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晚上跟朋友一起去跑步,好久沒運動了跑到一半就不行了,慢慢悠悠把另一半走完了。邊走就邊聊,然后就談論到了關于大學關于未來的想法,作為一個三流大學的學生,確實在本質上就是比別人要差,不看其他能力就單獨看書面學習能力,就知道一個人的能力。聊到了對于一個學生,一般的人只要努力至少是能去一個二本學校或者渣一點的一本,那么我們這些人這些在二本一下的人,是不是就是比人家差喃?就這個問題我和我朋友議論起來了。
? ? ? ? 我們都知道文字學習能力這些,不是所有人都擅長的,畢竟人有不同的天賦,不同的東西學習能力不同。那么大可選擇藝體類的路走,事實是大多數人都沒走那條路,說明大家還是想從讀書這條路到大學。但是想法和做法不一,想認真考個好大學,結果沒事就看電視,打游戲,逛街呀等等。人的自律能力決定了做一件事的成敗,人本來就會被各種誘惑和欲望左右,但是能夠抵住的人的確是少數。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地區教育差異,這個不是針對政治,只是針對一個事實,教育差距也決定了成績差距。我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樣,但是在我的身上確實是這樣的,作為一個普通班級的前幾名,放我到其他稍微大點的城市的學校,我估計就是全班最后幾名吧?甚至讀英語讀音發音都不標準。可笑吧?這就是事實,沒有什么比事實還能說明這個了。
? ? ? ? 之后,我和我朋友還討論了關于另一類人,那就是那些高材生,那些能去到985或211學校的人,不得不說那個就叫天賦,人家在學校和大家一樣生活,一樣去球場打籃球,一樣去網吧打游戲,一樣是在家看電視。但是人家在課堂上聽課效率是一般學生的好幾倍,可以做到舉一反三反三再反三,我們一般學校可能要聽好多次才能聽明白理解清楚那個“一”。但是在這里我不否認那些拼命學習考上去的同學,那才是真的來自內心的力量,他們可能是花費了比普通學生多了許多倍的精力和時間。這個東西可能存在爭議,但是我認為這是普遍認同的。
? ? ? ? 最后,這些只是我們的閑聊罷了,也不知道我們的觀點對錯,本來思想的產生就在個人一念之間。我不是一個消極的人,但是我是學理科的人,我能認識到這是事實,是我們理性的分析,僅限于我們兩個人片面的觀點。這不會影響我對未來的向往和努力,為了過去而消極不前,那是毫無意義的。用我朋友的話說,我們每一秒的選擇就決定著下一秒。我現在需要努力選擇好這一秒,為了下一秒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