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商學院》是一個很好的整理。
正確的復習姿勢:導圖筆記->精煉筆記->隨用隨查(商業+管理+個人+工具篇均已發表)
W40 戰略工具(不重疊不遺漏地分解出策略+攻克五種競爭作用力+面對“牛星問狗”的不同策略+邏輯清結構化表達+打不贏就懟死你):
MECC法則(不重疊不遺漏地分解出策略):先根據分解目的制定分解角度即第一層,再逐層結構分解要素;
波特五力模型(攻克五種競爭作用力):靠搶流與好產品打擊“直接競爭對手”+打動并粘住"客戶" +找對“供應商”+提高“新進者”進入門檻+了解"替代性產品"以提前布局;
波士頓矩陣(面對“牛星問狗”的不同策略):前景大好發展時,用“牛”投“問”變成“星”;環境不佳保持時,好好養“牛”;前景不佳收割時,快速擠奶后殺“牛”;無利可圖時,果斷殺“狗”放棄;
SCQA架構(邏輯清晰的結構化表達):匯報工作時采用SCA/ASC/CSA/QACA+銷售SPIN;
通用電氣矩陣(打不贏就懟死你):在以競爭實力與行業吸引力為兩軸的象限中,兩個都強時,采用“成長/投資/收獲”來發展+一強一弱時,采用"收獲/細分或投資/投資或剝離"來保持+兩個都弱時,采用"收獲/剝離或退出/攻擊"來放棄
W41? 戰略工具(群雄逐鹿還是贏家通吃+四角度俯視宏觀環境+平衡收支/內外/因果/遠近+自身強弱與外界危機的分析與應對方式+4個視角和9個模塊的分析):
正態分布&冪律分布(群雄逐鹿還是贏家通吃):群雄逐鹿的業態想辦法“提高售價”+在贏家通吃的業態想辦法“無限賣出”+想辦法從“提高售價”轉為“無限賣出”;
PEST(四角度俯視宏觀環境):從政治看政治紅利+從經濟看浪潮+從社會看將來主力消費和勞動人群+從技術看未來行業動向;
平衡積分卡(平衡收支/內外/因果/遠近):掌握財務報表+必須重視衡量客戶滿意度+設定有因果關系的過程指標+投入創新與培訓;
SWOT(自身強弱與外界危機的分析與應對方式) :先找出強弱危機,再強機時增長/弱機時扭轉/強危時防御/弱危時多元地應對;
商業模式(4個視角和9個模塊的分析):向誰提供啥東西,咋提供咋賺錢+客戶/價值/關系/渠道/收入/優勢/伙伴/咋花
W42? 博弈工具(好制度才能建立好均衡+爭取"我招他不招",避免"他招我不招"+“等待優于行動”便會搭便車+對公用資源何不撈一把+一錘子買賣PK長久客戶):
納什均衡(好制度才能建立好均衡):因人的趨利天性,壞制度造成壞均衡,好制度可消除人“只求避免損失而非獲利”的“猜疑”天性,平衡各方的私心,并促使各方私心向互信與共贏發展;
囚徒困境(爭取"我招他不招",避免"他招我不招"):當滿足兩條件“對于好處,我招他不招>兩人都不招”+“對于壞處,他招我不招>兩人都招”時,造成兩人都搶著招供的壞均衡,因此可通過營造“對好處,我招他不招<兩人都不招”+"對壞處,他招我不招<兩人都招"的好制度,創造都不招的好均衡;
智豬博弈(“等待優于行動”便會搭便車):小企業要懂得借勢,緊跟大企業通過新技術/新平臺/新方法引領的新消費習慣與趨勢,分得新浪潮的一壞羹,大企業也要順應環境/政策/競爭科技的變化,提前布局,并通過知識產權/捆綁政府制度/并購等方式,捍衛潮頭紅利與搭建護城河,也可拆小業務部門,靈活應對萬千變化;
公地悲劇(對公用資源何不撈一把):為防止公共資源因大家都想撈一把而枯竭,可將其劃分并私有化管理,如租賃,或對其的使用加強管理,如按時/按量收費+使用許可證+需特批的使用流程;
重復博弈(一錘子買賣PK長久客戶):買家:我是本地人/我就住旁邊/真好就轉發PK.賣家:開了十多年/都是老顧客/好評給打折/再來有優惠,雙方都努力將一次博弈變成多次博弈+對企業,為營造員工歸屬感,不以一次事件評判員工
W43? 博弈工具(空城計PK木馬計+刺破心里價位+警惕博弈陷阱,看透占優策略+有增量找增量,沒增量定分配+先遵守承諾,遭背叛,立反擊):
不完全信息博弈(空城計PK木馬計):想方設法摸清對方底牌,自己內部信息則盡量保密,從而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得策略優勢;
拍賣博弈(刺破心里價位):通過拍賣的試探,在最接近對方心里價位處成交,方法如:從高到低拍/到目標價就成交/從低到高拍/賣方暗拍/買方暗拍/最高價中標只付最低價等。要注意:賣買雙方都要設定好自己的底線,賣方有無可能拉幾個陪標的, 買方除價格外還應考慮結果質量等問題;
博弈游戲(警惕博弈陷阱,看透占優策略):先要識破博弈陷阱:對“拍賣一美元”可采用不參與/結盟后中標分享利潤/直接喊1元叫停;對“三分之二”,至少比對方多考慮一步;對“正反硬幣? ? ? ” 要識別對方占優策略,再尋求增量破解;
零和博弈(有增量找增量,沒增量定分配):躲避負和博弈+化解零和博弈+追求正和博弈。尋求外部增量,并圈定合理的邊界,才能創造正和博弈。無增量時提前定好如何分配;
一報還一報(先遵守承諾,遭背叛,立反擊):率先合作,若遭背叛立即報復,對方反悔就擯棄前嫌再合作;修復合作時,需警惕對方是否有一次博弈的目的
W44? 決策工具(求所有影響因素得分之和來決策+專家們的“拍腦”云計算+系統化解決問題的四步套路+把決策時間分三段“找標準->比標準->定選擇”+先對數據統計/調查/分析后再決策):
決策樹與概率樹(求所有影響因素得分之和來決策):將各決策結點"影響因素",按優先順序,沿“決策標準”線連接起來,形成“最優方案路徑”+在決策樹基礎上,對條件加上概率預測,對結果加上收益評估;
德爾菲法(專家們的“拍腦”云計算):多維度的多名專家集思廣義->每人獨立咨詢->統籌分析所有意見->給每位專家匿名回歸所有他人意見及依據+再次咨詢多次迭代->對結論加權平均得結果;
KT法(系統化解決問題的四步套路):對比結果與期望之間的差異找出問題->用“是/而不是”對“3W1E”精準描述,再用"假設原因pk精準描述=真正原因"->用“必須目標+希望目標”PK.預選方案=最佳方案->對遺留的潛在問題定方案;
麥穗理論(把決策時間分三段“找標準->比標準->定選擇”):“三段時間軸法”前1/3找標準->中1/3驗標準->后1/3高于標準就選擇+“兩段時間軸法前37%時間定標準”->后63%時間高于標準就選擇;
基于數據的決策(先對數據統計/調查/分析后再決策):對顯性數據統計+對隱性數據調查+對全體數據提煉分析之后,再決策
W45管理工具(績效不可量化時的指南針+砍掉外延僅留內涵后讓所有人目標統一+不斷循環的過程控制與改善+化經驗教訓為組織能力+了解真實自己的工具):
OKR(績效不可量化時的指南針):對無法清晰定義KPI的績效,從公司到團隊到個人,以上統下地層層分解”最多5個的有野心目標O+最多4個的關鍵結果KR“,并公開OKR與相關進度,互相監督,彼此激勵;
SMART原則(砍掉外延僅留內涵后讓所有人目標統一):五刀法:S“砍掉模棱兩可”+M“砍掉標準爭議”+A“砍掉不切實際”+R“砍掉無關”+T“砍掉無限拖延”,最后再將以上五點的結論總結陳述;
PDCA循環(不斷循環的過程控制與改善):用Teambition發布任務Plan->在時間內Do完成->主動匯報更新任務狀態Check->總結經驗,制定標準,對未解決的問題Act進入下一循環;
復盤(化經驗教訓為組織能力):回顧目標與里程碑->評估結果“相對目標的好差異與壞差異”->分析原因“成功看客觀失敗看主觀”->總結規律并落實“開始啥+停止啥+繼續啥"并最后宣導追蹤,? ? ? 遵循"小事及時復盤+大事階段復盤+結束全面復盤";
MBTI性格測試(了解真實自己的工具):用專業的MBTI更深度地了解自己+公司用性格測試了解員工,知人善用,區別對待
W46? 思考工具(點子激發點子+符合發散思維的點子創造器+步驟化清單化地管理全面思考法+不斷追問為什么直到找到最根本原因+兩因素兩方向組合起來分析):
頭腦風暴(點子激發點子):自由思考但每次僅一人發言+不延遲批判且“有道理”鼓勵+爭取50個以上的點子+全部寫下來并互相結合改善;
思維導圖(符合發散思維的點子創造器):用Xmind或白板->從目標開始->想到哪寫到哪+想寫啥就寫啥+想畫啥就畫啥+想怎么連系就怎么連系;
5W2H法(步驟化清單化地管理全面思考法):用5W2H檢查板一項項思考打勾->每個問題深入四層次->3W分配任務;
5WHY法(不斷追問為什么直到找到最根本原因):一定要面對根本原因追問來保證挖掘問題的方向+區分客觀原因與主觀借口;
二維四象限(兩因素兩方向組合起來分析):從"非此即彼"的思維局限中跳出,把影響目標的兩關鍵素分列為X軸與Y軸,再從四個象限去分析。
W47? 溝通工具(定期單獨了解下屬心聲后給予幫助+掌控開會的十二原則六步法+將項目拆成多段沖刺的死磕自己會議方法+用圖形化統一理解與記憶+用空間換時間的變態級高效項目溝通):
1:1會議(定期單獨了解下屬心聲后給予幫助):嚴格定期邀談+每次30分鐘+25%問25%說50%聽+主動提供所需幫助+衷心表示感謝;
羅伯特議事規則(掌控開會的十二原則六步法):動議->附議->陳述->辯論->表決->宣布結果+主持人守中立;誰來說“機會均等 ,舉手發言”;? ? ? 說什么“動議中心,先提議題”; 怎么說“面對主持 ,立場明確,發言完整,文明表達,充分辯論”; 啥時說“限時限次,一時一件”; 咋決定“遵守裁判,多數裁決”;
Scrum項目管理流程(將項目拆成多段沖刺的死磕自己會議方法):產品積壓“急迫需求清單”->每2~4周一次沖刺計劃會“沖刺目標+沖刺方法+分配任務”-> 15分鐘每日站會“昨天做啥+今天做啥+有哈困難”->更新燃盡圖->沖刺評審會“審閱交付產品”->沖刺回顧會“復盤";
視覺會議(用圖形化統一理解與記憶):用圖像讓大家的理解統一并過目不忘,邏輯結構“利弊圖+二維四象限圖+分布圖+系統圖”,時間順序“甘特圖+流程圖+歷史圖”, 發散思維“思維導圖+魚骨圖+曼陀羅圖”;
作戰指揮室(用空間換時間的變態級高效項目溝通):為應對易變、不確定、復雜、模糊的商業戰役,組建:匯集全部相關資料的“專用作戰指揮室”+專設的僅由決策者與執行者組成的“快速作戰組”+專業的信息展示板
W48? 效率工具(隨時隨地無邊自由的思考工具+將整個世界都化為自己的辦公室+隨手即讀地高效獲取知識工具+GTD的知識收集籃“印象筆記”+隨時隨地采集,訪問與分享):
白板(隨時隨地無邊自由的思考工具):利用移動白板架/柜門白板/立柱白板/白板墻/黑色烤漆玻璃/靜電白板貼等記錄自己的短時記憶與靈感,然后再用大腦進行全面系統地思考;
移動辦公(將整個世界都化為自己的辦公室):辦公與討論兼得的帶手寫平板電腦"surface
Pro4+Ipad Pro" ,便攜式快速記錄的“大屏手機+折疊藍牙鍵盤+卡片式手機支架”, 便攜式電話會議“藍牙耳機手環Talkband+電話會議音響BeoPlay A1+主動降噪耳機BOSE QC30”;
電子書(隨手即讀地高效獲取知識工具):為了能便于隨身+同步筆記+互動交流,可用得到/多看閱讀器/Kindle來高效獲取知識,同時練習“兩眼只在每頁中間狹窄區域,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快速閱讀法”;
知識存儲管理(GTD的知識收集籃“印象筆記”):為了清空大腦使之專注于思考,可通過“掃描全能王+印象/Onenote/友道云筆記”高效地保存與搜索信息,通過“印象筆記高級用戶”來保存并調取聯系人Linkin信息;
云服務(隨時隨地采集,訪問與分享):可通過“百度云/OneDrive/小米云” 隨時隨地的保存、調取與分享文件,? ? ? 通過“小米云”來訪問照片與人臉識別聯系人,并注意定期的整理與歸類
W49? 效率工具(從伸手黨進化到“自己拿”+保存聯系并提升溝通效率+流水線一樣的強制"被動工具"+最高效地休息與運動+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搜索工具(從伸手黨進化到“自己拿”):善用搜索技巧:只包含 “+”, 排除詞 “-”,任意詞 “|”,標題含 “intitle”,定格式 “filetype:” 精確搜 ““內容”” 站內搜“Site:”? ? ? 無限定“*” 有限定“?” 與巧用關鍵字,來自己獲得答案;
郵箱日歷聯系人(保存聯系并提升溝通效率):用付費郵箱顯專業并保存歷史記錄,用日歷管理“會議+事項+行程+提醒+重要性”,用聯系人記錄“電話+姓名+頭像+生日+公司+家鄉+title...”;
協同軟件(流水線一樣的強制"被動工具"):由上層來推廣使用Teambition實現團隊內的“自動化的PDCA循環+強制化的SMART原則+可視化的scrum流程”;
休息運動(最高效地休息與運動):白噪音軟件APP+眼罩+降噪耳機輔助入睡/短時間休息,每天5分鐘跳繩增加心肺功能;
潤總的一天(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睜眼看日歷->洗臉叮咚智能音箱聽得到->坐車時語音輸入回微信->候機時平板電腦畫導圖->kindle看累帶眼罩->路上用日歷/teambition查任務->會上印象筆記做筆記->討論時百度網盤分享文件->宴會時拍照識人->晚上電話會議BeoPlay A1間響與跳繩->白噪音入睡
W50? 潤總薦書(商業是一路艱辛地走來+人與人關系的處理方法+個人的認知升級+刻意練習的內容與方法+智慧與感悟的真實傳遞):
商業書籍(商業是一路艱辛地走來):杰里米《第三次工業革命》+克萊舍基《人人時代》+陳威如《平臺戰略》+吳曉波《激蕩三十年》;
管理書籍(人與人關系的處理方法):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陳春花《管理的長識》+彼得圣吉《第5項修煉》+戈文《戰略創新者的十大法則》+肖星《一本書讀懂財報》;
個人書籍(個人的認知升級):劉慈欣《三體》+凱文凱利《失控》+克萊舍基《認知盈余》+德內拉梅多斯《系統之美》+古典《折掉思維里的墻》;
工具書籍(刻意練習的內容與方法):埃森拉塞爾《麥肯錫方法》+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吳軍《數學之美》+弗雷德里克《數據、模型與決策》+安德斯《刻意練習》;
潤總五書(智慧與感悟的真實傳遞):《2012,買張船票去南極》+《人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互聯網+:小米案例版》+《趨勢紅利》;
W51? 未來已來(更高效的網狀信息聯接+所有勞動都被取代后的世界+即將被取代的和暫時安全的職業+2045見證人類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一刻+-不斷學習不斷改行的多段式人生):
去中心化(更高效的網狀信息聯接):因全世界的高效互聯,去中心化已成為趨勢,但變化面前,資源如何能被高效且正確的引導是關鍵;
零邊際成本(所有勞動都被取代后的世界):體力被機器取代,腦力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資源的分配如何匹配人性對差異與稀缺的追求是關鍵;
人工智能(即將被取代的和暫時安全的職業):易被取代的“金融+醫療+生活”,暫且安全的“跨領域推理+抽象能力+歸因能力+常識+自我意識+審美+情感”,如何有飯吃是關鍵;
奇點臨近(2045見證人類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一刻):因科技的發展符合越來越快的冪律分布,2045年將誕生15萬倍人類智能的超級人工智能,趕緊賺錢買船票是關鍵;
基因技術(不斷學習不斷改行的多段式人生):因科技的迅猛發展+產業的迅速更迭+人壽的不斷延長,逼得“退休”概念將從人類字典里消除,除了不斷學習與成長,別無它路
W52? 總結展望(商業世界的兩只腳+戰略>組織>個人,但任一錯全盤錯+獲得能力的能力與不斷升級的認識+知道“如何去”且通曉“為何這樣去”+從基本功到格斗術):
商業篇總結(商業世界的兩只腳):一只是“信息流+獎金流+物流”為提高效率萬千組合的“傳遞價值”,一只是遵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造價值”;
管理篇總結(戰略>組織>個人,但任一錯全盤錯):通過尋找高增長率前景來確定發展方向->通過合理組織架構來傳遞信息與資源配置->通過調整“工資+獎金+股權+價值觀”四者比例來激勵員工;
個人篇總結(獲得能力的能力與不斷升級的認識):只能通過要么記要么練的方式來用時間交換成長,認知差異決定人與人未來的差異,只有不斷提高認知水平才能不掉隊;
工具篇總結(知道“如何去”且通曉“為何這樣去”):善器則行速,知道要到哪里去,也要知道如何能快速到那里,更要知道為何能快速到那里;
全年總結(從基本功到格斗術):你的頓悟可能只是別人的基本功,你的百步可能只是別人的一步,不但要通曉規律,更要知行合一,而如何知行合一,跟著潤總再死磕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