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 齊襄公無嫡子,被殺后,二庶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回國爭位,公子糾是庶長子,由管仲和召忽扶持,在魯莊公支持下自魯回齊;公子小白由鮑叔牙輔助,由路程較近的莒國回往齊國。
? ? ? 時鮑叔牙和管仲交好,被稱為管鮑之交,二人相約各輔襄公一子,待嗣立之日,互相舉薦。但關鍵時刻各為其主。管仲為阻擋公子小白回國,飛馬追上公子小白,以劍射之,只中帶勾。小白佯為中箭,嚼舍吐血,跌倒車中,隨行之人以為“不好”,一齊啼哭。管仲料到小白必死,回去復命。然后公子糾一行放心落意,緩緩朝齊進發(fā)。
? ? 公子糾一行抵達齊國,被告知小白已嗣君位。魯莊公不愿空以三軍退,于是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輔助下與魯莊公護送回國爭位的公子糾會戰(zhàn)于乾時,大敗魯莊公和公子糾。
? ? 公子小白君位于是乃定,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
? ? 齊桓公聽信鮑叔牙,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計前嫌,任用剛剛射中他衣帶勾差點置他于死地的囚徒管夷吾為相。于是管夷吾選擇了與追隨公子糾于地下的召忽不同的道路,他當了識時務的俊杰,輔助齊桓公成就了千古不朽的霸業(yè)。
? ? 可以這樣說,齊桓公的輝煌都是在管仲為相的時候成就的。他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在春秋五霸中又首屈一指。
? ? 那么,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 ? 第一,注重禮義廉恥。
? ? 這是管仲跟齊桓公談的第一件事情。齊桓公的父親齊襄公可不注重這個,正是因為如此,齊桓公一見管仲就表達了欲“修理國政、立綱陳紀”的志向,管仲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可見“禮義廉恥”多么重要 ,春秋時期就有人懂得和運用,怎么令人心生感慨!
? ? 終桓公在位四十六年,未嘗離開此四字一日,所以能贏得周王的尊重和諸侯的敬畏。
? ? ? 第二,實現(xiàn)愛民、 安民和富國強兵。
? ? ? 愛民之道:親民、殖民、富民、禮民、正民。
? ? 親民之道: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相連以事,相及以祿;殖民之道:赦舊罪,修舊宗,立無后;富民之道:省刑罰,薄賦斂;禮民之道:卿建賢士,使教于國;正民之道:出令不改。
? ? 士之子常為士,農之子常為農,工商之子常為工商,不遷其業(yè),則民自安。
? ? 富國強兵之法:
? ? 1.制贖刑,足甲兵。重罪、輕罪、小罪分別交納犀甲、皮盾、金屬;疑罪不予追究;訟理相等交一束箭。上等金屬鑄劍戟,劣等金屬鑄犁鋤。
? ? 2.銷山為錢,煮海為鹽,利通天下;設女閭三百以安行商,促進商業(yè)和貿易發(fā)展。
? ? 3.兵貴精,不貴多,強于心,不強于力。訓練三萬同進退命相連可以橫行天下的將士。
? ? 第三, 任用賢才。
? ? 管仲說:“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一流之歸也”,建議桓公“用五杰”:隰朋為大司行,寧越為大司田,王子成父為大司馬,賓須無為大司理,東郭牙為大諫之官;興兵討宋途中,舉火爵寧戚。
? ? 第四,尊周而親鄰國。返還鄰國被侵土地,重皮幣以聘問,勿受鄰國之資,四鄰之國自親我;使游士八十人號召天下之賢士以為我用;攻打有過錯的諸侯國以增我地,誅殺淫亂篡弒者以立我威;率諸侯以事周,使修職貢,以威王室。此種措施,史書上稱之為尊王攘夷,后文會專門寫到。
? ? ? 第五,九合諸候。《論語》中這樣評價:“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說齊桓公九次召集諸侯會盟,都沒有以軍事相威脅,這是管仲的功勞,管仲也因之被評價為“仁者”。會盟的目的是率領諸侯國“共獎王室,濟弱扶傾”。
? ? 你要是知道后來的宋襄公欲東施效顰也想召集諸侯會盟,竟然用殺小諸侯國的國君來立威,企圖速成霸業(yè),你就明白,“不以兵車”(《東周列國志》中稱為“衣裳之會”)的會盟是多么真誠。齊桓公有的是耐心,上位二十多年才成就霸業(yè)。
(未完待續(x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