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北邊的屋子里,清理最后剩下來的一些東西。就快上車時,樓下小店的小姑抱來了幾瓶水,說今天天氣很熱,拿著喝吧。我們推脫著說不要,最后在小姑的固執(zhí)之下,我們還是收下來了。
1.
說是小姑,其實(shí)我們沒有任何的血緣關(guān)系,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這樣一直叫著。“小姑今天在這賣得錢,還不夠貼我們家這幾瓶水的。”媽媽在一旁說道。
“小姑今天怎么這么熱情?”“人家看外婆搬家了,從此以后我們便會離開這里了。”
我記得我們從那里搬出來時,孫奶奶問過我:“你們是不是會徹底的離開?”我笑著說:“當(dāng)然不是的。”之后的好幾年里,外婆住在那里,偶爾去吃飯,遇見時還會笑嘻嘻的打招呼,喊一聲“孫奶奶好!”,然后在問上幾句。
我們住的那一棟人,人基本上都已經(jīng)變了,一樓的小哥哥考上了大學(xué),家里買了新的房子,去了別處;二樓的爺爺去世之后,小兒子一家住在里面;四樓的奶奶賣了房子之后,去了敬老院。還有,我們的對門也離開,我常常用“冤家路窄”,來形容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吵吵鬧鬧很多年以后,也終于都離開了。只剩下三樓沒有變,孫奶奶還住在那里。小姑還是在樓底下開著小店,這樣子一弄就是很多年。
我們接過飲料,說了“謝謝!”小姑說:“以前吃過你們家很多的東西,這一點(diǎn)算到哪。”我聽了之后,不覺有些傷感,在一起生活相處了很多年,不是家人,卻勝似家人。我們終于要分離了,以后的生活也不會再有任何的交集。
只是一個離了,一個散了。
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能回答你“no why”。
2.
昨晚散步時,看到前面兩個男生,很要好的在一起聊天,跑步。正好路過好朋友會會家,我停頓了一下之后,又離開了。心想,她一定有別的事情在忙,還是不打擾了吧。
會會,是我玩的最好的朋友,兼閨蜜。我們的家只是隔著一條街的距離。我們說過好多次,要一起去對面的公園跑步,不知是我的違約,還是她的失約,只是一直在想,一直說,一直許下約定。但約定終究是約定,不是事實(shí),大概就是所謂的空想一場,無期限,又是空歡喜吧。
去年,在飛臺灣之前,會會約我出來玩,我說不行,那天我要飛臺灣了。她說,好,等你回來。
回來的時候,下了很大的雨,誤機(jī)了好一會兒,我說:“你的食物快要飛回來啦!”,她發(fā)來一個笑臉,“有沒有什么好看的小說之類?在機(jī)場好無聊。”“有啊,有好多好看的動漫。”就這樣,兩個人聊了好一會兒。在快要上機(jī)前我給她發(fā)了一個消息,她回復(fù)我:好,我等你。
最后,她定在了我生日那天約我出來,看了一遍我已經(jīng)看過的電影,《捉妖記》。她說,只是知道那部電影好看,卻不知道我已經(jīng)看過,由于是之前定的票,便拉著我又看了一遍。中午,我請她吃了串串,之后她神秘的笑著,拉我說要去買樣?xùn)|西,帶來的是一盒小的慕斯蛋糕,我說:“你好壞呀!”她不說話,只是一直傻笑著。
那天出來的時候,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雨,我們兩個人,一路瘋狂的雨中跑到了家,巨大的水花從我們腳下飛濺,就好像電影里面出現(xiàn)場景,大概這一生,也會只有這一次的瘋狂吧。
但是我們現(xiàn)在以前很少再聯(lián)系,甚至是,忘記了彼此有哪些喜好。而這些回憶,卻還是像電影一樣,一幕幕的回放著。
3.
今年生日的時候,我一直在等她祝福的消息,手機(jī)由靜音調(diào)成了響鈴,我只是希望她會發(fā)來一條消息,我只是希望她還沒有忘記我,我只是希望,自己不用安慰自己,只是我,還把她當(dāng)成所謂的“好朋友”。那天睡覺前,我還是不甘心的看了一眼手機(jī),微信,QQ,再到最原始的短信,沒錯,還是什么都沒有。
我記得唐在生日前,問過我想要什么。我說祝福就夠了,有個記得你生日的人,就已經(jīng)很知足了。
離開的一年中,我會偶爾給她發(fā)一些不痛不癢的信息,類似“考試要加油”之類的,再后來,我們就不再有什么聯(lián)系了。我們沒有鬧過別扭和不開心,偶爾會說一些雞湯,她會在我不開心的時候,來一條短信,“有什么需要,我一直都在!”當(dāng)時覺得好暖心,現(xiàn)在再回看這些短信時覺得好心酸。說好的不散,終還是散了。
想起以前聽朋友說過,最好的朋友都是損出來的。彼此的矯情是不會長久,我曾經(jīng)嗤之以鼻的回復(fù)她:誰說的。有時覺得我挺倔的,我是那種“不到南墻不死心”的人。直到最后,經(jīng)歷一場,被現(xiàn)實(shí)打臉時,我才恍恍惚惚從夢中驚醒。
我們都回不到過去了。
原來,我們真的都應(yīng)了,最傷人的那句話,“你變化了”。
上次聽遠(yuǎn)方小姐說,她刪了通訊錄里的很多人,原來的他們,早已經(jīng)變成了她不認(rèn)識的模樣,連點(diǎn)贊之交都算不上,又假裝不認(rèn)識,留著又有什么用呢?
有人說“有一種友誼只能共青春。”我們大概就是如此吧。
4.
昨天錄了一篇文章,轉(zhuǎn)載給叔叔聽,不久他發(fā)來了一條消息,“背景音樂是什么?”,“是光良的《少年》”,“無印良品陪了我整個高中時代,后來他們兩解散了,之后的歌也很少再聽了。”噢,對了,忘記說了,無印良品是光良和品冠的組合,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的。
早上起床,看到他新發(fā)了一篇文章,雖然是干貨,但是看得出來,他昨晚想起了很多事情,還有那些匆匆來了,又離去,似好朋友,最后又變成了非好朋友。
今天在畫室里,問起李老師哪去了?田壯壯老師說,李老師以后不會再來了。坐在旁邊的熊孩子,念叨著好想李老師,最后,田老師冒出了這樣一句話,“想見的人再也不會見到了,不想見到的人,還會再見到。”
可是,事實(shí)是更殘酷的,想見和不想見到的人,最后都不會再相見了。
人生就是一群人大吼著不散,另一群人又悄然離開,永遠(yuǎn)的本身意義就是,再見,以及不永遠(yuǎn)。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不再喜歡,去和別人許下所謂的誓言,你在我身邊就好,不在時,也要學(xué)會自我安慰,人生有時終須有,人生無視末挽留,既然你已經(jīng)決心要離開,那我即使挽留,有何什么意義。
寫完這些文字以后,打開手機(jī),看到了,好久不聊天的朋友,發(fā)的一條動態(tài)。折磨了自己好久的東西,終于弄出來了。想起了,幾個月前我們還在談天說地,現(xiàn)在就高冷的互相不理睬。我點(diǎn)了贊之后,在底下評論:棒棒的!加油!
你的余生恕我不能陪伴,只愿你未來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