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院子里有棵樹,是一棵高大茂盛的玉蘭樹。坐在樹蔭下仰望,滿眼都是茂密的綠油油的葉子,葉子間,白色的花骨朵已經鉆了出來,不久就會綻放一院的芬芳。然而,這一切都將結束了——棚戶區改造就要開始了,它對我二十多年的陪伴也將結束了。它的正值壯年的生命也將凋零了。這怎能不叫我傷感和心疼呢?!
二十多年前,幾個朋友一起蓋房子,在小城的西郊。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四棟兩層的別墅建起來了。有了自己的家,大家都很高興,忙活著裝修房子,綠化美化自己的小院子。
朋友說:“玉蘭樹三季常青,春天開花,很漂亮。”于是乎,我在小院的西側緊挨著墻根栽下了一棵玉蘭樹。當時,這棵玉蘭樹也就拇指般粗細,一幅纖細羸弱的樣子。玉蘭樹是南方樹種,我們這里很少見。這南方的嘉木能否服北方的水土?我心里并不看好。誰知,這棵白玉蘭不用我精心打理,它接受陽光的沐浴,接受雨露的滋潤,接受風雪的考驗,蓬蓬勃勃地生長著。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覺間,它已經陪伴我走過了二十多個春夏秋冬了!
從拇指粗細,到現在的碗口粗。從兩米來高,到現在的二十多米高。枝葉從細小稀疏,到枝繁葉茂。從不開花,到繁花滿樹,滿院飄香。玉蘭樹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期間所經歷的艱難也許只有它自己才清楚。而許多人在稱贊它枝繁葉茂花美香濃之時,卻難以知道它為此默默地付出和艱辛的努力。
春天來了,玉蘭樹也煥發了勃勃生機。它仿佛睡醒了,伸直了腰桿。葉子由黃變得油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春深了,玉蘭樹的枝葉間突然冒出一朵朵潔白的花朵,一朵,兩朵﹍﹍搞得我眼花繚亂,怎么也數不清。一縷縷清新的香味兒便彌漫在空氣中了。
“好香啊!”
走過小巷的人們禁不住贊嘆,不由自主地尋覓這香氣的來源。終于,人們在綠葉之中看到了一朵朵綻放的白玉蘭。
“好美的花兒!”“好香的花兒!”聽到人們的夸贊,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仿佛是在夸贊自己一般。
仔細望去,玉蘭樹的枝杈間還有一個鳥窩,搭建得很精巧。兩只斑鳩在這里已經安家好幾年了。它們一開春兒便銜來樹枝干草,修繕自己的小家。用不了多久,就只見一只斑鳩飛出去,又飛回來,肯定是夫妻倆在輪流孵化小斑鳩。又過去一段日子,便可見小斑鳩探出毛絨絨的小腦瓜兒,“唧唧”地叫著,呼喚著父母喂食。幼鳥嘰嘰喳喳的叫聲,大鳥飛來飛去的身影,讓我看到了一個鳥兒幸福溫馨的家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夏天,驕陽似火。玉蘭樹茂密的綠葉傘蓋般遮住了半個院子。大樹下面好乘涼。鄰居們便時常在午后搬了小馬扎兒,坐在樹蔭下喝喝茶聊聊天。有時,三五個老人將麻將桌安放于樹下,“噼里啪啦”的打牌聲和歡快的談笑聲便會回蕩在小院的上空。不用擔心斑鳩會打擾到客人,它們似乎很懂事,只在傍晚時分才歸巢休息
秋天,天高云淡。高大筆直的樹干,油綠的葉子,再加上藍天白云的映襯,便是一幅水墨畫。秋雨連綿的夜晚也沒有關系。坐在桌前,捧讀一本書,耳邊是雨打在樹葉的“噠噠”聲,時而緊,時而慢,時而似有若無﹍﹍興致來時,走上二樓陽臺,打開窗子,便可觸摸雨中的綠葉,便可欣賞朦朧夜色中樹葉間有輕霧在飄渺。秋的蕭殺秋的清冷便無影
冬日,天寒地凍。玉蘭樹靜靜地立在庭院中,葉子雖沒有春、夏和秋三個季節的碧綠,但是,仍然是淺黃中透著綠意。有些葉子會在你不知不覺中落下,但是,總會有大部分的葉子堅強地掛在枝頭。在寒冷的冬天,玉蘭樹給我們留下的是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熱烈和秋天的美好,讓我們不自覺地想起雪萊的那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然而,這一切都將成為過去。用不了幾日,房子會被隆隆作響的機器扒掉,我生活多年的小院將變成一片廢墟,玉蘭樹將被連根拔起。被鋸成木板,做成家具,被刀砍斧劈,當作柴燒?嗚呼!不敢想象。昔日它給我的綠茵給我的快樂將永遠留在記憶里了。我的小鄰居斑鳩呢,這遮風擋雨的大樹沒有了,不知道他們還能否再找到適合安家的地方。更不知道斑鳩一家是否也會為此傷心?
城市要發展,社會在進步。許多曾經的美好會遠離我們,這是一種無奈,一種失落,也是一種必要的犧牲。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想到此,便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
端起一杯酒,借著這清風明月,與陪伴我多年的玉蘭樹告別!也與小院告別,與昨日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