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早親子閱讀在挑選童書時,我走進了一個誤區(qū),本著想通過給女兒講故事,提高她日后口頭表達能力的目的,我挑選的童書都偏向于文字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多一點,我忽略了書中圖畫帶給孩子的想象力,大人和孩子是不同的閱讀方式,大人看繪本是通過文字去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而年齡小的孩子并不在意文字,也看不懂,他們幾乎只看圖畫。? ? ? ? 例如《下雨天》,它整本都是圖畫,里面沒有任何文字,我認為這種無字書對于初期閱讀的家長是有難度的,因為家長事先要預習了解大致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要有豐富的詞匯,才能給孩子“講故事”。而事實證明,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我以為自己在講這個故事由于詞匯不夠分豐富而吸引不了女兒時,她已對這些圖畫充滿好奇心,津津有味地自己“閱讀”著,正如文中作者提到的”無字書就是希望借圖畫的力量,讓孩子自由發(fā)揮”。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