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蕾-彼岸艙-0049-饒靜 D2
1.收聽晨間導讀
2.導讀感悟
今天聽了很多遍導讀,跑步的時候,回家的路上,晚間,看完書之后又重聽了一遍,暫停,回放,認真思考分析了導讀的每一句話,看老師在這樣一段新關系中如何做的,理解更深刻,在行船初期有很多聲音的時候,她是如何去回應去采納的?她一方面看到大家背景、文化水平、學習能力的不同,但也表示大家上這艘船的勇氣和最終目標都是一致的,看到大家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的不同。也看到大家在新環境中如何模仿學習,吸取正能量,快速適應環境,并給大家予以鼓勵與贊揚。包容多元與差異,與統一共識。對待多元觀點,不在觀點層面爭對錯,覺察不同的認知結構,覺察每個人當下的自我,站在她們的層面,去思考發聲的原因。她理解我們的同時,我們也會對其產生信任,無形之間,這種關系就建立起來了。-_-
又提到家庭生活矛盾的問題,不同人之間觀念差異。不同想法之間要如何決擇
與家人形成沖突的時候,其實是自我受到沖擊,自我受到忽視與傷害,這種自我不被接納與認同。據理力爭,最終也只會更加受傷。這種沖擊只會帶來不安全感。痛苦,焦慮,失落等情緒。
堅持對錯的執著,造成的內心痛苦,確實是每天都在上演,越是堅定覺得對錯遠處不在的人,越是會被激發出惡劣的情緒。越是不自在與痛苦。
每個人的認知結構都不一樣,不執著于對錯,不在具象的關點中爭論對錯。
接納不同的聲音,包含接納他人的時候,也接納了自己
慈母一慣的行為模式,將自我的恐懼投射到外部,立刻向身邊的人尋找麻煩,讓別人改變,以壓制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其實這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盡管自己還沒有結婚,還沒有遇到婆婆孩子的各種問題,但是聽太多因為自身的原因,不斷向婆婆,向丈夫尋找麻煩的妻子。
丟掉舊的行為框架,保持好奇心
3.看書所思
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1.尊重、理解、拋開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無條件接納求助者,打消求助者的心理顧慮,消除他的不安、緊張與猶豫,給其創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使其敞開心扉,最大限度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被信任,被愛護的,逐漸建立信任。
2.熱情,耐心,全心傾聽,不打斷不批評求助者,不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適當的時候予以肯定和鼓勵。
3.那傷可能傷害求助者或破壞咨詢關系的話應該真誠表達,不等于要實話實說
4.真誠不能是自我發泄,不能在遇到求助者某些問題或情感問題與咨詢師相同或相似就變成了自己的發泄,喧兵奪主。
5.共情能力,如何設身處地,準確理解求助者,體驗求助者的內心世界,讓其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納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可能偏離或忽視了求助者自己本來的問題,也體會不到他的情緒,
共情很重要的一點,從求助者本身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來看待求助者存在的問題。因為兩個人可能價值觀,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完全不同,其認知能力,行為模式,個性特征也不同,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又如何實現共情呢?
6.挖掘求助者積極,陽光,正性的一面,一般來求助的人,可能很容易就讓你看到其消極,陰暗的一面。但這些邁出這一步的人,至少是有覺察自身問題的能力,也有想要改變的愿望,所以,辯證客觀的看帶求助者,避免盲目樂觀,回避或淡化求助者的問題,也反對過分消極,不要忘記咨詢的本質是給求助者以支持、鼓勵及幫助,讓其走出迷茫的泥潭,減輕或消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