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快樂大本營》20周年慶,于是“20年”這個詞一下子就帶出了太多的話題。
人這一生能有多少個20 年呢?我從12歲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成為快本的粉絲,我看的第一期快樂大本營是馬來西亞歌手阿牛來宣傳他的新歌《桃花朵朵開》,至今已經十一年了。我懂事得晚,小時候大部分的事情我都不記得了,但是如果要沿著記憶的線往回看,那這一路從來不缺少快樂大本營的“啦啦歌”和何老師對我人生觀一點一滴的影響。
很早開始別人就問我你的偶像是誰啊,我就能很自豪的說何炅啊,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他們都能哼上何老師的那首“梔子花開”,我想這就是影響力,我慶幸這個人是何老師,也慶幸我在很早很早之前就看到了他。
何老師大學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后留校任職,這就是為什么他是明星,大家卻叫他何老師的原因。快本20周年請了很多粉絲到現場慶祝,快本編導在采訪他們的時候,有不少人說因為何老師所以去了北外,也有人說因為何老師喜歡上長沙這座城市,我不是粉絲中最特別的一個,但如果我一定得說上一句,那我得說,因為何老師,我才有今天的我。
何老師不高,也不算太帥,可是他溫柔、溫暖,總是以自己細膩貼心的方式,去溫暖身邊的人。吳昕因為在《深夜食堂》里面浮夸的演技,被網友吐槽,何老師會在第一時間鼓勵她:我們不足,我們總是努力去適應。我們好不容易適應了要求,發現還是不足,我們只有再努力,畢竟不足就是不足···他肯定吳昕的付出但不會一味的護短,他在采訪中說起吳昕,話語中滿滿的心疼:他說我們吳昕沒什么毛病,就是運氣不太好,如果可以,想把自己的好運分給她,希望往后的路能順利一點。
說何老師,一定得提到一句話——“有一種友情叫做何炅謝娜”,在20周年慶上,何老師寵溺地對謝娜說:感謝這些年你帶給我的快樂,不喜歡你長大。你給我添多少麻煩都沒問題。在主持《娜就這么說》脫口秀節目時,謝娜的每個主題的故事里一定會有何老師,這么多年,積累了那么那么多的故事,好像怎么說都說不完,好像每件事都值得拿出來炫耀很久很久···
如果說偶像是幫助粉絲樹立人生觀的,那我不想用勵志,雞湯或者正能量這樣的詞來形容何老師,因為他不是那種激進的人生導師,他只是對待自己的生活極其認真,然后希望我們都能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去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只是用自己的人生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堅守快本半輩子了,只是因為那是他喜歡做的事。他拍電影《梔子花開》,只是因為他想要圓自己和身邊聽梔子花開長大的粉絲們的一個夢;他熱愛話劇,所以在專業主持的同時,他成為了專業的話劇演員。他從不敷衍自己的愛好或者說是夢想,他不會激勵你說你要堅持你要努力你要往死里拼搏,他只是安靜的堅持著,然后告訴你,這是可以的,然后幽默地來一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見鬼了呢?
2013年的《精品購物指南》采訪時,何老師說:面臨選擇時,很少會想“發展”這件事,遇到事情只問自己三個問題,有沒有做過?這件事有沒有趣?適不適合我?不論是演戲,話劇,還是主持,何老師都會去嘗試,在《世界青年說》里面,他說:要付出你還要學會堅持,如果你真的覺得很難,那你就放棄,但是你放棄了就不要抱怨,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世界真的是平衡的,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自己生活的樣子。
何老師尊重每一個人的人生和選擇,他會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到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也會用諒解的態度對待身邊的缺點和不合理;他不會縱容你的負能量,但也不會強行讓你接受他說的對錯;他給每個人機會,不怠慢任何一個人;他縱容身邊的人玩笑嬉鬧,卻永遠張弛有度,從不傷害別人,總是給人希望和溫暖。
我想這不算是一篇完美的介紹何老師的文章,因為很多時候心里的那種尊敬和感動用言語和事跡都不足以表達。在何老師身上學會為人處世,學到了做人謙卑,學到了善待他人,學會了要為自己喜愛的事情堅持下去。我知道他會一直在那里,而我需要向他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所以,有一種快樂叫做快樂大本營
有一種快樂女神叫做謝娜
有一種甜美寧靜叫做吳昕
有一種元氣兄長叫做維嘉
有一種香蕉打卡叫做海濤
而有一種人生方向就叫做何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