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都是快樂的,只是自己不知道。
打開《唐詩三百首》,隨便遛了遛前五十首,竟然沒有一首充斥著快樂的情緒,僅有杜甫的《望月》能提提神兒,還有個三五首透出些恬淡閑適,其它的都是些惜別、思念、落寞、無奈、憤懣、惆悵,各種負面情緒,這幫大詩人啊,沒有一個臉上寫著順字。
喜歡詩詞的你,是否也是一臉的灰敗氣象呢?
別急著悲觀,告訴你個秘密,其實你一直是快樂的,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為了提高可信度,現在我們正襟危坐,嚴肅的討論這個問題。
在數億年的生命演化過程中,設想下面三個場景:
1、一對豬哥豬弟,豬哥膽小敏感,戰戰兢兢,哪怕聽到兔子劃過干草的聲音也會掉頭就跑;豬弟心大量寬,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整個就是蘇格拉底羨慕的那只豬。你猜,哪只會比較容易活下來?
2、兩只鳥,它們的蛋都在被蛇直勾勾的盯著。一只鳥瞪起眼珠子,炸起全身的毛,誰敢吃哥跟他玩命,不,姐跟他玩命!另一只鳥斜著眼看了看,媽呀蛇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姐還是溜達遠點吧。你猜,哪只鳥的后代更容易繁衍?
3、鏡頭拉進點,想象你正在端著手機和網上小情人卿卿我我,這時你家嬰兒床上的老幺哭鬧起來,你是會皺起眉頭去給寶貝拿奶瓶呢,還是兩耳不聞繼續刷手機呢?
如果你判斷正確,一定是膽小的豬哥更容易活下來;一定是脾氣暴躁的鳥姐家族人丁更興旺;而你越容易被寶貝的哭鬧聲煩到,你家寶貝就越會因為得到更多的營養和照顧,更健康的成長。
這三個場景其實反映了三種情緒:恐懼、憤怒、焦慮。還有許許多多的其它令你不高興的情緒,稱作負面情緒,這是你感覺不快樂的主因。
不知你能不能想象得到,恰恰是這些負面情緒,使人類成功進化到今天。
為什么會這樣呢?
在殘酷的自然條件下,無論是獲取食物還是躲避危險,對個體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警醒。而那些你不喜歡的負面情緒,恰恰能夠促使你迅速做出有利的反應,更有助于個體的存活。這樣,我們現在所說的負面情緒,反而作為一種優秀的品質被保存下來,不是你愛生氣,而是你骨子里的基因就是如此。
那么正面情緒呢,你希望的喜悅、樂觀、興奮、自信……這些沒用嗎?當然不是,就拿啪啪這件事來說,興奮和快感正是促使人類敷衍的有效動力。和負面情緒不同的是,正面情緒的持續時間要短得多,那些盲目樂觀的傻大膽兒們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早早被淘汰掉了。
我們身邊能引起正面情緒的事是很多的。
最簡單的比如一日三餐,當美味的食物填補了你的饑餓感,消除了餓的焦慮,同時也為你帶來了輕松、安全、適宜、滿足的感覺。只是這種感覺消失的太快了是吧,反而是饑餓的回憶會多留一陣子。
我們現在大都營養過剩,不過你可以餓個一兩天試試,看感覺是不是和我說的一樣。
食色性也,如果你對吃飯實在沒感覺,可以回憶回憶那些啪啪往事,看代表負面情緒的饑渴焦慮和代表正面情緒的興奮滿足哪個時間持續的更長?
以上是從進化學角度的分析。那人類現代社會的環境和以前進化中的自然環境已然是大不相同了,那負面情緒還是有益的嗎?
第一,不管有益沒益,負面情緒永遠優于正面情緒,這個規則已經牢牢刻在你基因里了,靠目前的科技水平是沒有希望改變的。
第二,即便是現代社會,負面情緒也必不可少。社會是由規則構建的,有規則就有約束,而約束力是要靠負面情緒來支撐的。對貧窮的焦慮促使你去努力賺錢,對懲罰的畏懼促使你遵紀守法,擺脫形單影只的需要促使你和他人好好相處……
那說到這兒,到底是快樂好還是不快樂好?廢話,當然是快樂好啊,笑一笑十年少嘛,人類已經解決了原始的生存任務,現在需要的是健康快樂的生活。
相同條件下,個人的狀態取決于對外部的敏感程度。如果一個人天天張著大嘴哈哈哈,從來沒有焦慮恐懼,別急著羨慕,這位很可能是個威廉綜合癥患者。
反過來,如果對外部極其敏感,唉,又搞不好是個抑郁癥患者。
這兩個例子是兩個極端情況,正常的你就介乎兩者之間,可能偏威廉綜合癥一點,也可能偏抑郁癥一點。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偏抑郁癥多點兒,并且,我覺得喜歡詩詞的你怕也是有著抑郁癥的潛力吧。開玩笑的呵呵。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那些詩家大作,往往帶有強烈的負面情緒的作品更容易受到關注,更容易引起共鳴,留下深刻印象。那些歡歡喜喜的情調很難經得起歲月的沖刷。
你的周圍本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快樂,只是你的基因誤導了眼睛,對快樂視而不見。
人是可以跳出本能陷阱的,秘訣就在于理智。通過你聰明的大腦,閱讀這篇科學嚴謹的文章,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處境,去發現無處不在的包圍著你的快樂,進而微笑著擁抱你的負面情緒。
聽郭德綱時,你要知道捧腹大笑的情緒不會停留太久,這是自然的;丟一百塊錢時,也要知道倒霉的情緒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是自然的。
現在,你還認為自己不快樂嗎?
題外話:負面情緒是不是負能量?
天天喊著弘揚正能量,到底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負能量?有科學定義嗎?有嚴格標準嗎?我沒找到。
在公司里叫苦叫累你是在傳播負能量;在社會上指責政斧你是在傳播負能量;在家里唉聲嘆氣你是在傳播負能量。你認可嗎?
公司里負能量的標準是領導定的,社會上負能量的標準是政府定的,家里負能量的標準是老婆定的,你只有被裁決的的份兒。
必須得承認這些的的確確是負面情緒,而且可能影響到周圍的人,問題的關鍵是這些負面情緒最終導致了什么結果。你的抱怨可能促使公司管理更加人性化,你的指責可能促使政府更加廉潔高效,至于家里的私事咱就不管了。
前一陣子出的三色幼兒園那鍋事,一時間媒體輿論鋪天蓋地。為什么好事沒這么熱鬧呢?和前面說的是一個原理。含有負面信息的內容更容易傳播,這是傳媒學早已認可的理論。
當時朋友圈里也燃起憤怒的火焰,有的哥們兒干脆像個潑婦一樣破口大罵。你說這種傳播是好事還是壞事?個人認為是好事,沒有輿論的壓力,不會有這么大的治理力度。
但是,針對這件事被XX的帖子也非常之多,前腳看完后腳就出404頁面。
如果讓我來定義,在社會層面上,不管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只要能促進社會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類發展規律,那就是正能量。就像魯迅,就像你朋友圈天天吐槽的某些人。當然,關于正能量的定義還得看是誰掌握話語權。
反過來說,帶正面情緒的那些什么什么什么未必就不是負能量,例子我不敢舉,你懂的……
至此本文就算完了,那你判斷一下我這費勁巴力敲出來的文章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
前半部分一直是正面情緒,后面一提到負能量,我這負面情緒還真就上來了。單說能量嘛,那是百分之百的正能量。
第一次用簡書,傻傻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