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童稚狀態
[摘]在我們國家里,現在正有人認為青少年的性犯罪和書籍、錄像帶有關系,還有一些家長反映孩子看到與性有關的書刊,影響了學習,因此主張對有性內容的書刊、錄像嚴加限制。
[摘]人們給所謂色情作品定下的罪名不僅是腐蝕青少年,而且是腐蝕社會。
這篇文章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也仍然不過時,作者認為當時的審查制度就是把一部作品的受眾當成是孩子,這對于成人而言是無益的。現在的情況也相差無幾,電影中尺度大的畫面,或者有些血腥不良的內容都會被刪掉,更甚者直接審查不過,動漫需要各種形式的打碼,漫畫情節也被刪得支離破碎,文學作品亦是如此,需要不停地刪改。雅俗共賞,百家爭鳴的情況很難再現。
一個國家如果能夠文化包容,教育體系也跟的上,那么身為一個成年人就會具有相當的自制力與判斷力,看完整作品也無妨。對于青少年來說,越是禁什么反而越是會讓他們產生好奇心,就如潘多拉魔盒一般刺激著他們去一探究竟。沒有正確的引導,只是一味的禁止,很容易讓人走上歧途。對于性教育,我們國家常常是避而不談或很少普及的,那么當我們從少年變成成年人的時候,誰來教我們這方面的知識呢?特別是最近發生的幼兒園事件,他們受到性傷害的時候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侵犯,無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所以性教育的推廣還是很必要的,只有接受了正確的指導,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同時,我們也能完全接納更多不同文化。
·誠實與浮囂
[摘]自打孔子到如今,寫文章時都要拿一股勁,討論國計民生乃至人類的前途這樣的大題目,得到一片光明的結論,在這一片光明下,十足的誠實倒顯得可羞。在所有重大題目上得到一片光明的結論固然很好,但若不把意愿和事實混為一談,這確實是很難做到的。
做學問需要誠實有良心,是什么就是什么,而非應該是什么。作為讀者,我們想看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作為社會成員,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真實而完整的新聞,所以每一個寫文字的人都要對自己的文字負責,而不是為了博眼球就故意夸大,引起恐慌。為掩蓋黑暗而粉飾太平的謳歌總有一天會被人戳穿,人民的憤怒不會那般容易熄滅,倒不如一開始就誠實地說出來,踏踏實實解決。每個作者也不要認為讀者很蠢,你隨意寫的文字也會買單。總之,每次執筆都要帶著良知去寫作。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摘]一個常常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一個想改革社會的人更是會常常失敗。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只是因為他的對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投入斗爭。
[摘]人類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當人們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這個限度就一天天地擴大了,人類在與限度的斗爭中成長。
在生活中勝與敗就一定要分得那么清楚嗎?勝者為王敗者寇?月薪30萬就能以勝利者之姿嘲笑月薪3千的?這不一定吧。有些人就喜歡安逸,受自己控制的生活,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平平淡淡地過日子,我們不能說這一定是不思進取,不好的。反之有些人就喜歡充滿挑戰的生活,失敗于他們而言也是甘之如飴,他們喜歡改變,也往往會引起社會的巨大變革。我們無法判定哪種生活方式才是更好的,因為每個人的經歷、觀念都是不同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更為明智。沒有投入戰斗又如何,不是每個人都想成就一番偉業,做好自己的小人物也能心滿意足得活著,這也是大部分人的生存狀態。若是有雄心抱負,那就大展身手,突破自己的極限,人類的極限,讓人類文明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