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誘無倦習孟子--54

彭更問曰:后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馀粟,女有馀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將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毀瓦畫墁,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弟子彭更問:后面跟著幾十輛車、幾百個人,從各位諸侯處獲取食物,這樣是不是太過分了?

孟子說:如果不合乎道義,人家一碗飯都不能接受;如果合乎道義,舜帝當年甚至接受了堯帝的禪讓都不為過,你覺得舜帝也太過分了?

彭更說:沒有,士子沒有功勞卻去吃人家東西,這是不對的。

孟子說:你如果不通過交換每個人的功勞和成功來彌補自身,那么農家的糧食吃不完,婦人織的布也無法交換。你如果交換,那么木匠車匠都能從你那里獲得吃的。有一個人,在家孝敬長輩,出門友愛他人,遵循先王的學說,來教育后來的讀書人,卻不能從你那里獲得吃的。你為何尊重木工卻不尊重那些踐行仁義的人呢?

彭更說:工匠們的志向就是謀生,君子踐行自己的學說,其目的也是為了謀生嗎?

孟子說:你說人家的目的做什么?他對你有好處,你可以給他吃的就給了。你說你給他吃的,是因為他的目的還是好處?

彭更說:因為他的目的啊。

孟子說:那要是有一個人,拆了你的房子,在墻上亂畫,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食物,你給不給?

彭更說:不給啊。

孟子說:那你給他食物就不是因為人家的目的,而是對你有好處。

哈哈,老夫子辯論好厲害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學而篇第一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鵬哥有聲閱讀 3,353評論 0 1
  • 今天是書寫的第222篇,看著一群的2,感覺還不錯,通過比較2的寫作方式也堅持了這么長時間,給自己點個贊。今天先講一...
    digman閱讀 5,452評論 0 1
  • 昨天看新聞所說要換掉《南京大屠殺》的名字改為《死裡逃生》,看到題目自己很困惑,好端端的改他做什麼?只有一句與和諧社...
    范韜閱讀 301評論 0 0
  • 心智水平有三個層級:體驗,解釋和分析 體驗追求的是爽,是一種純粹的心理上的滿足感。比如各種娛樂八卦新聞,各種小道消...
    王雷_5d21閱讀 16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