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約在八月的第二個周,洪門會舉行葡萄采摘節的開幕式。我從來沒有看過,很奇怪,我們家那么愛湊熱鬧,竟沒有人提起過這件事。但過去每年的葡萄采摘,我們從未落下。
? ? 早上八九點鐘,我和媽媽就在大姨的電話催促中匆忙下樓,姨夫開車,路上接著舅媽和表弟。驅車大約一個小時,進入山亭區北莊鎮的公路,從窗戶向外看,如此窄小的水泥路,感覺一輛車通過都會有隨時翻車的危險,竟然可以通過兩輛(當然是在司機足夠膽大的情況下)。“棗莊就是閑人多。”每到這時,媽媽總會這么說。
? ? 進入采摘區,路的兩旁擺滿了裝有葡萄磨的發亮的竹籃筐,還有幾兜山核桃、幾個山雞蛋、半尼龍袋自己家種的辣椒、花生。在這里,只要是直接可以吃的,無論買不買,都可以直接拿起來吃。媽媽一般會在這兒買些核桃和辣椒。
? ? 洪門只有400畝田地,約90%種了葡萄。但實際葡萄卻種了600畝,剩下的就在村子里每戶的院子頂上。也可以說葡萄是整個村子的天。在綠的發亮的葉子間,一串串顏色透亮,顆粒飽滿的葡萄垂下來,挑一串最大最紫的,踩著梯子,拿剪刀減下來。揪最新鮮的一粒葡萄吃進嘴巴里,汁水四溢,唇齒留香。“純天然的,沒有農藥,干凈的很,隨便吃,吃的時候栓住舌頭。”村里人熱情好客,總是這樣打趣游客。“來來來,再嘗把花生。”
? ? 村子依山傍水,順著為了搞旅游鋪的水泥路,我們一路上山。兩旁自然都是農家葡萄園和農家樂。上到大約半山的地方,水泥路消失了,變成了難走的土路。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了,穿著有些沙粒的鞋,踩著有小石子的路,有種探險的感覺。下過雨后道路更是泥濘,需要扶著墻,踮著腳,收腹側身從墻邊挪過去。路邊還開著不知名的小花,更是有泥土的芳香。山特別矮,不用費什么力氣就上到最上面的一片果園。不過,這可不是山頂,在往上,就沒有人家全是土地了。除了葡萄,當地人還回種些青菜、石榴什么的,在菜園子里會養一些雞。
? ? 據說村里的葡萄種類特別多,有什么巨峰、黑提、紅提、美人指等。不過在我的眼里只有兩種:紫的和青的。很是奇怪,無論什么顏色,吃到嘴里都是甜的。山頂上的一位爺爺(我們總是買他家的葡萄)告訴我們這個葡萄特別金貴,很難伺候。一般秋冬要松土,把結塊的土壤細細敲碎。葡萄生長的每個階段都要檢查長勢、檢查土壤的密度避免結塊。我們上次去他家,他的兒子大學畢業回家幫忙,老兩口輕松多了。
? ? 一般來說剪葡萄這種事都是大姨父來。他站在梯子上顫顫巍巍,姨在下面扶著其實是總指揮。媽媽和舅媽就致力于買雞蛋。她們站在屋門口朝里面大聲喊:“有雞蛋嗎?”“有。”不一會兒里面就會有回應。“有幾個?”“七八個”、“十幾個”。一般這種對話會從山腳聽到山頂。媽媽和舅媽就從山頂開始買,一般下到村子下面,一人就買到四五十個雞蛋了。我和表弟從小吃這種雞蛋長大,平時很難買,所以有這種機會,就會買很多。我還說她們兩個每次來就是搜刮人家的雞蛋的。這種雞蛋個頭小但蛋黃特別大,煎雞蛋時只放鹽,煎出來的黃黃的,特別嫩。現在不在家鄉,就在沒買過那種雞蛋,只是一些圈養的山雞蛋。味道就差了些。
? ? 我們曾經遇到一戶人家,家里院子雞鴨鵝到處跑,滿地的糞便,房屋低矮。但他們就是不種葡萄,平時也不出門,也不與村里人交流。村民見他們可憐,就會介紹人去他家買雞蛋。我還記得,八月份,大約有四十歲左右的女主人,在一片叫喊聲中,端著十幾個雞蛋從屋里晃出來,穿著人造棉長袖,蓬頭垢面,大約有些神志不清。
? ? 每年去的小孩子就只有我和表弟,我比他大九歲,也算是看著他長大的,照顧他的任務自然落到我的頭上。從他兩歲走路踉踉蹌蹌,我一路拉著他的手喂他吃東西,到現在一不留神就上梯子已經八年了。葡萄園也算是見證了他的長大。
? ? 我上大學的第一年,那里成了故鄉,我和媽媽缺席了采摘,以后只怕這種機會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