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看好互聯網+教育這個行業,一方面是看好這個市場,一方面是出于情懷。
很多人說,互聯網+教育不是藍海,而是紅海。無數的大公司,小公司,創業者們在這里互相廝殺,終究也沒有巨頭出現。我們耳熟能詳的新東方,好未來,所占市場份額仍舊有限。
但就是這樣不成熟的市場,才存在機會啊!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優等生都有這樣的情懷(大言不慚),我總是想把自己的學習方法,自己考高分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學弟學妹,幫助現在仍然在水深火熱中的學生們。
我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研究生,昨天,我帶著我的產品見了第一位投資人。
初見投資人
在此之前我也有過見投資人的經歷,不過都不是為自己的產品融資。所以,這次與投資人的會面我格外重視。
作為導師的得意門生(捂臉),此位投資人是老師的朋友,所以他并沒有別的文章里寫的投資人那樣刻薄,他更多的是肯定我的想法并給出了一些建議。
在見面之前,我準備好了介紹項目的PPT以及投資使用明細,看了許多要怎么向投資人介紹自己產品的文章還和導師共同梳理了思路。在見面之前也出了一點小插曲,團隊的成員對于首推城市出現了一些分歧,按照我之前的計劃,首推城市是一個三線小城市,但在不斷的討論中,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所以,我們臨時修改了PPT,更改了推廣計劃。
我發現在不斷的復盤過程中,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說話的重點也越來越明確。
談合作
因為要做平臺型產品,學生+老師+平臺三方面都需要考慮。由于初創精力有限,所以我在老師資源的輸入想要和一些民間組織合作。首先我想到的是一些在校的非營利性社團。
通過給公眾賬號留言,我得到了創始人的聯系方式。不得不承認對方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對于我們要合作的領域有非常多的調查研究,我們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討論。但是他并不看好K12教育平臺產品,并不想在這片紅海中插足。
產品就是我的孩子
投資人肯定我的想法并且對我要涉足的領域非常有興趣,所以他再給我一些時間來做更詳細的市場調研,產品分析,城市選擇的分析。
以前我的室友是個程序員,她說,她寫的程序就好像她的孩子,聽不了別人說的半句不好。我想我的產品也像是我的孩子,但是我希望有人指出她的不好,這樣待我為她修枝剪葉后,她會更加優秀的。
不知道我能不能如此幸運,在自己23歲的時候就能拿到一筆投資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不過無論我能不能如此幸運,我都會堅定地走下去。
PS:
在此立下一個Flag,往后的每一天都會寫一篇對互聯網教育的分析,可能是產品測評,可能是市場調研。歡迎對我的監督!
我是大胃魚,坐標香港。
寫些隨筆,雜文,自己的感想。
點贊和關注,是對我最好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