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種艾灸反應和應對方案

有的人艾灸后,突然腹瀉了,突然感到很疲勞,突然覺得腿部像過電一樣,或者出了還多水泡,還有起紅點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是灸出毛病了,還是艾灸見效了?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艾灸就像一輪小太陽,當它逼近你的身體,源源不斷的陽氣就輸入到你的體內(nèi),就像一位武功高手將自己的內(nèi)力傳遞給你,可能你會覺得很舒服,也可能會感到不適。

不管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請你知道,你的身體其實在朝向好轉的方向前進。

下面給大家詳細解說每一種艾灸反應所代表的含義和處理方法。

1.灸后病重

? ? ? 解釋: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時間或者灸量不夠,或者身體太過虛弱所致。因為如果正氣太過虛損,正氣比較弱,這種情況下,相應的臟腑器官是沒有辦法與病邪做斗爭,在艾火的溫熱刺激下,通過經(jīng)絡腧穴的傳遞,調整人體氣機,一旦陽氣提升之后,所在病灶正氣增強,有能力與病邪抗爭,這個時候才會出現(xiàn)灸感。

? ? ? 應對方案:當邪氣排到體表時,可以在局部進行刮痧或者點刺放血讓邪氣及時排出來。

2.返病

? ? ? 有些人可能以前得過某種疾病,治療好了,可能很多年都沒有犯了,一般都會認為自己已經(jīng)好了。但有可能病根還沒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時間,正氣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我們也叫“勾病”,這就是艾灸在幫助身體去病根。

? ? ? 應對方案: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繼續(xù)艾灸。

3.染病

? ? ? 是艾灸的一種排病反應,本身身體就可能已經(jīng)有了一些慢性病,但身體沒有表現(xiàn)出來。現(xiàn)在正氣足了,有能力和病邪做斗爭,就會以疾病的形式顯現(xiàn)出來。

? ? ? ? 應對方案:有專業(yè)的艾灸師對新病進行配穴應對,就能順利地度過各種排病反應。

4.艾灸上火

? ? ? 解釋:客觀地說,艾灸上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火,因為上火屬于艾灸的一種瞑眩反應,即好轉反應,也被稱為排病反應,而艾灸后瞑眩反應有很多,比如說腹瀉、癥狀加重等。

? ? ? 艾灸上火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灸的時間過長、灸量過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從體質上來說,陰虛體質、經(jīng)絡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 ? ? 應對方案:解決的辦法有兩種,第一是要滋陰,第二要引火歸元。可以滋陰,先吃點六味地黃丸,每天早晚吃一顆,然后再配合艾灸,同時晚上用艾葉進行泡腳,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還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將余熱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達到引火歸元的目的。

5. 灸后排尿多

? ? ? 解釋:艾灸后排尿增多是身體毒素和寒邪從體內(nèi)排出的一種重要方式。

? ? ? 中醫(yī)講“腎主水,司膀胱開闔”,如果把膀胱比喻能為水庫,則腎臟就是主管開闔的閘門,如果腎陽不足水液代謝就會失靈,蓄水池中有一點水就會打開,而艾灸培補腎陽之后,功能會跟著恢復,把體內(nèi)多余的寒濕排除體外,正氣與邪氣相交,其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直到這種開闔的能力完全恢復,尿頻的癥狀也就消失了。

應對方案:

? ? ? 腎虛病人:在原有穴位上+腎俞等穴。堅持了一個周,尿頻的癥狀就減輕了。

? ? ? 抑郁癥病人:也可以減少灸量和時間或者暫時停灸或者加上神門等安神的穴位。

? ? ? 患有婦科疾病的女性:灸了幾天就出現(xiàn)尿頻的癥狀,加強在關元、神闕等穴位進行施灸,提升元氣,艾灸之后最容易上火,所以這個時候艾灸三陰交、足三里等穴。建議多吃山藥、薏米等這類健脾祛濕的食物。

? ? ? 注意事項:使用艾灸調理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尿頻的現(xiàn)象,不論是誰只要堅持下來一定能見到效果。

6.灸后發(fā)燒

? ? ? 解釋:發(fā)燒是體內(nèi)的正氣和邪氣做斗爭的重要表現(xiàn)。幾年前大家最熟悉的養(yǎng)生理念就是體溫決定生死。小孩子為稚陽之體,所以容易發(fā)高燒,隨著年齡增長,陽氣越來越弱,各種亞健康和疾病癥狀跟著出現(xiàn),身體跟邪氣做斗爭的能力越來越弱,很難出現(xiàn)發(fā)燒現(xiàn)象。

? ? ? 根據(j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案:

? ? ? 先天陽氣比較充足:人體陽氣升發(fā)之后,寒邪被驅趕到足太陽膀胱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體溫升高。

? ? ? 應對方案:我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選擇在膀胱經(jīng)、督脈進行刮痧或者拔罐的方式,如果選擇拔罐就在內(nèi)側膀胱經(jīng)定罐10~15分鐘,刮痧一般以出痧為度,如果配合用艾葉泡腳發(fā)汗,一次之后,這種熱癥很快就會退下去了。

? ? ? 陰邪過重:在溫度太高、正氣不足的情況下,高燒會持續(xù)一天以上,高燒持續(xù)的時間會相對較長。

? ? ? 應對方案:可以繼續(xù)艾灸,同時對身體進行輔助干預。

? ? ? 寶寶發(fā)燒,應對方案:給寶寶多飲用溫開水就可以。如果溫度達到38.5℃以上,那就一定要配合搓痧或者是吮痧的方法給寶寶泄熱,一般會選擇大椎、肺俞、身柱穴。

? ? ? 注意事項:在治療的過程中,控制好體溫的同時,盡量不要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去燒,以防堵塞邪氣祛除的途徑。

7.熱感、走竄感

? ? ? 艾灸穿透性比較強,具有透熱、導熱和傳熱的特點,會隨著經(jīng)絡進行感傳,有非常好的通竄功能。當出現(xiàn)走竄感之后,身體就會出現(xiàn)各種癥狀,有的人經(jīng)絡比較暢通,所以灸幾次這種感覺就會慢慢出現(xiàn)。

? ? ? 艾灸的通竄感還表現(xiàn)在“找病”上,什么意思呢?當艾灸的熱力滲透到相應的病灶,陽氣充足了,身體自然會進行調整。比如說艾灸中脘穴,胃部會者肝區(qū)會感覺不舒服,但是又檢查不出來具體的疾病,其實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在起作用。

8.灸后出汗

? ? ? 解釋:艾灸出汗對現(xiàn)代人是再好不過的養(yǎng)生方法了,人們居住在空調房中,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直接導致寒氣閉塞在體內(nèi),陽氣受損,疾病叢生。

? ? ? 現(xiàn)代人吃的化學物質比較多,比如說人工添加劑、抗生素、藥品殘留等都會無形中損害自己的陽氣。通過出汗可以促進毒素排除。

? ? ? 艾灸后出汗是一種正常反應,如果感覺良好,那這種出汗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如果第二天有虛弱的表現(xiàn),就說明艾灸的量和時間太過了。

? ? ? 艾灸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則是灸的時間長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陽虛的比較嚴重的人,施灸的前幾天很少出汗,正氣足了,排汗功能恢復正常,外邪才慢慢通過汗液排出,這就是陽氣不斷提升的表現(xiàn)。這是因為每個人毒素排出的路徑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會從最虛弱的地方排出來。

? ? ? 應對方案:1.配穴的時候要盡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陰的穴位。2.一定要配合補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說山藥、小米、紅棗等補氣養(yǎng)血的食物,防止身體太過虛弱。

注意事項:在用艾灸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出汗比較多,除了在方法上進行調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攝。最好寧心靜氣,這樣人體消耗的能量不會太大。

9.灸后腹瀉、肚子叫

? ? ? 解釋:既然艾灸可以培補人體元陽,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腹瀉呢?

? ? ? 艾灸之后,陽氣提升,會在體內(nèi)運行,腸胃功能開始恢復,大腸的蠕動也會加強,陽氣將臟腑以及經(jīng)脈中的寒邪化開,被排出體外,這種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瀉,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瀉則一般說明腸胃有問題,陰邪化開之后就會以腹瀉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就像雪化成水尋找一個正常的排泄途徑一樣。

? ? ? 應對方案:艾灸關元、足三里、神闕穴,培補元氣,增強正氣,使寒濕等外邪盡快排出體外。若因腹瀉出現(xiàn)虛脫,同時伴有嘔吐等其他癥狀,就需要配合一些藥物調理。如果是脫水的話,就要喝點糖鹽水,在溫水中加入適當精鹽、白糖。

? ? ? 注意事項:還有很多人,艾灸幾次之后,肚子會咕咕叫,說明腸胃功能有問題,以胃、腸寒為主。這類人并非剛開始就有這種反應,最長的患者可能在艾灸1年之后。這個時候,灸友們大可放心繼續(xù)艾灸,只要堅持下來,把臟腑中的濁氣排出體外癥狀就會消失。

10.灸后月經(jīng)異常、白帶異常、崩漏

? ? ? 解釋:月經(jīng)異常-艾火在調理人體的過程中,也會消耗一部分人體津液,而如果人體吸收功能比較弱或者補充的水液不足,而人體此時氣血就會相對偏弱,所以出現(xiàn)假象。

? ? ? 應對方案:只要適當減少艾灸時間或者艾灸力度,艾灸前后適當補充溫水,在飲食中適當吃一些山藥等補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氣血的轉化這種癥狀就會得到緩解。

? ? ? 解釋:白帶異常-女性則會出現(xiàn)陰道炎、尿道炎或者出現(xiàn)陰部發(fā)癢、發(fā)紅的癥狀。這是因為寒邪循經(jīng)而走,經(jīng)脈繞于陰氣。陽氣增強之后,陰邪被驅逐,正邪相爭的過程中,細菌會暫時滋生,所以就會出現(xiàn)炎癥。

? ? ? 應對方案:保持外陰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 ? ? 解釋:崩漏-卵巢囊腫屬于寒邪凝滯于經(jīng)脈,氣機不暢,艾灸后陽氣會降寒凝邪氣全部都化開,以破裂出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 ? ? 應對方案:科學的營養(yǎng)和合理的睡眠,同時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中醫(yī)講“動則生陽”,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艾灸配合運動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更有利于體內(nèi)瘀血垃圾的排出,機能的恢復。

11.灸后起紅點、紅疹,發(fā)癢

? ? ? 解釋:艾灸可以培補人體陽氣,待人體正氣充足之后,在氣機的鼓動下,體內(nèi)的寒濕外邪被化開,就像我們打掃完房間需要把垃圾倒掉一樣,這些垃圾毒素就會從皮膚和經(jīng)絡中排出來,其表現(xiàn)方式就是起紅點、紅疹,發(fā)癢,這都是排寒濕風等邪氣的重要表現(xiàn)。

? ? ? 應對方案:脾胃功能相對比較弱的人,艾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脾腧、胃腧,同時適當吃一些山藥薏米粥等補脾祛濕的食物。

? ? ? 對于起紅疹后不癢的人來說,只要堅持艾灸,提升陽氣,紅疹會逐漸消失的。

? ? ? 如果癢得非常難受,一個方法就是立即艾灸,把已經(jīng)返到體表的寒氣、濕氣、風氣盡快排干凈,另外也可以直接在患處涂上艾灰,很快就能起到止癢的效果。

? ? ? 如果有專業(yè)艾灸人士操作就更好了,可以選擇大椎、心俞、膻中、十宣等穴位,用三棱針進行點刺放血,每周一到兩次,讓病邪及時排出去,待癥狀緩解后就能及時停止。

? ? ? 此時最好不用停止艾灸,否則會使病邪再一次入里,甚至會侵蝕臟腑。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可以在大椎穴、膀胱經(jīng)腧穴進行放血。

注意:在此調理期間要盡量保持清淡的飲食,保持愉悅的心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12.灸花

? 解釋:有些人艾灸完后皮膚會變得紅一塊,白一塊,呈花紋狀,這是為什么呢?

? ? ? 艾灸時間太長自然會留下熏烤的印跡,其實這種花斑與體質有重要的關系,有花斑的人多數(shù)體內(nèi)寒濕比較重。

? ? ? 應對方案:經(jīng)常露在外面的皮膚每次灸的時間不要太長,但為了健康,如果濕氣比較重,不得不調養(yǎng)身體,每個穴位每天堅持艾灸10~15分鐘,堅持下來,一般不會起花斑,而且也能起到非常好的調理效果。

13.灸后失眠

解釋:艾灸之后,人體陽氣會上升,如果這個患者陰相對偏虛,陽氣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相對于陰血就會過盛,所以精神會出現(xiàn)亢奮。

? ? ? 如果艾灸患者體內(nèi)邪氣太盛,在陽氣不足前邪氣就會占上風,所以人體整體素質都會便弱,但一旦正氣提高,有能力和邪氣做斗爭,這個時候陽就不會乖乖地受外邪的控制,起來反抗,這樣也會容易引起灸后失眠的好轉反應。這也是陰陽重新建立健康的合作關系的過程。

應對方案:每次艾灸之后配合艾灸涌泉穴和太溪穴,一方面可以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夠滋陰,可以幫助身體盡快調整到陰陽的狀態(tài),失眠的癥狀會自然消失。

? ? ? 注意事項:艾灸后導致的失眠,只要確定不是疾病導致的,都屬于正常現(xiàn)象,其作用機理和前面我們分析的其他反應是非常相似的,當艾灸通過經(jīng)絡、腧穴的刺激,在傳熱、導熱、透熱等熱反應的作用下,達到了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進一步調動了臟腑器官的恢復功能。

14.灸后嗜睡、乏力

解釋:艾灸后出現(xiàn)嗜睡,乏力這是典型的浮陽歸元現(xiàn)象,正常情況下人體是一種“陰平陽秘”的狀態(tài),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內(nèi)穩(wěn)態(tài),只有這樣人體各項機能才能夠相互協(xié)調,處于一個整體的平衡狀態(tài),否則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人體陽氣過弱,或者陰血不足時,陽氣就會上浮,而艾灸通過對經(jīng)絡腧穴的調理,真陰就會上升,外浮的虛陽會被引下來,起到歸元的效果。

? ? 一方面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身體進行自我調整的過程實際上是正氣和邪氣相互抗爭的過程,而睡眠、休息可以幫人體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身體能夠更快地得到恢復。

? ? 所以,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怎么辦呢?方法很簡單,跟著感覺走,想睡就睡。

15.灸后抑郁、狂躁、易怒

解釋:多見于經(jīng)常生氣,壓力大的人體內(nèi)的酸毒積累越多,代謝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艾灸一段時間之后,體內(nèi)的陽氣會上升,有能力將郁氣排出體外,所以會以情緒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比如說容易發(fā)怒,看什么都覺得不對,而且經(jīng)常會感覺到悲傷,甚至會感覺到非常委屈,想哭,而邪氣外出也需要一條出路,即有可能以打嗝的方式從上面排來,也可能會放屁。

應對方案:如果想哭,解決的辦法就是發(fā)泄出來,可以哭。中醫(yī)講“肺主悲”,所以此時可以強化一下肺的功能,艾灸一下大椎、曲池穴,同時,刮拭一下肺經(jīng),重點以云門、中府、曲池穴為主。

? 如果感覺抑郁難受,就立即點按太沖穴,還要配合刮拭肝膽經(jīng),如果有條件,可以從胸、脅開始自上而下進行。

? 注意事項:抑郁或者狂躁的時候,一定要環(huán)境比較好的地方散散心,把情緒發(fā)泄出來,一定不要悶在心里,防止氣結在心,還要配合飲食調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養(yǎng)好脾胃,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

16.灸后冒涼風、發(fā)冷

解釋:艾灸后出現(xiàn)寒、熱、酸、麻等感覺都被稱之為灸感,

? ? ? 寒濕重的人艾灸后最容易冒涼風,但是部位不同,一般人會從腳心、腿上、肩部、頭部冒涼風,陽虛嚴重的人會感覺全身發(fā)冷。

應對方案:艾灸后出現(xiàn)冒涼風、發(fā)冷的癥狀,一定要結合艾葉、生姜煮水泡腳,增強血液循環(huán),加強艾灸冒涼氣的關節(jié)部位,只要堅持下來,不僅癥狀會所有改善,整個人體的機能也會跟著提高。

17.灸后起泡、瘡

解釋:艾灸后可能會起水泡和膿皰,其中水泡更為常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有兩大原因:一是操作時間過長或操作不當,二是身體濕氣比較重。

? ? 《小品方》中記載:“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

? ? 《針灸資生經(jīng)》中也認為只有艾灸后出現(xiàn)灸瘡,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 ? 濕氣重的人艾灸后最容易起泡,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就起泡了。是寒邪向外排出的好現(xiàn)象,正所謂“泡破邪出”。

應對方案:對于一般水泡,可以任其自然干癟,水泡比較大的,最好由專業(yè)人員操作,可以用一次性毫針從下方刺破,放出水液,不要擦破皮,碘伏外用,防止感染。

? ? 然后用艾灸直接對著患處進行懸灸,借助火力,增強殺菌的效果。刺破后繼續(xù)選擇溫和灸,可以不用進行包扎,期間如果有膿水排出來,也屬于正常現(xiàn)象,然后用醫(yī)用棉簽將水泡中滲出來的氺液吸干凈,一定預防感染。

注意事項:一般水泡是白色或者是略帶黃色的透明狀液體,如果發(fā)現(xiàn)水泡內(nèi)的液體是渾濁粘稠狀則說明灸瘡感染,要及時就醫(yī)。

18.灸后出現(xiàn)便秘

? 解釋:如果命門火不足以化動下焦陰邪,真陽元氣化施無力,寒極生熱則會引發(fā)虛火,導致大腸主“津”功能太過,從而出現(xiàn)腸燥便秘。其次,人為的憋大便也會導致津液不足。這是因為排泄物在大腸內(nèi)呆的時間太長,大腸不斷吸收津液,最終導致大腸干燥,這是人體自身原因導致。再次,如果氣血過弱,艾灸腹部的時間過長,同樣會把“津液”烤干,最終導致的就是大便干燥。

應對方案:如果是因為操作不當導致的,一定要減少灸量,配穴中加入滋陰的太溪穴、復溜穴。還可以配合一些穴位按摩,長強穴就是不錯的選擇,這個穴位有助于人體氣血升降,改變大腸的舒張及收縮情況,對便秘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每天先艾灸長強穴20分鐘,然后再將雙手搓熱,順著腰椎尾骨向下連續(xù)搓100下。

注意事項:如果是老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因為便秘引發(fā)意外,家中可常備潤腸丸等有潤腸通便功能的中成藥,出現(xiàn)意外情況要及時就醫(yī)。

19.灸后腹脹、打嗝、放屁

解釋:艾灸后陽氣提升,出現(xiàn)放屁、打嗝的現(xiàn)象也說明人體的腸胃功能開始恢復正常了。

? ? 但并不是每個人艾灸后都會有放屁、打嗝的反應,如果正氣不足,就會表現(xiàn)為腹脹,一般來說表明身體上虛下寒,如果能夠及時將臟腑的邪氣排出體外,就會感覺身體非常輕松。

? 有些人艾灸后排出的屁特別臭,這就說明腸胃問題相對比較重。

? 另外,肝、膽、胰腺等消化性器官有問題也容易出現(xiàn)這種排氣反應,如果是寒性體質,放屁、打嗝的癥狀反應的就更為劇烈。

應對方案:這里提醒大家一點,無論是大小便還是屁,都是人體應該及時排出去的垃圾,此時可以用隔姜灸,同時配合自己的癥狀,如果是脾胃功能弱,就加上足三里、脾俞穴,如果是肝膽功能有問題,就配合肝俞、膽俞,肝氣瘀滯就配合太沖穴。

20.灸后血壓、血糖發(fā)生變化

? 解釋:失眠和以前失眠不同,第二天不會感覺累。說明身體的正氣增強了,失眠是暫時的。

? ? 而血壓的升高也是艾灸后的一種好轉現(xiàn)象,一般會與其他癥狀同時存在。艾灸后體內(nèi)陽氣增強,身體自我調整功能得到恢復,此時血壓的升高也是生理所需的高度,大血管的血壓會升高,有助于清除血管末梢的垃圾,同時也不會影響由毛細血管所主的人體組織其他功能。配合相應的調理方法,繼續(xù)艾灸一段時間,人體就有能力將血壓調整到符合人體正常生理需要的值域。高血壓與腎臟功能和失眠有著最直接的關系。

應對方案:繼續(xù)采用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來對待艾灸后血壓不穩(wěn)的情況,同時選擇重灸,在配穴上一般會加上百會、涌泉、曲池、懸鐘穴。這幾個穴位不僅可以調理高血壓,還可以改善睡眠,所以如果用艾灸調理的過程中出現(xiàn)血壓不穩(wěn)的現(xiàn)象,配合這些穴位,堅持幾次,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解釋:艾灸之后出現(xiàn)血糖高,因為陽氣上升,潛藏在體內(nèi)的陰邪被化,返回到血管、脾腎臟腑器官的一種表現(xiàn)。這種變動可能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直到體內(nèi)的陰邪從深層逐漸沿經(jīng)脈排出體外。

? ? 應對方案和注意事項: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能力非常低,傷口愈合能力差,所以要把握好時間和灸量,一定不要起泡。糖尿病患者本身消耗比較大,所以在做艾灸期間一定要配合充足的營養(yǎng)。

21.艾灸后經(jīng)脈痛、關節(jié)痛、全身痛

解釋:艾灸之后,血液循環(huán)增強,如果經(jīng)脈有瘀堵,就會出現(xiàn)輕微的疼痛或者跳動。另外,一般,伴有風寒、血瘀、氣血不足這三類癥狀的患者,艾灸后最容易出現(xiàn)竄痛、跳痛、經(jīng)脈疼痛、關節(jié)痛等癥狀,這表明經(jīng)脈中的陽氣得到了補充,正準備將邪氣驅趕出去。

應對方案:想要緩解痛癥,要加強對疼痛處即阿是穴進行溫和灸,促進外邪的排出,痛癥就會逐漸得到緩解。

? ? 寒濕癥比較嚴重,同時伴有風邪,則會出現(xiàn)游走性疼痛,剛開始可能是局部疼痛,艾灸后擴散至全身。比如說有的患者為了治療胸背部疼痛,可能會有疼痛擴至胸背、肋骨等部位,最后才會轉移到四肢末端。

應對方案:要加強對膀胱經(jīng)第一側線(脊椎旁開1.5寸)、督脈、任脈的疏通,可以用刮痧板,也可以用手按摩。同時配合艾灸風門、風市祛風穴位,如果濕氣重則需要加豐隆穴。

22.灸后頭痛

解釋:如果一個人艾灸后忽然出現(xiàn)頭痛難忍,他很有可能是因為體內(nèi)的寒、燥、火、風等外邪太重了。艾灸可以為人體培補元氣,在用艾灸調理的過程中,陽氣充足,有能力與邪氣對抗。氣具有走動、向上的特性。如果邪氣被驅趕循經(jīng)上頭發(fā)出來,就會出現(xiàn)后頭痛、頭頂痛、偏頭痛或者前額痛。

應對方案:可以用刮痧板在頭部膀胱經(jīng)、背部膀胱經(jīng)第一側線進行刮痧,同時溫通督脈,活血化瘀,使邪氣盡快排出體外。同時配合艾灸腎俞、命門、風池穴,晚上用桂枝、生姜泡腳,提高身體整體機能,有利于寒氣排出體外。

? ? 有效且快速緩解頭痛:直接用刮痧板沿著頭部幾條經(jīng)絡進行刮拭,或者用五指梳理頭部。一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二來能夠疏通頭部經(jīng)絡,無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頭痛都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待外邪被驅除出去之后,頭痛自然就會緩解。

23.艾灸后流鼻涕、打噴嚏、鼻塞

? ? ? 解釋:艾灸后陽氣增強,氣機鼓動,體內(nèi)的陰邪被正氣化開,被驅逐出體表。

? ? ? 肺開竅于鼻,肺位于人體上焦,功能過弱,陰邪會大量聚集,一旦陰邪被化開,為了對抗外邪,上焦真陽就會被大量消耗,導致肺氣不足,肺功能會暫時受到影響,就會出現(xiàn)鼻塞、流鼻涕的癥狀。

? ? ? 兩種情況:一種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啟動,與外邪相爭就會出現(xiàn)打噴嚏的癥狀;

? ? ? 另外一種則是身體的好轉反應。

? ? ? 應對方案:艾灸后出現(xiàn)類似感冒的癥狀,只要堅持隔姜灸大椎,同時用刮痧板疏通足太陽膀胱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一般堅持一天,待腎陽充分調動后,這種癥狀自然會消失。

24.灸后頭暈、惡心、嘔吐

? ? ? 解釋:艾灸后有些人會出現(xiàn)頭暈的癥狀,可能還伴有納呆、乏力等不適。多見于艾灸百會穴的時候出現(xiàn)。

? ? ? 這通常因為患者經(jīng)絡瘀滯比較嚴重,加上艾火具有炎上的特點,所以會聚集在頭部引發(fā)頭痛。

應對方案:可以減少上焦灸量,先艾灸下焦穴位,待下焦疏通之后再艾灸上部,持續(xù)2天再觀察效果。同時可以配合頭部督脈、膀胱經(jīng)、膽經(jīng)進行刮痧。

? ? 有些人一艾灸就會惡心、嘔吐,這是為什么?

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四種:

? ? 第一種是陰邪困脾胃。如果脾胃功能比較弱,或者多有寒濕,艾灸之后體內(nèi)陽氣上升,相關臟腑的陰邪被化開,順著臟——腑——陽經(jīng)的路徑排出體外,陰邪可能會困住脾胃,導致脾胃功能下降,脾胃腐蝕水谷、運化功能下降,就會出現(xiàn)不想吃飯,惡心、嘔吐的癥狀。

應對方案:加強在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的艾灸,盡量縮短邪氣在體內(nèi)停留的時間,讓其盡快排出體外。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艾灸后導致的惡心、嘔吐一般不會超過半個月,最長十幾天這種癥狀就消失了。

? ? ? 第二種是自身體質的問題。如果是陰虛體質,艾灸后陽氣上浮,就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

應對方案:多配合腎俞、太溪、足三里等滋陰穴位,同時減少灸量和時間。下焦的時間可長一點,艾灸上焦,每個穴位時間盡量保持在5~10分鐘即可,如果沒有明顯難受的癥狀再繼續(xù)進行艾灸。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在10點之前就進入睡眠狀態(tài),有利于陰血的生成。一日三餐保證營養(yǎng)齊全,以五谷、蔬菜為主。

? ? 第三種是操作不當。比如過饑、過飽后艾灸,氣血循環(huán)增加,會將胃部的氣血調動起來,影響胃的消化功能,從而產(chǎn)生惡心、嘔吐的癥狀.

應對方案:可以按摩一下頭部經(jīng)絡,緩解一下癥狀,第二天減少時間,或者灸量。如果癥狀有所緩解,逐漸調到適合的灸量和時間,待身體完全適應后,再恢復即可。

? ? 暈灸也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嘔吐的癥狀,多發(fā)生在患者第一次艾灸的時候,特別是體質比較弱、過饑、過飽、過于緊張的人容易出現(xiàn).

應對方案:要及時停止施灸,讓患者平臥,點按內(nèi)關穴。如果是因為過饑導致的就要及時吃點甜食。另外,對于體質比較弱和精神疾病患者要減少火力和灸量。

25.灸后浮腫、排尿困難

解釋:患者排尿困難,說明艾灸后陽氣迫濕邪外出于體表,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功能受到阻礙,而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貯尿和排尿,而此時它不能正常發(fā)揮作用,就會出現(xiàn)排尿困難的癥狀。

? ? 應對方案:由專業(yè)的中醫(yī)師配制中藥進行調治,一般癥狀在幾天內(nèi)就會消失,之后再繼續(xù)艾灸就可以了。

? ? 水腫與脾、腎、肺三臟功能有很大關系,平時要加強對脾、腎、肺這三臟的養(yǎng)生保健。

26.灸后遺精

? 解釋:艾灸后出現(xiàn)遺精,這是因為體內(nèi)正氣增強后,會將因房事過度、意淫、手淫或生殖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敗精排出體外。也就是排出來的都是過去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垃圾,這樣有利于新的精液生成。

應對方案:腎衰患者,采用的就是中藥配合艾灸進行綜合治療。艾灸腎俞、氣海穴,待陽氣恢復后再艾灸關元、命門等培補元陽的大穴。

? ? 如果患者伴有脾胃功能弱,特別是脾陽虛,建議減少艾灸的穴位及時間,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 ? 在此期間,盡量保持清淡的飲食,堅持早睡早起,適當參加慢跑、瑜伽等有氧運動。

? ? 灸后流鼻血,調整灸量、時間可緩解

? 解釋:說明肺、肝功能下降或者出現(xiàn)異常。中醫(yī)認為,如果氣血上逆就會出現(xiàn)鼻子流血。此時,通過眼底也能觀察出來,一般都會出現(xiàn)帶血或者出血的現(xiàn)象。

? ? 如果患有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患者也會容易出現(xiàn)流鼻血的癥狀。

? ? ? 應對方案:無論有肺部、鼻部相關的疾病史還是本身就容易上火或者有流鼻血的經(jīng)歷的患者,在艾灸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的飲食,艾灸上焦穴位的時間和灸量要控制好,這樣才能避免流鼻血的癥狀出現(xiàn),也能讓鼻部疾病得到更好的護理。

27.灸后皮膚灼痛

? ? ? 艾灸的總體原則是以有溫熱感、不出現(xiàn)灼痛感為宜。可是有人在艾灸的過程分明感到火辣的灼痛感,這是為什么?

? ? ? 第一種情況,如果距離和灸量都合適,依然有灼痛感,可以考慮換一個施灸的部位或重新選擇穴位。

? ? ? 第二種情況,比較粗的艾條火力比較旺,盡量離皮膚稍稍遠一點。

? ? ? 第三種情況,一定要選擇質量有保障的艾條,如果選擇新艾或含有雜質的艾條,局部皮膚也會出現(xiàn)灼痛感。

? ? ? 第四種情況,艾灸后施灸部位出現(xiàn)灼痛感,有些是病理反應,特別是有些疾病本身就有痛癥,在剛開始艾灸時會有痛感,當皮膚適應之后,痛癥就會消失。

? ? ? 第五種情況,還有些是操作不當導致的,多是因為艾灸的時間太長,火力太大導致的,可以適當減少艾灸的時間,增加灸火與皮膚之間的距離,同時配合回旋灸,減少懸定灸的時間。

28.灸后動、酸、麻、脹、痛、癢、重

? ? ? 動感,艾灸一段時間后感覺到穴位深處有響動或者病變部位出現(xiàn)動感,我們統(tǒng)稱之為“動感”, 這說明身體的正氣得到充足的提升后,瘀滯的經(jīng)絡得到疏通,會隨著此灸感的出現(xiàn)而痊愈。

? ? ? 這就說明疾病在逐漸好轉。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

? ? ? 艾灸后感到酸痛,一般以四肢、后背、經(jīng)絡最為常見。比如說脾胃功能弱的人在艾灸后可能會出現(xiàn)腿部胃經(jīng)酸脹感或者伴有重感,因為足陽明胃經(jīng)為多氣多血之經(jīng),如果脾胃出現(xiàn)問題,則氣血供應不足,代謝能力減弱,經(jīng)絡就容易出現(xiàn)流通不暢,但瘀滯的還不是特別嚴重。

? ? ? 應對方案:此時最好配合刮痧、按摩的方法疏通經(jīng)絡。可以先用雙手拇指逐條交替劃動胃經(jīng)及脾經(jīng),找到相應的結節(jié)點或者酸脹感比較重的部位加強疏通或者按揉,也可以一邊做懸灸,一邊按揉,慢慢會發(fā)現(xiàn)脹痛感逐漸減輕。

? ? ? 酸感癥狀比較重,同時增加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三陰交這些調理脾胃的穴位,適當增加食用山藥、紅棗、豆類等補充氣血的食物。

? ? ? 艾灸后麻感比較明顯,特別是四肢以及四肢末端最常見,說明經(jīng)絡相對比較暢通,但正處于氣到血未到的階段。

? ? ? 如果出現(xiàn)手足發(fā)麻的刺痛感,是陽氣上升后,原來閉塞的經(jīng)穴打通,氣血運行加快,體內(nèi)的垃圾和毒素盡快排出體外,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手足發(fā)麻的感覺

? ? ? 所以要加強疼痛部位的按摩及刮痧,同時配合艾灸,直到刺痛感覺消失,此時配和刺痛區(qū)域所在經(jīng)絡的按摩效果更好。

? ? ? 艾灸后出現(xiàn)癢癥比較明顯,說明體內(nèi)濕氣較重,如果伴有動感,也表明疾病正在趨于痊愈。

? ? ? 可以用艾葉、花椒、生姜配伍泡腳,每天進行20~30分鐘,幫助排出體內(nèi)寒濕,艾灸時可增加豐隆、脾俞施灸的時間。在飲食方面,可適當食用薏米紅豆粥等祛濕健脾的藥膳。

29.胃反酸

? ? ? 有些患者反應艾灸后胃會反酸,通常這種癥狀不會單獨出現(xiàn),還會伴有胃脹等癥狀,這和患者的體質有著重要關系,一般來說這類患者平時有膽火旺盛、胃陰虛的癥狀。

? ? ? 因為胃炎等疾病導致的反酸酸氣會向上走,但艾灸后導致的反酸酸氣可能會向下走。

? ? ? 應對方案:在臨床中只要將足三里換成陽陵泉繼續(xù)進行灸,即能消除反酸癥狀,還能保證效果。

? ? ? 調理的過程中要少食多餐,保證營養(yǎng)的同時,飲食要清淡。

30.艾煙過敏

? ? ? 有人對艾煙會產(chǎn)生過敏反應,出現(xiàn)扁桃體腫大、昏睡、眼睛痛、煩躁等癥狀,離開艾煙的環(huán)境癥狀立即消失。

? ? ?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艾煙同時也是一味藥。艾煙中含有樟腦、檜腦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在古代,這些都是用來應對瘟疫的,可以抗菌、抗病毒、抗炎、鎮(zhèn)痛。有關藥理研究表明,艾葉可以抗菌、消毒,對流感病毒、腺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 ? ? 應對方案:想要避免艾煙過敏盡量保持施灸的環(huán)境通風條件良好,同時每次艾灸量不要太大。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出現(xiàn)乏力、胸悶、心慌、出冷汗、頭暈眼花等癥狀就要及時就診。

31、中藥艾條

艾灸,推薦我們自制的加入中藥的艾條




附錄

艾灸常見疾病、常見體質灸感匯總表


病癥

常見反應?


青春痘

痘痘會瞬間增加


高血壓

頭部有昏重感,血壓會暫時升高


腸胃功能弱、胃寒

胃痛,吃不下東西,腹脹、肚子叫,腹瀉


胃下垂

胃部不適,嘔吐、噯氣


胃潰瘍

胃部疼痛,胸口發(fā)悶


肝功能弱

皮膚發(fā)癢、想吐、起濕疹


肝硬化

排便有血絲或者血塊


肺結核

咳嗽、流鼻血。


腎功能弱

臉部、腳部有輕微浮腫


糖尿病

血糖指數(shù)會暫時升高,手腳會有水腫


痔瘡

有可能由內(nèi)痔變成外痔,有出血或者血絲


肺功能弱

咳嗽、咳痰、流鼻血


鼻竇炎

鼻塞、流鼻涕量增加,或者出現(xiàn)濃稠狀


尿酸過多

全身疼痛


痛風

感覺無力、酸痛


盆腔炎

小腹疼痛,腰酸痛,白帶異常


子宮肌瘤

白帶異常、月經(jīng)提前或者錯后,有血塊排出


慢性支氣管炎

頭暈、口干、嘔吐、咳痰困難


皮膚過敏

皮膚發(fā)癢加重


風濕

患處冒冷風,伴有輕微酸痛感


抑郁癥、失眠、精神問題。

興奮、抑郁、狂躁


肌肉、神經(jīng)疼痛。

疼痛加重,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會減輕


濕重陽虛

大汗、盜汗、水腫、局部有水氣


風寒重

肌肉、骨節(jié)疼痛、風寒:打噴嚏、感冒、流鼻涕、咽喉痛、放屁、關節(jié)痛、頭部、關節(jié)、四肢冒涼氣,全身發(fā)冷


肝氣郁滯

打嗝、煩躁易怒、排氣、悲傷欲哭、呃逆


痰濕重

頭面、四肢或全身浮腫、小便頻數(shù)、排尿困難、大便水樣、粘稠,掛馬桶、 嘔吐、痰涎、粘汗、冷汗


火毒盛

大小便灼熱、癰腫、發(fā)燒、瘡癢


? ? ? ? 元氣虛損、氣血兩虛

皮膚無力,皮膚容易出現(xiàn)發(fā)癢的癥狀


體內(nèi)有淤血

瘀血在肺中,痰中有血絲;瘀血在胞宮中,經(jīng)血中有組織包塊、爛肉;腸胃有瘀滯大便黑色或者醬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人需要儀式感,提醒自己應該如何活著。 2017年是我的智識、精神狀態(tài)、健康水準、心理認知都停滯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
    龍荒閱讀 829評論 0 1
  • 王愛麗 焦點網(wǎng)絡高級一期 洛陽(18.9.12)持續(xù)原創(chuàng)分享第478天(春雪原創(chuàng)分享第612天)堅持讀書打卡203...
    春雪ly閱讀 435評論 0 0
  • 堅持本身,本就是一個進步! 今天,看到了幾篇關于自律的文章,真正的自律是對以我的管理,對自己時間的管理。 自己要擁...
    08770d688da0閱讀 17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