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8歲的琪和幾位新認識的朋友開玩笑說:“我就是那種從一而終的人……”
然后,搖搖頭,笑一笑說:“都奔四了,上有老下有小,能折騰啥呀,盼著退休得了!”
仲夏北京,聽著這樣低頻的話讓人有點脊背發涼——四十歲就沒指望了?那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該怎么辦?
琪的從一而終與婚姻無關,而是關乎心態,關乎夢想。
年齡,向來是女人繞不過的話題。
記得多年前,看一位女作家的訪談錄,提到一個觀點:
“女人不比男人,青春很短,事業的青春更短,過了四十歲,很難做成事情了……”
當時我也就是不到30歲,看這樣的論調,掐指算著自己的年齡,一種悲涼的絕望感油然而生——天啊,都說做女人不容易,沒想到這么不容易。
時光如梭,一眨眼,真的也快奔四了。
但不知是命運的眷顧,還是心態上的進步,對于年齡的增長,竟然是有一種溫暖的接納,更令自己慶幸的是,還有夢想在輕舞飛揚。
如今,終于能淡定地告訴自己,無論是當年那位女作家的言論,還是琪的感慨,那都是她們說的而已。她們有著什么樣的信念系統,又經歷了什么人生考驗,我們不得而知。
我想說的是,作為女人,如果你不想活得那么被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埋葬于年齡中。
年輕是一種心態,在某種程度上講,它不是由年齡決定的,而是由你內在力量決定的。
02
一位好友到國外度假,回來說,比起美景,更令她難忘的是83歲的房東老太太,愛唱歌,愛跳舞,在客人面前會很投入很陶醉地展現自己的才藝。
她不斷地有夢想,下個月要學畫畫,秋天要重新修葺一下花園,明年準備去哪里旅游……
對夢想的熱望中,看不到蒼老,而是一顆少女的心。
相比較而言,有些女人卻太輕而易舉地以年齡為借口放棄自己。
正如所劉曉慶感慨:“中國女人放棄自己太早,年過二十五不再談青春, 年過三十不再談年輕,年過四十不再談姿色。
在傳統觀念中,女人年齡稍長,就不該美好了。
女人自己也接受這樣的心理暗示:老啦,不行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報道楊振寧和翁帆的文章,具體內容不太記得,但最后一頁配的一句話卻扎人心,
圖片是楊振寧翁帆夫婦倆在一個慈善活動中的照片,底下文字大概意思是:
“ 畢竟,一個95歲的老人,一個40歲的中年婦女,還能有多少人感興趣呢?”
不由猜測,寫文字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態呢?
二十幾歲?正值青春年華,忘了自己有一天也會老去,所以將自己隔離在時光之外,為賺眼球寫下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話?
還是已經是對自己年齡深感絕望的女性,在此投射自己的對年齡增長的恐慌?抑或干脆是不懂女人的男性?
但我總覺得,更像女人寫的,因為同類對同類的打擊,才更加地口下不留情,這狠勁也更來自于對自己內在毫不留情的掃蕩后的殘余。
硬將自己的命運,綁在一件事情無可改變的部分,那注定是只能收獲悲哀的。
與十八歲比容顏的清純,與二十歲比肌膚的光嫩,輸的勢必是自己……
但在年齡這個話題下,其實還有著那么多可控成份,那才值得一個女人去努力和追求。
學瑜伽時,被學員們愛稱為女神的瑜伽老師,在講到自己學瑜伽的經歷時說:“ 我四十歲,我敢說,身體狀態絕對比二十多歲時要好。”
這是幾年如一日的勤奮精進練習帶來的收獲。
看她的優雅美麗與淡定,錯覺時光停住了腳步。
然而,時光從未停住腳步,是她學會了收獲時光的禮物。
03
《我的前半生》讓本來就很深入人心的馬伊琍又一次大火起來,大家都覺得馬伊琍好漂亮,笑起來能迷死人。
生了兩個孩子,經歷情感挫折,走在小自己9歲的老公面前,卻絲毫看不出年齡差。
身材苗條,皮膚姣好只是外表,不是因為時光停住了腳步,而是內心的智慧與從容。
她曾說:“如果我為你抹掉口紅,脫掉高跟鞋,變成了為你洗衣做飯的老媽子。
穿著隨意,大笑時露牙,生氣時爆粗,挺著大肚子笨拙的做著飯菜等你回家,
甚至上廁所不關門,拿出每次買菜砍價省下的錢去給你買煙買酒,……
只是因為你珍惜我。
如果因為沒有了你初見我時的魅力,你選擇不再珍惜我,
我依然可以穿上高跟鞋,化上精致的妝容,重拾我的事業和光環,走出門被萬人追捧矚目。
很簡單,我可以慣著你,也可以換了你!”
當一個女人甘心付出卻不心生抱怨,可以為家庭犧牲卻不丟失自我,可以慣著一個男人,卻不依賴……
她是真把自己活靈活了,活綻放了。
四十歲可以美麗,八十歲可以優雅,一百歲可以溫暖……
別忘記我們有責任展示生命的魅力,那是女人應有的尊嚴。
央視新聞女主播徐俐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寫到過一位法國的老太太:
“有一次,我在法國一條著名的時裝街上買鞋,在試鞋的當口,發現椅子的另一邊,有位年齡不下七十歲的女士在試一雙極精致時髦的細高跟兒鞋。
鞋面是金色的,淺淺的鞋口,窄窄的,秀氣極了……
隨著小腿的變換,女士不斷歪頭側身,腰身也隨之扭動,優雅地這邊看看,那邊瞧瞧,活像個摩登的妙齡少女。”
徐俐感慨:“或許她就是這個季節的玫瑰,正詩意地綻放著。”
那么同作為女人,我們給自己的花期有多長呢?
是只有短短的幾年,還是你允許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積極自如綻放?
別說這不由你說了算,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想法創造著屬于自己的世界,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的花期是由自己賜予自己的。
我們的每個念頭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種子里面,你無法看到大樹;但只要你播下種子,并持續澆水灌溉,種子自然會把自己所需的東西,吸引到身邊來,而成長茁壯為你勾勒的那顆大樹。
在年齡面前,我們不用故作消沉的低調,就像琪那樣拿自己開消極的玩笑,也不要像那位為楊振寧夫婦配文字者那樣出言不遜……
我們的每一句話都充滿能量,流動在我們與周圍人之間,我們走過的每個空間,我們路過的每個角落,我們遇到的每個人之間,然后,時時刻刻地滲透進我們的生命。
作為女人,我們可以從現在起,賜予自己長長的花期,同時也將長長的花期獻給愛著我們、我們愛著的同類,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