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普及以后,拍照變成了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其實呢,只要善于觀察,懂技巧,你每天都可以拍得比別人更逼格。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
不知怎么將日常生活拍出高級感?
走!你!
▽
1、裁剪局部 找到幾何
讓照片有趣并且有抽象感的方法,就是裁剪截取局部,通過畫面部分的放大,減少元素并突出重點。同時,結合幾何形狀的表現,比如輪廓的角度、平面相交的邊界(方形、直角、三角),能形成很強的視覺沖擊。
這些元素在日常建筑內部中就能找到,比如窗戶、護欄、門框、轉角以及樓梯等等。
如果在戶外拍攝,以天空作為背景,那么選取角度,利用建筑物的外立面線條圍閉成型,以前景給予天空輪廓形狀。
若是感覺夾角直線太過僵硬,可以嘗試加入圓形和不規則圖形。圓形作為框線組織畫面,原始不規則形狀(草葉花朵石塊等)作為背景元素,兩種方法都能使畫面更自然柔和。
2、直線與曲線
畫面中的直線和曲線元素能引導觀眾的視線,從前景到背景的延伸創造出畫面縱深,所以當畫面中有若干數量的線條元素,試著把它們組織起來。
此外,如果線條呈現一定的幾何圖案特性(垂直、對稱、放射等),那么在抽象提煉的時候,更有動感和平衡感。
在建筑內部拍攝的時候利用好線條元素,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在透視中營造出空間感。相較地,曲線元素給人視覺更典雅優美。在螺旋梯、道路、橋梁等建筑物中不難找到曲線。
3、重復樣式
重復樣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辦公樓的玻璃外墻、重復的樣式能帶來很強的畫面質感和節奏感,但在畫面中不經強調的話,往往難以察覺。
人工建筑里,著眼成排成列的圍欄、陽臺、窗戶、瓦片以及其他裝飾樣式,自然界中,枝椏、樹叢、沙灘,都是樣式重現的景觀。調整取景距離,讓樣式圖案能充滿畫面得以強調。
過于平直的視角可能會缺乏視覺力度,通過角度的透視調整,能讓樣式更有沖擊力。
4、紋理材質
紋理讓你的景物更有質感,借由細節讓畫面內容更有實感,但也能帶來新鮮感。通過近距離特寫捕捉紋理材質細節,讓觀眾在平面的內容中產生觸摸實物的感覺,最好不過。
側光位帶來的細微的陰影反差,讓紋理更立體。在抽象創作里,不必把物體的整體輪廓展現出來,專注于紋理細節,觀察不同的光位對細節表現的差異,選擇最適合的角度拍攝。
5、色彩對比
色彩是人們觀察畫面的首要因素。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營造畫面情緒氛圍,都由色彩來完成。
色調、飽和、搭配上的不同造成情緒表達的差異。在抽象攝影中,色彩甚至能成為主體核心。抽象中怎么用好色彩呢——
以一種主調顏色填充畫面的主要部分
在深色背景前,使用鮮艷的色彩活躍畫面
明亮的顏色在后期中增加一點飽和度更厚重
使用較為柔和的色彩時,可以數種搭配創造平和的畫面感覺。
6、光線陰影
陰影和剪影能營造神秘感,帶上光怪迷離的質感,吸引觀眾的好奇心。
拍攝陰影需要在光線照射充足的晴朗天氣,拍攝時間選擇在日出后,日落前的黃金時段,留意墻面和地面的陰影,目標可以是人物、植物、建筑等外形輪廓明顯的主體。后期不必拘泥細節,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比。
7、留白空間
留白即主體周邊的空間,大面積的留白能有效突出主體,即使主體只占畫面很小一部分。留白空間并非白色背景墻不可,可以是一切統一純凈、與主體反差的背景。
在戶外可以利用天空作為背景,建筑墻面和平地也是理想的留白背景。背景越干凈,抽象創作效果越好。
8、反射對稱
當你對著水面、金屬、還有物體光滑表面拍攝反射倒影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很可能拍出了藝術抽象感的畫面。
要訣在于,選取的反射面不需平整,倒影的形變更有繪畫效果。而主體可以選擇外形有趣色彩鮮亮的物體,拍攝可以是鏡像充滿畫面,或者實體鏡像各半的對稱構圖。
9、模糊變形
當傳統的拍攝手法都是講究精準清晰的時候,抽象拍攝創作包容度大許多,允許模糊和變形出現在畫面當中,模糊的影像充滿了想象空間。
拍攝模糊的效果,可以選取半透明的材質作為前景,結霜起霧掛雨的窗戶、打濕的浴簾、玻璃紙等等,或者在按快門時主動旋轉、移動鏡頭,還能得到動態方向的模糊。
抽象感拍照法
1. 裁剪局部 找到幾何
2. 直線與曲線
3. 重復樣式
4. 紋理材質
5. 色彩對比
6. 光線陰影
7. 留白空間
8. 反射對稱
9. 模糊變形
?
點 個 贊 再 走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