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樣一個冬天的下午,早早完成今天該干的工作后,我讀完了已經細細品味了一個月之久的《皮囊》。一杯清茶、一本好書,遺憾的是,沒有暖暖的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讀完之后,心里有些小矯情的寫了首小詩,狂熱的喊著靈魂的高貴。
? ? ? ? 書讀完了,心里依舊久久不能平靜。在評論里向最好的朋友推薦了這本書,然后依舊想寫點文字,關于鄉土情結。
? ? ? ? 鄉土情結,這是我一直想觸及但卻屢屢止步的話題。原因有二,一是我心里關于鄉土情結的感情和思緒是混亂的,往往不知從何說起;二是擔心自己的語言不夠準確表達心里的感情,墨染了它的純潔。我想,每個不是在繁華的大城市里長大的孩子,心里或多或少都會有鄉土情結。我不認同,也不愿意看到一個人臉上帶著厭惡的表情說生養自己的家鄉如何的貧瘠落后之類的話,于我而言,生養我的地方,融祖輩的生活痕跡、父母親情、童年等各方面因素,凝練成一縷永遠也難以斷卻的情絲,伴隨終生,永遠也難以割舍。
? ? ? ? 從我走出小鎮的那一天開始,當一個渾身滿是蔡崇達描述的“渾濁”氣息的農村小子,初到較為繁華的縣城讀高中,再到更為繁華的西北中心城市讀大學而后工作兩年,心里的震動是很大的。我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而它的喧囂和繁華一度讓我自慚形愧,變得怯懦內向。然而我又是自傲的,其力量源于生我養我的家鄉。我無法準確描述出這是怎樣的力量,也探究不清這力量是怎樣產生的,只是腦海深處告訴自己:你何必怯懦,張開雙手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吧,沒有什么可害怕的,無論怎樣,你都有一個可以庇護你的港灣,那里的寧靜和深邃是所有陌生生人都無法初觸及的,它只屬于你,那是你的私人領域,任何人也無法到達,因此你是有后盾,你足以自傲,無需害怕。
? ? ? ?記不太清是上高中還是大學期間,有一年中秋前后,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沒回家,家里就我和弟弟兩個人,吃過晚飯,搬了兩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聊天,天上圓圓一輪明月,一片清輝灑下來,周圍樹影婆娑,網一般投影在地上,周圍一片寂靜,偶爾遠處傳來幾聲蟲鳴,這樣的場景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一直不曾忘卻。城市里是沒有這樣清亮的月光的,斑斕的燈光、喧囂的環境,遠遠比擬不了遠離繁華的一處不起眼的角落里,那讓人沉醉的清輝和寧靜,那是讓人寄托靈魂的地方。
? ? ? 很遺憾,我是用如此混亂的語言在表達內心最高貴的情懷,完全沒有蔡崇達那種用淡淡的語言表述那樣濃烈的情懷的效果,也許我的感受依舊不深,還需要歲月的繼續沉淀,但是我想,這不會影響我內心的鄉土情懷的,這個我身體和靈魂的棲息地,是永遠也無法從記憶里抹除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