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的全棧開發(fā)學習之路 1 初探

2016-07-09 首發(fā)

上期鏈接

已經(jīng)收到了幾位新生大學同學的私信,交流學習編程,很開心。有同學還以為我有點基礎,相約一起學Ruby on Rails。網(wǎng)頁基礎我才學了三四天,對其他技術連基本概念也沒有,抓緊吧。本科讀的市場營銷,畢業(yè)后在文化機構做過一陣活動策劃和布展,后來留學讀酒店和展會,又從事一陣旅游和展會行業(yè)。回國后做了點外貿(mào)和相關運營工作,真沒計算機基礎。但想讓自己在這年紀達到初級程序員的水平。

學習進度 (7/4開始,截止7/9)

1.完成Coursera港科大全棧網(wǎng)絡開發(fā)第一周課程聽講

2.完成Coursera上Johns Hopkins的HTML課程第一周課程的免費旁聽

3.完成FreeCodeCamp的注冊和關于HTML的5學時練習題

4.完成李笑來《人人》推薦的stylish,sublime等安裝

下一階段學習任務(7/10和7/11)

1.完成港科大全棧第一周的周末課題(交友網(wǎng)站的信息輸入頁面設計)

2.完成W3schools的HTML練習題

3.繼續(xù)尋找其他優(yōu)質(zhì)HTML學習資源進行練習(參考李笑來的推薦)

階段小結

用了差不多三個清晨,把港科大全棧的week 1課程聽完。因為晚上網(wǎng)絡速度不太好,經(jīng)常卡頓。(雖然coursera提供mp4課件,但清晰度很低,代碼看起來有點吃力。在線才能看中等或高清版。)利用清早5點半到7點半的兩個小時在線看并做些筆記。香港科技大學的這套課程從7月4日開始,大概10月下旬結束基礎課,明年1月底完成實踐項目。以下是課程時間表(有變動可能)

在course 1的week 1課程里,學習了很多HTML和CSS的基礎概念。老師是港科大CS副教授David Rossiter,主教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在學校官網(wǎng)里受學生好評很多。他在cousera的課程的講解結構清楚,調(diào)理清晰。能把各種基本概念解釋到位,偶爾穿插一下HTML技術的演變歷史,并演示了幾種初學者易犯的錯誤。

這里再特別推薦另一門coursera上相似的課程,可免費旁聽的Johns Hopkins的HTML, CSS, and Javascript for Web Developers。開課的Yaakov Chaikin在第一段視頻一上來就很霸氣地介紹,“我可不只是做教學的,還直面客戶們給他們做實際應用開發(fā)。我可是前端后段樣樣精通,實戰(zhàn)經(jīng)驗不知高到那里去~~(大意翻譯)。感覺這門課可能更適合零基礎初學者,因為他的講解更生動,包括用很多幻燈片來解釋基本概念。我把這門課作為對HTML的復習輪次聽了一遍,又有不少新收獲。另外,這門課第一周的第二課還有福利,手把手視頻教你安裝sublime編輯器,node.js,browser sync,github注冊等等,要學《人人》的朋友們趕緊來注冊這個課程啊。(這些軟件大都也在李笑來《人人都是工程師》里要求安裝,但安裝介紹比較簡單)。

剛學的HTML和CSS還是非常初步的知識,就算聽了兩個教程,還是需要大量的練習題來鞏固。感覺練習時間怎么也應該是數(shù)倍聽課時間,真正熟練掌握估計是數(shù)十倍甚至百倍的時間。開始做題時很容易記得這個忘了哪個,一個簡單的需求要反復演練數(shù)次才能初步實現(xiàn)。學編程的確有點學習語言的意思,從填空到造句到結構布局。需要大量練習形成肌肉記憶(Xdite經(jīng)常提到的方法)。下周還要開始JavaScript呢,想辦法多找習題,多做整理吧。

近期驚喜

最大的驚喜,還是通過不同材料的聽講,查詢,習題練習,從不同層面反復接觸知識點的感覺,很爽。學習效率能提高很多。基礎的HTML元素之類就不必說了,就連軟件工具,比如李笑來推薦的atom編輯器和sublime編輯器,分別被港科大和約翰霍普金斯的課程所推薦,在course上還有《人人》沒有的視頻演示,對我這種白丁很有幫助。

剛剛聽完了港科大課程,就到被其推薦(同時也是李笑來推薦)的w3schools上復習各種知識點。被W3Schools的友好界面和網(wǎng)頁內(nèi)置編輯器所折服。但接下來嘗試去FreeCodeCamp注冊后發(fā)現(xiàn),FCC的練習題比W3S強大的多!FCC把計算機編程的各科知識點做成了類似游戲通關的各套“關卡”,每套“關卡”都有數(shù)十道練習題。每道練習題之前都有詳細的知識點介紹,然后給出相應的代碼格式,最后大都只要在這些格式的基礎上完成幾個參數(shù)的修改幾可完成題目。而且題目大都是層層推進的,幾十道題目下來就是一個微型項目被搭建出來!界面左側就是知識點介紹和練習題,中間是編輯器,右側是基于編輯器的實時頁面。相比之下,W3S的練習題界面就弱了。但W3S勝在知識點介紹詳盡,更像一本工具書或參考手冊,便于快速查詢。

FCC的5小時HTML練習,我今天上午一開始做就停不下來,大都快速完成,偶爾有兩道題卡住,實在找不出解決辦法,就去在線討論區(qū)嘗試提問,結果就有兩個世界不同地方的兄弟幫我熱心解答,哈哈,世界真小。后來,再google了一道題,結果發(fā)現(xiàn)github上有個兄弟已經(jīng)在兩個月前把包括HTML在內(nèi)的很多“關卡”的所有題目和答案給公布出來了(⊙?⊙) 。不過只是為求快粘貼答案也沒意思,騙電腦的結果不是騙自己么,傻X事情還是不要做。當我不停做到第3小時,還差四五道題目就可以完成號稱要5小時的挑戰(zhàn)之時,發(fā)現(xiàn)大腦開始思考困難了,不是缺睡眠的犯困,是真心大腦轉不過來了(>﹏<)。最終果斷決定,戒糖減肥的方法調(diào)整下,三個多月來第一次抓了兩顆巧克力塞進嘴里,幸福啊~~~~

胡思亂想

HTML和CSS里有大量的命令可以用來提高編程效率,比如對數(shù)據(jù)分類后的批量處理。那種用了更高效手法減輕工作量的感覺真是一個爽!看來編程的確能大大幫助我提高理性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大腦對數(shù)據(jù)量化的能力,提高對時間的測量感覺。這才只是網(wǎng)頁的及其初步的編寫,今后的征程相信有更多精彩可看。

今日推薦

警告!以下推薦的節(jié)目,其內(nèi)容是出了名的濕貨多,不喜勿入╮(╯▽╰)╭

不鳥萬如一主持的《IT公論》和續(xù)篇《一天世界》是我在決定學編程前常聽的僅有的IT相關播客了。6月底他做了一期討論hardcore的節(jié)目,很有意思。以下節(jié)錄最后幾分鐘的文字:

“我想起當年,像坂本龍一在當年對于第五代計算機的那種其實是非常uninformed的那種enthusiasm,那種熱忱,那種興趣,其實恰恰反映了他努力地在伸手去夠剛剛處在地平線以外一點點的東西的那種姿態(tài)。必然包含了相當程度的不專業(yè),就是包含了我剛才說的uninformed,包含一種不懂,和一種天真的想象……Hardcore象征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在相當程度上不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前提下,去進行的那種奮力的努力的姿態(tài)……所以Hardcore包含了一種不專業(yè),一種業(yè)余感,一種不管怎么樣也要做到的感覺(27分03秒起)”

不鳥萬如一又引用Jerry Seinfeld在網(wǎng)絡劇Comedians in Cars Getting Coffee的S7E1這集開頭,談論“史上最酷”1963款克爾維特跑車時引出了一段話(在他看來就是hardcore的本質(zhì)意義所在):

The idea behind this car is just confidence. This came from an American culture that just say things and do them without having any idea how. We’re gonna put a man on the moon. How are we gonna do it? When we gonna do it? Why we are doing this?No idea. We just did stuff — crazy but great!

最后引用了《博物志》主播婉瑩曾做過的一檔節(jié)目《不會聊》的口號:

“不會聊,我們也要硬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