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第一年特別喜歡聽微課,也特別喜歡看大家在群里交流。
現在從事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也特別想有這么一個平臺。
加了好多人資的群,卻發現各個都是發招聘信息的死群。
所以自己建了個人資的交流群,旨在線上交流,成熟之后轉戰線下。
前幾天,轉發了我們公眾號的一篇文章到這個交流群里。
于是有了以下截屏的討論內容:
有的群成員很贊成文章的觀點,
有的群成員將其上升到員工自覺性的高度。認為約束的目的是為了約束不自覺的人,對于自覺的人是不需要的。
有的群成員把問題與整體的行業的情況相結合,說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
有年輕人在堅持自己的見解:
也有年輕的一代與年長一代的討論:
最后,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結論:
看過這次討論,想到了我的兩次經歷。
經歷一
曾經聽說這么一句話:“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與群成員說的“時間長了,塔一樣會塌掉”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堅持了三年早睡早起,就在前幾天被打破了。我之所以能早起,一方面是習慣與自律,一方面是我前一天晚上,會約一節必須在早晨上的英語課,不能臨時請假。(一節課超貴的)
結果有一天工作太忙,忘了約課,再加上最近本身也感覺有些累,所以早上醒來了,想到沒有約課,就又睡過去了。
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甚至第N次...
比起對自己感到失望,更多的是驚嘆。
三年的規律習慣,竟然不敵一日偷懶!
把這個情況放到工作當中去,就算是再自律的員工,也會有想要放松的時候,但是忙與累不能成為懈怠工作的借口,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有繩子過來勒一勒,否則絕對會有懈怠。而且一旦嘗到了懈怠的“甜頭”,就會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一旦有了這個趨勢,再重新自律起來,很有可能難過登天。
所以要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要想長久自律,不能是純粹“自”律,一定要利用“它”律,給自己創造條件。
所以一個公司里,必須要有制度,有管理。只是管理的KPI上,可以多樣化,也可以是“一國兩制”。
經歷二
規矩和約束不是創新的對立面。
如果你身處弱勢,就要學會在表達自己的同時,與約束你的規矩“握手言和”。
大四那年的論文匯報,老師要求我們一律用PPT,但是當時有一種特別流行的軟件,叫iebook超級精靈,有點像現在的H5。
無一例外,全班同學都用了PPT,但是有一個同學在PPT匯報完畢之后,又用iebook超級精靈演示了一遍自己的論文。還說到:
“這是最近流行的軟件,叫iebook超級精靈,推薦給各位老師和同學。”
當初聽到只能用PPT的時候,有多少人想都不想,選擇聽從規矩,用PPT演講;只有這位同學,既遵守了規矩,又表達了自己。
聽從規矩就不會出錯,保全自己,但也愿意去創新,相比較之下,我們,只是一些不愿意多付出,不愿意突破,拿規矩當擋箭牌的懶蛋而已。
放眼到工作當中去,公司確實會有很多的制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給大家創新的機會,只是會稍微多花一點心思,多走幾步路而已。比起那些在公司里勇于創新的同時,我們只是一些不愿意多付出,拿規矩當擋箭牌的懶蛋而已。
其實我相信道理大家都懂,只是道理太多,想到了這個,忘了那個。希望大家多多在群里交流,互相點醒。也希望大家將身邊的同行大咖拉進群聊,爭取早一日開展線下的交流。
想加群的可以在公眾號的后臺留言哦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意見,不代表公號意見
部分信息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獵頭馬靜做一名獨樹一幟的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