的現象,雖然孤獨,但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豪感,一天都不說幾句話,整天就是在瞎想,還用“自己和他們不一樣”來安慰自己。。。(現在想想都感覺很后怕!)——這是不發朋友圈的最主要原因。
? ? ? ?慢慢的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意識到完全依靠理性做事是非常極端的想法。就相當于手里只有一把錘子的時候,看什么都是釘子。于是我最大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不懂得如何用感性思維和人聊天說笑。
? ? ? ?我一直在學習這項技能,盡量的表現的積極、自信,但我心里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在裝,很不舒服,我還是想回到理性的懷抱,但沒辦法啊!生活中的我們必須要講大量的“廢話”:“最近過的怎么樣”、“不錯喲!你穿這件衣服很有感覺”。。。這些“廢話”能夠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拉近。很“俗”,但就是管用。因此,為了“世俗”的成功,我需要說話,需要說很多“廢話”,我需要學會開口說話,我可能還需要改變內向的性格,需要打破朋友少的局面。
? ? ? ?我經過分析與觀察后發現,一個所謂的善于表達的人,大概掌握了這幾個方面的技能:
1.廣泛的知識、經驗。使得自己有料可說。
2.在不能場合下有恰到好處的表達方式(幽默、表情豐富等)、能夠把握自己說話的度。
3.極其自信、放松的狀態
? ? ?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具體理論與方法還是要去補充相關的知識與實踐。
? ? ? ?于是我決定,第一步是開始在博客里多多的表達自己,談談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不一定都對,但我要讓自己有話可說,要讓自己開口說話。(終于呼應了開頭!繞了一大圈。。。)
? ? ? ?那既然我意識到了感性思維的重要性,會去用朋友圈嗎?為什么要在博客上寫東西?
? ? ? ?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的,我會在生活中多交朋友、多找人聊天,這也是自己第二步要做的。當你看到我在朋友圈發信息的時候,一般是為了顯擺自己,為了裝逼,為了讓你感覺我很厲害。這就是我的虛榮心,在自己還不夠強大的時候,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認可。(至少目前的想法是這樣)
? ? ? ?之所以在博客上寫東西,是因為它有監督作用,能夠要求我堅持下去;它具有匿名性,把這些文字發到朋友圈是一件很怪的事情,朋友們應該會覺得我很裝,或者誤以為我是一個極其嚴肅的人;它具有反饋性,有時能夠收到網友的對問題不同的看法,還是很驚喜的。
? ? ? ?其實我一直很怕在博客上發表對事情的看法,會遭到別人的鄙視,怕他們嘲笑寫的文字我太年輕,思想太簡單,沒有資格寫一些所謂的“建議”、“看法”。但現在我不管了,這只是我的臆測,況且為什么我年輕就不能寫?難道一定要等到年老以后我才能寫嗎?我很看重別人對我的看法(至少目前是這樣),但我更看重自我發展,我是為了我自己。
? ? ? ?我只能盡量保持客觀,也請諸位保持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