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在對幸福的解讀過程中,我們可能會考慮很多因素。工作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評判因素。工作的快樂程度會對我們的幸福體驗有很大影響。那么你工作快樂嗎,什么樣的工作能為你帶來辛福感呢?可以先想想,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是怎樣的?任務,職業還是使命感?如果工作只是你的一個任務和賺錢手段,那么你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生活和金錢。如果把工作當成使命,那么工作就是目標,你工作是因為你想要做這件事情,它能為你帶來意義并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力量源于內在,就會在工作中感到充實和快樂,工作起來也會充滿熱情。可見,我們對工作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對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及幸福感。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可以通過下面三個問題來幫我們弄清楚什么是能帶來幸福的的工作:
1.使命感:什么事情能帶給我意義,能為我使命感?
2.快樂感:什么事情能帶給我快樂?
3.優勢:什么事情是我擅長做的,我的優勢是什么?
對3個問題分別列出盡可能多的答案,這些答案是用心,經過認真回憶和反思,而不是隨意做出的回答,找出其中交集的部分,再對各方面因素進行權衡之后對交集的部分進行取舍,留下的就是最能讓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從今天開始不再對A1A2進行引導了,根據昨天詩淇的講解,自己進行設置 應用,注意和I的內容相貼切)
A1:2015年4月,畢業后每一次辭職。在原來的單位工作了3年,進入職業倦怠期,開始頻繁感覺不到成就感,此時正好有一個在深圳的工作機會,壓根沒有多想,只是抱著要逃離的心態,就辭職到了深圳。可是,到了深圳之后,剛開始的新鮮勁一過,工作一上手,辭職前的那種狀態又回來了,再次陷入了負成就感的怪圈,找不到方向,掙扎著、迷茫著、彷徨著。
A2:如何才能走出負能量圈呢?2015年12月,我再次辭職,和第一次辭職相比起來,這次做決定前多做了一件事,大概花了1個月的時間,讓自己想透3個問題,做什么哪些事情能讓自己有成就感(價值觀or使命感)?自己做哪些事情特別容易成功(優勢能力)?做哪些事情能夠給他人帶來更大的價值?(PS,快樂大概是價值觀的副產品吧?)。
1)價值觀:自由、智慧、助人
2)優勢能力:洞察、系統思考、共情
3)利他的事情:幫助他人自我成長
3個問題的交集,讓我確定了成為一名成長教練的人生目標。12月回到重慶,啟動了成為“成長教練”的1萬小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