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臨床專業的醫學生小A,大二。醫學,很多人認為,是一個很不劃算的專業,課程繁重,期末考更是天天修仙,把高三生活,復制了5年,粘貼在了大學。當一個醫生,需要經過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2年,規培3年,專培n年,還要不斷的見習實習,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考核。男生剛走上醫生的崗位,工資已經遠遠比不上大學畢業就出來打拼的同學,女生,也許已經錯過了最黃金的年齡。很多人不想走這條又苦又累又長的道路,因此,醫學生的數量相對減少。加上醫生,一個高危的職業,很多人不敢去冒險。高中沒我也沒想過自己要讀醫,直至那次意外……
高二暑假,有一天晚上12點,突發胸痛,呼吸很困難,也無法躺下休息。急忙去往醫院,晚上只有一個醫生在值班,驗血,胸片之后,醫生診斷是氣胸,需要住院治療。醫院里沒有床位了,我只能暫時躺在治療室里,也躺不下去,半仰臥著,吸著低流氧,胸很痛,也很難入睡,長夜漫漫,那是我第一次那么孤獨的看著燈光,認為自己氣數已盡。
第二天,在爸媽的奔波下,聯系到了醫生,也轉入了病房。之后,拖著疲乏的身體,去拍胸片,去照CT。醫院排隊檢查的人數,一直很多,排隊2小時,檢查5分鐘?;氐讲》?,醫生把爸媽叫了出去,很害怕,電視劇里,醫生叫家屬出去,很經常講安排后事,無法治療了,安慰病人之類的。爸媽進來了,我問了醫生咋說,回答是,沒事。這讓我很驚慌,這么痛,呼吸還很困難,沒事怎么能讓我信服。爸媽說,醫生會來做個小手術。過了一會,醫生進來了,在我胸腔左邊打了麻藥,之后開始各種操作,之后,我發現,我身體連上了一條管子,管子下面有一個瓶子,我的身體里流出了暗紅色的粘稠的液體,也許是血液,人生又多了一次體驗,看著自己的血慢慢流出體外。當天晚上,習慣了十幾年站著排尿,很難躺著排尿,我媽又不肯讓我站起來,于是,就憋了很久,直到深夜,還是排不出,憋的很難受,于是硬撐著自己的身子,起身了,排尿時,瞥了一眼旁邊的管子,血流的速度更快了,心里發毛,瑟瑟發抖。第二天,我更虛弱了,整個人提不起精神,迷迷糊糊的睡著。醫生說立刻要手術,于是,迷迷糊糊中,被打了一針麻藥,被推著進了手術室,在麻醉醫師和我的幾句聊天中,我入睡了。毫無意識的睡眠,也沒有夢境。醒來時,又在病房里了,渾身沒力氣,腦子一片茫然,就這樣躺了一個晚上,不能動,也起不來,那是第二個如此絕望的夜晚。隔天,醫生讓我起床,可以吃東西,可以喝水,讓我多走走,讓液體排出。跟隨著醫囑,我慢慢的恢復了,在醫院的日子,我都是每天吃吃喝喝睡睡,玩玩手機,和親戚聊天。1周后,醫生幫我拔了管子,我可以出院了。
在家恢復時,已經是高三開學的第一個月了,出于心急想回去準備高考,無奈身體還是很虛弱,沒有力氣,于是就盡量每天散散步,盡快的恢復體能。與此同時,我也暗暗下了決定,大學的專業,我要選擇的,是臨床醫學。我要知道自己的身體如何,我要自己盡快的知道自己是否患有什么疾病,我也希望,可以用我的醫術,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不用遭受病痛的折磨。
高三的一整年的奮斗,因為有了目標,所以更加明確自己該怎么做,報考志愿時,很自然地在醫科大學中選擇,最終,被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
大一的時候,可以說是開啟了我的醫學之路,我被告知,這條路很長,要學的東西很多,可是,我不懼怕,我知道,我離夢想實現,是有距離的,那顆星星就在眼前,那么亮,可是那么遙遠,我現在需要一點一點的接近它,我不可能在剛出發時就停住腳步。在一整個學期的學習后,我對醫學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原來,我們人體的結構那么精細,那么無可替代,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細胞,每一種酶都是那么至關重要。
這次,又有意外出現了。大一下學期的某天晚上,又一次突發胸痛,呼吸急促,伴呼吸困難,簡單的自我檢查后,我知道自己復發了,于是我先在床上休息,第二天便自己獨自去醫院。和醫生說了,我需要拍個胸片。胸片結果,不出我所料,氣胸,肺部受壓50%,醫生和我說,需要住院了,我自己辦好了入院手續,住進了心胸外科住院部。當天晚上,醫生說,需要做個閉式引流,引出胸膜腔中的氣體。醫生選擇了鎖骨中線,第二肋間中間的部分,也和我說到,我2年前是血氣胸,所以需要在下面做引流,那次,也更危急。這次只有氣體,氣體往上走,因此在上面做引流,這次復發,不是很嚴重。過2天,排光氣體,然后做個胸片和CT,看看如果沒有肺大皰,那么就可以出院了。的確,這次我是比較心安的,因為,我學習了相關的知識,我知道我自己身體出的是什么問題,于是也很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次,也的確驚動了我的父母,他們連夜從家里趕過來照顧我,我很不忍,又一次,打擾了我的父母。
很配合醫生的指導,半仰臥,讓氣體向上走,每天要散步,方便氣體排出。吹氣球,讓肺開始收縮與舒張,加快氣體排出。
2天后,夾閉引流管,去拍胸片和CT,肺大皰破了,氣體夾閉管道時又重新壓縮了肺,于是,醫生建議是手術治療。隔天,手術,當晚,依舊的無力,依舊的迷茫,不過,知道全麻過后,會有這種感覺的,于是,強忍著睡意,就這樣,過了一個晚上,我知道,第二天,我可以喝水,可以吃流食了。下床后,我去找了醫生,醫生和我仔細講解了我的胸片以及CT,沒學過影像學的我,還是可以通俗易懂的學會了如何看出我體內的毛病。醫生說,還是老辦法,要散步,吹氣球,半仰臥,還是需要打止痛的,還有補充一些離子,維生素K,飲食不受限制。我更加努力的練習著,希望能盡快的出院,在醫院里,也看到了許多的同病相憐的人,也大致了解了他們的病情,和他們一起聊天,護士姐姐們來巡邏時,也和我們一起談笑風生,雖然我們身患疾病,可在這一間小房間里,我們就像一家人,相聚是緣,相互安慰,相互幫忙,相互鼓勵。過了幾天,我出院了。雖然也是全身乏力,可是我知道,這次不是很嚴重,也只需要簡單的康復訓練后就可以完全恢復。
學過了一點簡單的醫學知識后,我開始對身邊的醫學現象開始關注起來,也在這次住院的過程中,親身試驗,學到了臨床的知識,這是非常難得的。
如今,我還在醫學之路上行走著,我學會的越來越多,學業也越來越繁重。社會上,關于醫生,醫學生猝死,醫鬧事件的事情屢見不鮮。醫學生,對于未來漫漫長路,還是需要一定的勇氣,毅力,以及思考的。很慶幸學醫,我對以前未知的病情,有所了解,因為醫術,是一個很實用的技能,我很希望,可以好好掌握。這一路,有你,我不怕。
本故事經真實故事改編
????G?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