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訴說了這樣一件事,排解一下心中的煩悶與憋屈。
她在她們部門負責一項核心的工作,就在不久前生了一場病,病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就被部門領導叫去談話。
朋友所在的辦公地點分為兩個,一個地點離家近在城區,另一個辦公地點在三十公里外的郊區,領導叫她談話的目的就是想讓她和另一位同事去郊區辦公,說是方便那里的人辦業務!我的這位朋友聽完表情有些吃驚和猶豫,她的領導好像看出了她的心思,面帶笑容、和藹可親的安慰她并且跟我朋友說,“有什么困難可以直接說出來”。
我的朋友說完她的想法之后領導并沒有責怪她,而是仍然笑瞇瞇的對她說,“沒關系,不過去就不過去,身體才是第一位......
緊接著,這位領導又開口了,“既然這樣,那你負責的工作就得交給小A來做吧?!?br>
這句話一出,我的朋友突然豁然開朗,原來這才是這位領導的最終目的!
朋友說,怪不得之前坐在她對面的女孩三番五次地問自己想不想去郊區上班.....她當時還沒心沒肺的告訴人家不想去,現在想想肯定是領導授意她的,而且偏偏在自己剛休完病假還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故意使出的招數,目的就是找借口想讓朋友把核心工作交出來。”
(故事中小A和女孩都是領導的心腹)
02
可能有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都會覺得,在職場中這位領導的做法沒有錯,并且可能覺得這位領導情商高,說話很有藝術。
但是在我看來,這又何嘗不是自作聰明。看似這位領導的目的是達到了,可是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下一次在遇到這種情況我的這位朋友很定會多長個心眼,不僅如此,對于這位領導的為人與心機也會看地清清楚楚,還不如直來直往讓人覺得更加誠懇。
越是笑面虎的人其實月陰險,在職場中,領導越是對你慈眉善目,贊賞有加的時候你越應該小心了......
其實,“假聰明”與“真糊涂”兩者間只有一步之遙。有“假聰明”毛病的人,好像天底下自己是最精明的,別人都是傻瓜,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謀算”,玩弄心機。結果到頭來機關算計,聰明反被聰明誤。
還有一類人,總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聰明”,什么東家長李家短,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可是一遇大事就亂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自然不可能把事情處理得恰當。其結果正如清末名臣左宗棠所言“凡小事精明,必誤大事”,而這樣的人和事卻屢見不鮮。
03
有一個人去酒吧喝酒,酒喝到一半,突然覺得內急,想上洗手間但是又怕酒被別人喝掉,于是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來。他向服務生借了筆和紙,在紙上寫了一句“我已在杯里吐了口痰”,用酒杯壓住那張紙條,然后就放心地去了洗手間。過了一會兒他回來,發現酒還在那里,很高興,但同時他還發現紙條上多了一行字:“我也吐了一口”。
其實,如果這個人去洗手間之前和服務生打個招呼,然后大大方方地離去,根本不會發生適得其反的事情,這就是典型的自作聰明。
還有一件自作聰明的事情,一個人寫了一張字條放在衣服上,字條是這樣寫的:“這些衣服的主任是一個拳擊手,他曾多次奪得拳擊賽的冠軍,所以請不要隨便動這些衣服”,然后放心地游泳去了。但是,當他游泳回來后,卻發現自己的衣服沒有了,而自己留的字條上多了兩行字:“拿走衣服的是一個短跑健將,如果你能追上我,衣服就還給你?!?br>
像這樣自作聰明的事例是舉不勝舉的,可能在我們身邊就發生過很多,只希望我們不要做這樣“聰明”的傻子!
真誠一些豈不更好。
我的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鎖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