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出去,有相同志向的人總會從不同方向聚集到一起。跟淑菲的認識也是如此。如果我不來杭州,她畢業不從西安南下,估計我們誰也不認識誰。但恰恰我們都從不同地方來到了這里,而且因為喜歡閱讀寫作,我們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聚集到了一起。
清楚記得第一次見她,是在2015年杭州十點讀書會的線下活動。雖然那天下著雨,幾個班委還是早早到達了現場,為我們這些書友忙碌著布置會場。其中一個負責簽到的女孩,在那里簡單而不造作地忙碌著,一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就是淑菲。纖瘦身材,白皙的皮膚,扎一條簡單馬尾辮,頭發烏黑發亮,一條白底綠碎花的連衣裙長至膝蓋之下。配上一張燦爛放光的笑臉,陽光極了。
從那之后,我們成了很聊得來的投緣朋友。沒介紹之前,一直以為她是江浙一帶的女孩,因為她的言談舉止一看就是典型的江南女孩性格。尤其一口動聽柔美的普通話,越發讓人覺得親和力十足。
可當她介紹她是來自西北甘肅的時,不由得不讓人驚呼反差實在太大,更令人意外的她還是一個理工女,學建筑專業出身。
接觸多了,才知道一個如此柔弱女子,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跟她性格反差極大的職業。原因在于她是家里的老大,早早就沒父親呵護的她,一直狠下決心要早點協助母親撐一個家,為弟弟和妹妹遮風擋雨。就這樣,讀大學時她沒去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就業趨勢相對比較好的建筑行業。
據她自己所說,她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糾結,對現實的生活有過很多抱怨,曾一度郁悶到差點崩潰,可是想到含辛茹苦把自己和弟妹拉扯大的母親,考慮到弟妹還在讀書需要大量的學費。她所有的眼淚只能往肚里咽,一個人偷偷哭過后,擦干眼淚繼續忙碌著每天工作,因為家中的現實情況不允許她有任何松懈。
俗話都說過,長子如爹,長女如娘,這樣的一副膽子實屬不輕,但她沒有因為自己的艱難而去逃避,一個人從西北出來闖蕩,遇到難處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所有這些,對于一個90后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些難為她了。
有人說90后是蜜罐成長起來的一代;是經受不住風雨的一代;是不懂得回報的一代……從淑菲這里我看到的恰恰相反,是那種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一種欣欣向榮的蓬勃力量。
在此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下,在不夠客觀情況下,我們發表言論盡量不要以偏概全。同樣在沒有了解90后的真正內心世界時,我們就更不要隨意信口開河,一棍子打死一大片。因為,看似稚嫩的孩子,內心同樣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只是目前可能還處于火山爆發前的積蓄能量期,只要爆點一到,無需點燃,自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