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無小事。能在各種境遇下很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身體的人,都不是凡人。但與其說是自律,我更傾向于說這些人有智慧,所以好身材是“煉”出來而非“練”出來的。
作為一名把副業玩成了主業、每年都穿得下0碼裙子、六塊腹肌(又要被笑話了。。)、走到哪都被問“你的身材是怎么保持的”的健身教練,今晚放幾招,全都放之四海而皆準。
第一、訓練方式必須多樣
30歲以后,骨骼肌每年流失0.5-1%,這就是你的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的罪魁禍首之一。基礎代謝率下降會怎么樣-明明飯量少了,活動量不變,卻不可抑制地逐年增肥。所以運動減肥的本質,還是提高我們的基礎代謝率。
從哪提高?同等體積的肌肉和脂肪,前者的能量消耗是后者的26倍。因此練肌肉,是提高基礎代謝率的不二法門。健身圈最經典的千年誤會是一幫弱女子跑來為難地說“我不想練出肌肉”,對于這類擔憂,參見?下圖
所以訓練中,必須保證至少四分之一的肌肉練習,比如萊美的BodyPump預制套路課程,高Rep低重量,正是女生練習修長肌肉線條的優質選擇。
其次要有一半的有氧,游泳、跑步、舞蹈、打球等輕松愉快的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都屬于此類。有氧旨在改善心肺功能,而人的生理年齡本質上是心肺功能的水平。強悍的心肺功能,可以有效為全身的器官、肌肉供氧,滋養你的身體機器。有氧結合力量訓練,有效提升身體機能,強化植物神經系統功能,比如新陳代謝,從而加強營養物質吸收和排毒。
最后四分之一,是靜態練習。太極、瑜伽、普拉提,總有一個適合你。身體的能力,符合木桶短板原理。力量、爆發力、心肺、柔韌、平衡、速度是最重要的幾塊,均衡發展才是正道。只進行大量有氧會消耗你的肌肉,從而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而越來越容易胖。那種每天跑20公里以上的職業馬拉松運動員當然不會出現“越來越胖”的現象。而只練肌肉不拉筋,肌腱和肌肉長期緊張,肌肉彈性和關節柔軟度上不去,一是容易造成運動損傷,二是會限制你接下來的有氧和增肌的鍛煉效率。
最后再說幾句,多樣性是為了確保運動的高效。時間未必跟效果成正比。很多女性健身十幾年,身材從未改變,一方面是效率低下、方法不科學,另外就是接下來的其他幾個方面了。
第二、吃肉且要吃飽
停止計算卡路里,幾點吃也不要緊,要關注吃的內容。簡單說就是吃白肉(雞魚蝦)、大量蔬菜、少量水果,以及高升糖指數的主食(各種五谷雜糧是也),這些東西盡可吃到飽。至于“我能不能吃炸雞蛋糕薯片巧克力”這類問題--心好累,讓我歇會.....
節食的結果,只是悲劇地激活你身體的自我防御機制從而導致代謝率一步步下降,因此節食邊際效益遞減,直到對減肥完全沒有促進,反而會倒逼身體拆解你的肌肉來當能量,使得代謝率加速下降。
第三、睡足還要睡好
缺少睡眠對增肌的打擊是難以想象的,對食欲的促進也是令人發指的。一位朋友去美國進修高級健身教練,只用了四個月時間便增加了8公斤的肌肉。秘訣就是每天科學訓練、充足營養、睡足10小時!
第四、不能堅持是個病病,得治
每一年的新年計劃,你都把健身放在清單上,年年計劃,年年擱淺。腫么辦?你需要構建一個系統,一個讓自己的計劃得以實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的系統。我自己健身十五載,笨鳥先飛、摸爬滾打,最終建立了一個一勞永逸的系統-就是我自己當教練。因為我也懶惰?散漫,刮風下雨、看書刷劇、K歌聚餐、教練不帥、音樂不嗨、花前月下、莫名憂桑,統統不健身!現在是教練,風雨無阻必須出現,要付出200%的努力展現完美的動作和飽滿的激情。所以雖然健身十五載,六塊腹肌卻是做了教練以后才有的。
要想讓計劃得以實施和推進,務要建立一個科學的系統。你不是靠毅力在孤獨中艱難前行,而靠基于對自己全面深刻的認識和覺察而建立的支持系統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