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常理來說,如今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了,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了,可是為什么我們我們有那么多的人卻始終覺得不快樂了呢?而且更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么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看起來就和老年人一樣毫無活力,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反而卻活力十足?然后很多人都說是因為現在社會太浮躁了,現在的節奏太快壓力太大,而那些人都退休了可以盡情享受生活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他們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那根本是因為他們放縱和不自律而照成的。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想想我們小時候,每天手上能揣著五塊錢上學,然后在放學的時候可以自己吃幾串烤串,并請要好的同學吃一頓,就會感覺很開心很滿足了。而如果爸爸媽媽能帶我們去吃一頓肯德基麥當勞,能夠幾乎滿足一個月了都。而如今長大了,就算你錢包里揣著一百塊錢,每天都能吃一頓肯德基你覺得很沒多大的感覺了。
我們小時候就算是看到喜歡的女生也都會覺得臉紅滿足,想著即使就算是能夠牽著手都覺得莫大的幸福啊。可是現在你叫兩個人在一起,只給他牽牽手試試?甚至因為某些不可描述的硬盤,就連某些親近也覺得像是沒多大感覺的樣子。
還記得當時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拿到第一份工資,并存下為自己買了第一部手機時候的滿足?覺得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感覺了,拿著手機愛不釋手,仿佛就想告訴全世界一樣。可是如今呢?手機一年換兩部也都不會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了。
而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幸福感是有一個閾值的,但是我們卻在無疑當中將這個閾值給調高了,所以當閾值越來越高的的時候,我們的快樂也就越來越少了,一直到消失掉。
而著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放縱,想要吃肯德基的話立馬就去吃了。追到了喜歡的女生直接就快速進程到達了最后一步,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想買什么東西就立刻到手,失去了去追求和得到它們的那一個過程。
太過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總是不會太珍惜。
怎樣改變?
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自己把那種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給轉換過來,要學會延遲自己的幸福感。想要的點東西,一定要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來達到,少想少用什么速成方法。你可以想想自己所知道的那些牛人們,那些不是這樣的?學會先苦后甜,不要先甜后苦。
而養成自律的方法有幾點:
第一:找到一個主題,一個自己想得到,想去做到的一個東西一個點。一個自己真正渴望做的,或者想去做的東西。只有先有想的,先有渴望的,你才能去行動,去做。
第二:一次只養成一個習慣,貪多不爛這句話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牢牢的記住。現在的很多人提倡什么多線進程,一次做N件事。但事實是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制的,事情太多了你絕對無法完成的。
第三:給自己一個空閑預期,只要是人難免就會有點雜事,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所以前期的時候如果遇到事情不想堅持了,或者像放松一下的話,那么久放松一下,但是必須設定一個時間比如一天或者幾小時的放松時間。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不要太留情。
第四:一定要記得分階段性并且有操作性,把一個大計劃分解成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東西慢慢來,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比如你想去跑馬拉松,你打算一個星期就練會,這個可能么?
只要你堅持下去,慢慢的你就一定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