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最近幾天文章下面的評論,龍妹我覺得是時候跟各位好好談一談了。小姐姐們表情包里的白起是誰?
如果你最近有刷朋友圈微博,就會發現有一個游戲在網易和騰訊的包圍中殺出了一片天,叫《戀與制作人》。
在內測的時候我曾經很篤定我是不會下載這個游戲的。
游戲類型讓我想起了被橙光各位男主支配的恐懼;
抽卡讓我想起了被陰陽師支配的恐懼;
出品公司讓我想起了被奇跡暖暖支配的恐懼…
可以集齊三款,召喚神龍了。
但公測以后我還是忍不住下了,變成了一個每天臉上掛著迷之微笑沒骨氣的人。
究竟為什么這個“氪與非洲人”的瑪麗蘇游戲能令萬千少女(和少男?)沉迷?從我自己本身出發的話大概有這些吧:
符合對男朋友全部期望的人設
相較于其他乙女類游戲,《戀制》的四個男主數量上顯得稍微有點少,比如一般都會包括到的古風花美男型或者放浪不羈大叔型等等。
但是鑒于我連這四個野男人都養不起,那其他乙女向游戲我也是無心攻略了。
從游戲最開始出現的暖萌忠犬系男友周棋洛,像個小太陽照亮了絕望中的“我”;
到心機大佬套路王許墨,吃飯逛街看電影還救場好像也很不錯啊;
然后又成功被出現在風中能飛的學長撩走了,在帝國の的霸道總裁李澤言和國家公務員白起之間無法抉擇。
感覺在最開始,我就是周旋在四個男人之間的壞女人,內心甚至有一絲內疚。
但后來我發現不是這樣的,事實是,白起,我愿意偷李澤言的錢養你。
不難發現,每個角色都有相對豐富的背景設定。
白起雖然是女主的青梅竹馬,還為她搖動樹上的銀杏葉。但因為初高中時期總是跟人打架,這種小混混的形象反而導致了包括女主在內的周圍人都比較怕他。
轉到現實時間線以后,就變成了“只對你一個人好能默默保你周全就夠了”的英雄男主形象,再加上符合人設的撩妹套路和滿分情話,瑪麗蘇到極致還又讓人忍不住羞羞臉:
試問誰能抵擋住自己內心想天天開著風扇大喊大叫的神經病想法呢。
不僅如此,游戲的很多設定都營造出了更全方位的沉浸式戀愛感受,比如喜歡的人發朋友圈了:
這樣“你的過去我參與,期待未來遇見你”的感覺我真的完全沒有抵抗力,只想給他留言“明天就去結婚吧”。
所以這樣看來,四個人中好像這一位的套路比較符合我對男朋友的構想。同樣也就可以理解周萌萌許撩撩李懟懟的各位夫人們的心路歷程了。
三次元的不完美就在紙片人身上滿足全部期望也不錯呀。
全程零虐的戀愛體驗
我一直覺得在整個戀愛過程中最難最重要的就是“喜歡的人也恰好喜歡自己”,在能夠完全確認這樣的基本前提以后,連戀愛之前那種“推拉互撩”都完全不是任何心靈折磨,反而是甜甜的享受了。
雖然我一心忠于白起,但有時候也難以拒絕李澤言總裁的吸引,總有種出軌被抓的擔憂。
就是一個這樣日常懟人的男子,竟然還能被女主撩到臉紅。為你下廚帶你工作,一點點教你,學不會沒關系,你慢慢來,我靜靜等。
能賺錢能養家像哥哥像老師,整個戀愛過程就是一種寵溺的說教氛圍,“全世界只有我可以嫌棄你”的粉紅色甜蜜感。
有點特別的劇情設置
之前看過一個有人做的乙女向游戲調查結果,其中有一個問題是“您認為乙女游戲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
所以劇情在整個玩家群體心中的地位還是相對很重要的。
《戀與制作人》的文案我本人是不想評價的,就類似“愛上你,可能我才是真正的笨蛋” “我只想在你的世界里稱王”之類的這樣臺詞簡直就是我小學時期沉迷的“留下七彩眼淚的我和散發著金色光芒的你終于能在一起了”這樣級別的超低級瑪麗蘇水準,連默讀一遍都覺得很羞恥。
但好在相比其他純戀愛類劇情,《戀制》在主線劇情設置上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比如懸念的設置和身世的秘密。
因為我畢竟只是一個窮人,不是那些氪金大佬,所以當我卡在第五章已經久到快要放棄的時候聽說了第九章左右許墨黑化了,我又有了肝游戲的動力。
有點特別的劇情有時候也會是對游戲堅持下去的理由吧。
提到氪金,我其實是對疊紙公司有很大怨念的。
曾經感受過《奇跡暖暖》氪金力度的我本來是不驚訝《戀與制作人》的賺錢本質的,但是當我全面感受過其多位一體的“逼氪”能力以后,我只想收回批評《奇跡暖暖》的話。
毋庸置疑任何游戲都需要賺錢,而像同樣的抽卡類游戲,《爐石》《陰陽師》《夢100》,好歹都屬于“充錢可以更強,不充只要肯肝”的類型,只要認真養,R卡也能帶你飛本升級打對面。
但是《戀制》讓我深刻認識到想要追到喜歡的小哥哥,還是得充點錢,“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起碼為了首沖送的SR卡,這就仿佛是我的雪女,默默等待著大天狗能降臨的那一天。
但在我心里乙女游戲就像追星,花點錢好像也無可厚非。
追星像是單方面的戀愛,我們都“拒絕白嫖,從我做起”。為乙女游戲這種所有人都寵著我的多雙向戀愛微氪一波,好像心理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次元很殘酷,那想想有時候可以躲進二次元跟紙片人談戀愛也是很開心的事了。
最后還有一個心愿,就是期待有一天能看到直男三三直播玩乙女游戲,我一定第一個給三三刷一艘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