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婚了”
小夕的微信頭像閃動,跳出這么一行字。
隔著屏幕,我卻能夠感受,這簡單五個字后面的那張蒼白的臉、絕望的眼……
1.
17歲,
仿佛一場遙遠的夢。那一年,耳機里放著溫嵐《夏天的風》,桌上摞著高高的書堆,教室最前方的高考倒計時,鮮紅而刺眼,讓人不敢多抬頭看它。
小夕是插班生,我們的同桌,一個嬌小娟秀而不落俗的女孩,記憶里的她常穿著一件白色連衣裙,高扎的馬尾,略帶俏皮的發(fā)絲,皮膚白皙,笑容甜美。最讓人羨慕的是她還有一個外校的男朋友杰,體育特長生,籃球隊長,性格高冷,話不太多,但除了對小夕。
小夕和杰是初中同學,高二分后班后正式交往了,十幾歲的愛情就是那么懵懂和單純但是青春期荷爾蒙的涌動就是那么沒道理可講。她問杰:你喜歡我什么,杰說:就喜歡看著你,看到你我就開心,沒看到你做什么都沒勁。杰的文化成績不好,常常在晚自習混入我們班級,名為找小夕補習,實則借機親近他的小女神。盡管這樣,小夕略帶羞澀,卻還是很認真的在教。小夕打趣的對杰說,如果我的文化腦子配上你的體育細胞你可能可以上清華北大啦。杰說,你四肢單薄風一刮就跑了,再沒有文化腦子,那你不是成白癡啦,不過嘛,這沒有什么,我可以一輩養(yǎng)你。
一輩子養(yǎng)你,這句在現(xiàn)在看來最莊嚴的承諾,那個年紀輕輕松松就說出口了。最重要的是,當時的我們包括杰在內都相信,那是會是真的。
是的,當時我們都是真心的。
2.
高中最后的時光,在緊張的復習和小夕各種虐狗情節(jié)中過去了。后來的劇情很落俗,我們各奔東西。小夕和杰去了一個距離相對比較近的城市。中學生談戀愛在當時是不多的,能夠延續(xù)至大學的又少之又少,他們在大學聚少離多和各種新鮮誘惑的情況,他們竟然抗住了,在幾次小吵小鬧的分分合合中,戀愛關系好歹是維持到了大學畢業(yè)。
畢業(yè)那年,小夕的母親患了中風,為方便照顧父母,她回到了家鄉(xiāng)工作。而杰為了和小夕在一起,也毅然回到了家鄉(xiāng),還主動為她母親的治療奔走,小夕十分感動。大學那幾年,杰所居住的老城區(qū)趕上政府大規(guī)模征地,賠付了好幾套現(xiàn)房和土地,杰和其他幾個同學決定用將一部分征地所得款拿出創(chuàng)業(yè)。
藍圖繪成,美景在前。小夕在眾人的羨慕中和杰走上的婚禮的殿堂,成了我們中最早結婚的“畢婚”族。杰在婚禮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對小夕告白“我愛了8年的女孩終于要嫁給我了,我們一定會好好疼她愛她,讓她做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那一刻小夕淚光閃動,幸福之光籠罩下得她顯得更加嬌美可人,令人憐愛。見證八年愛情長跑的我們?yōu)楹糜训男腋F怀陕暋?/p>
那一夜她成為我們所有人幸福的藍本。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往往在這個時候畫上一個圓圓的句號。以前常常要問,“然后呢?“‘“然后啊,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唄”……
3.
然而,生活不是童話,不是只有陪你哭、陪你笑、陪你鬧的小守護,不是只有攜手執(zhí)杖走天涯的小任性,不是只有肩并肩在河堤上任憑晚風吹過臉頰的愛呢,不是只有在大冬天將你的手放入我的大衣口袋的小溫暖,還有柴米油鹽操持買辦,還有家務瑣碎的紛繁嘮叨,還有親朋鄰里的七嘴八舌,還有婆媳姑嫂的相處平衡……
分地蓋起的樓房順利出租,小夕當上了“包租婆”,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和即將出生的孩子,小夕辭去了工作。一年后,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聊天中,成為全職主婦的小夕漸漸看不見當年那個眼中閃動生活理想的她了,生活本就是如此,結婚后生活重心有了變化也是無可厚非,我們并未掛懷和深思。直到前兩年,她非常頻繁的在朋友圈里秀恩愛,鮮花、夜宵、蛋糕、禮物……,配文如“”我老公真的很愛我“我真的很幸福”‘之類的,而杰的朋友圈卻鮮少出現(xiàn)小夕,我心里暗暗覺得哪里不對。
“小木,我覺得杰不愛我了。他老說我煩,除了節(jié)日例行送禮,回家就是睡覺和逗逗女兒,寧愿抱著游戲機也不愿多跟我聊聊天,他以前不是這樣的,我是不是哪里做錯了”,小夕跟我哭訴的時候我并未太多的意外。
他是她的全世界,他的全世界卻不只有她。因為承載太多的愿望,流星才會跌著那么重。
4.
愛情的天平正在漸漸失衡。我告訴她,小夕你應該出去工作,你要有你自己的人生,你的世界不應該只有杰,努力試著做最好自己,無論今后他如何選擇,你都不至于被動。
后來,小夕開了一家咖啡店,取名“轉角遇到愛”,賣心情,賣氛圍。或者骨子里就是一個癡情的女子,愛一次就是一輩子,為她打開牢籠,她卻反身將牢門再次鎖上。杰是家里獨子,在公公婆婆的嘮嘮敘敘下,小夕很快懷了二胎。趕上遲到的我一胎,兩個準媽媽,很快又頻繁聯(lián)系起來。
孕五個月,小夕的一通電話把我叫了出來。見面時,她雙眼通紅,一見到我便泣不成聲,小小夕斷斷續(xù)續(xù)的描述中,我得知,杰出軌了,徹徹底底證據確鑿的出軌了,并且他還告訴小夕他只是身體出軌,心理還是愛小夕的。理性告訴我,應該告訴她“打掉孩子,離開他吧”,但是同樣作為準媽媽,當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個生命在自己體內安心的沉睡,視自己為最最信任的全世界時,我說不出那樣的話。小夕的感受是和我一樣的。“或許,孩子能改變我們得婚姻狀況吧”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眼神微涼,像這夜色一樣迷離,望不穿、也看不透。
她緊緊拽住杰那句薄如白紙的解釋,支撐著自己迎接第二個孩子的到來。
5.
第二胎是個男孩。
好字寫成,缺依然無法挽回那段早已失衡的愛情。
“余生各自安好,我好好走,你也好好過”她在朋友圈里這么寫。
深情有時候是一種過度的執(zhí)著,在柴米油鹽的調和中,能走到最后是一種幸運,而及時抽身離開一段不適合的感情,又何嘗不是一次涅磐重生的希冀。有些關系只能漸行漸遠,人都要學會告別,每一次相逢都是上一次告別的重生。你曾經以為最放不下的愛情,你曾經以為最忘不了的過往,或許就在過往中成為過往。
我陪你走過17歲,卻走不過31歲。把記憶永遠封存在17歲那年的美好。過期了的愛情,放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