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婆過來我們家住半個月,剛來沒幾天就跟我吐槽說:“熊孩子吃飯一點都不省心,老是不肯好好吃飯,出門在外瘋玩,不肯好好走路,真是把我累壞了。”
我心里納悶了:平時外公帶他,怎么沒聽說過這樣的抱怨啊。
有段時間,奶奶來帶娃十天,我發(fā)現(xiàn)平時超級暖心的祺祺竟然對著奶奶野蠻不講理。動不動就沖奶奶吼:“不要!不要!我不要奶奶!奶奶不可以!”還伸手要打奶奶。
而在我面前的祺祺是這樣的:不愛哭鬧,自己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自己完成,有時候還主動要幫我做事情,經(jīng)常說話暖入心窩,絕對是天使寶寶一個。
2
為什么祺祺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地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孩子呢?
我認真觀察了外婆和奶奶帶他時候的做法:
外婆特別好玩,總是變著花招逗祺祺。而且有強迫癥又特別急性子,什么事都等不及祺祺自己動手,巴不得快點替孩子把事情都做好,也無法忍受臟亂差的環(huán)境。
于是,孩子自然什么都不想自己動手完成,只想著和外婆玩?zhèn)€飽。
奶奶則是非常小心謹慎的,習慣性操心所有事。帶祺祺的時候,總是緊緊跟隨其后。這里怕摔,那里怕碰,這個不給玩,那個不給拿,想要什么都是奶奶親自來,簡直就是伺候一個小皇帝。
于是還真是在奶奶面前像個小皇帝的樣子,趾高氣揚,脾氣急躁。因為總要跟奶奶搶速度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我跟孩子的相處方式是:給足空間,多說少做。
只要確保安全,放手任玩不干預??梢栽旆磽v蛋,但是提前告知結果會怎樣,后果需要自己承擔。
能讓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能溝通清楚的絕不動手幫忙,做不好可以申請協(xié)助,做好了適當給予肯定鼓勵。
于是,孩子在我面前就表現(xiàn)得有自己主見,善于溝通表達,喜歡自行動手,活潑愛動,但是不會輕易搞破壞。
3
我們還常常可以看到:彪悍獨斷的媽媽面前,是一個懦弱膽小的孩子;過分寵溺,惟命是從的奶奶面前,是一個專橫野蠻的孩子;不管不問,沉迷手機的父親面前,是一個惡習斑斑的孩子……而且,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可能還會出現(xiàn)在同一個孩子身上。
家長們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的問題?我并沒有這么做,他從哪里學來的???
其實孩子已經(jīng)處于并不單純模仿大人的階段了,他們已經(jīng)在通過大人的舉止,琢磨出了相應的“對策”。其實也就是孩子具備了“社會化”行為能力的表現(xiàn)。
在孩子具備社會行為的能力時,往往發(fā)現(xiàn)了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第一時間并不是從孩子身上找原因,而應該先檢視孩子身邊的人究竟是什么樣的言行舉止,會帶給孩子如此的影響。
所以,孩子真的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但不是平面鏡,而是哈哈鏡。你看到的孩子是什么模樣的,其實就是看到了你自己在哈哈鏡面前的樣子。他會把我們表現(xiàn)出來的形象通過他的理解轉(zhuǎn)化在他的鏡面上表現(xiàn)。
謹記:育兒當育己。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一個人,那你就需要自我檢視,在他面前做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