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的恒大和蘋果教會我們什么?

跌下神壇,蘋果2016銷量首遭滑鐵盧

Paste_Image.png

前段時間朋友圈被微信小程序刷爆,昭示著騰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創新,不禁又讓人回憶起了去年春節霸屏的微信紅包,真真是每到年關,騰訊都要搞一次大動作。目前看來,小程序顯然還沒有讓我下定決心卸載我的APP。不過今天我想說的,還不是微信小程序。
微信發布小程序的日子是2017年1月9日,還記得十年前的1月9日嗎,喬布斯發布了第一代iphone,從此蘋果一路開掛,在國際的市場上越走越遠。從第一代iphone問世被嘲笑的曾經,到如今的口口相傳,占據國際市場主導地位,喬幫主一度被奉為傳奇人物。然而,蘋果的輝煌在喬布斯逝世五年多的2016首次出現危機,2016年是ipnone銷量首次出現下滑的一年。

偏離用戶,蘋果能否重回正軌?

近兩年來,從 Apple Pencil 到 Apple Watch,從 iPhone 7 到 AirPods,“延期交貨”一再發生,曾經的罕見,成了如今的常態;3D Touch 推出已經一年多了,現在還有許多用戶不知道自己的手機上有這個功能,或者說,并不認為它有多實用;Touch Bar 一度是蘋果引以為豪的亮點,但很多用戶將其看成是華而不實的噱頭;還有 Macbook Pro,對它的吐槽已經讓人不忍再看。
近幾年,蘋果在用戶預期上出現了誤判,它對這個群體的設定,以及對其心理預期的推測,都和實際情況大相徑庭,蘋果和用戶之間脫鉤了,這也直接導致一些蘋果的核心用戶對其由失望到無感,最終棄蘋果而去。

后來居上,2016恒大取萬科而代之

Paste_Image.png

2016年才滿20歲的恒大,比萬科的成立晚了12年,比萬達的成立晚了8年,比碧桂園的成立也晚了4年,但是這絲毫沒有妨礙恒大改寫萬科把持一哥地位十多年的傳統格局,成為全球第一大房地產企業。
2017年1月6日,中國恒大發布公告,公司2016年全年實現合約銷售額3733.7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恒大2016年創下了平均每天銷售超10億的全球地產新紀錄。同時恒大以高達4469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穩居行業首位,以3043億的現金余額成為史上唯一現金余額超過3000億的地產企業。處多項指標位居全行業之首外,恒大還在近年房地產利潤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保持了毛利率與核心業務利潤率的逆市上揚。
從零起步到全球第一,恒大主要走過三個階段。首先是快速站穩腳跟,規模取勝。恒大98年推出的第一個樓盤金碧花園被評為廣州十大明星樓盤,且一舉寫下八個當年——“當年征地、當年報建、當年動工、當年竣工、當年售罄、當年轟動、當年入住、當年受益”,創造了行業之奇跡。此后三年,恒大持續以“小面積、低價格”快建快銷,不斷壯大規模。2004年,已有一定規模的恒大開始實施精品戰略。2006年,有了規模和更高的能力之后恒大開始走向全廣東,走向全中國,并將發展戰略從“規模制勝”升級為“規模+品牌制勝”。

恒大背后的人

恒大變大變強之后,創始人許家印發揮其擅長的標準化管理,建立起統一規劃、統一招標、同意采購、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并明確了精裝修交樓的民生地產發展定位。在恒大踏入千億向世界500強進軍后,恒大開始進入到“多元+規模+品牌”的戰略新階段。
許家印的雄心絕大多數都能實現,在他那里或許可以用一句話來定義:科學化地追求極致——既要科學化,又要極致,既科學地追求極致,又極致地追求科學化。

大獲全勝與暫時失利

iphone銷量的下滑和恒大地產的崛起讓我們看清一些事實,即以人為本是第一要務,iphone的發展方向和用戶的需求越來越遠,它不再了解用戶,自然用戶也不愿意再多了解它。行業內領跑的企業并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穩坐一哥的位置,時刻具有憂患意識和不斷進步的追求才能走得更遠。在企業的發展中,一些關鍵性決策直接決定了企業是大跨步向前還是停滯不前,或者逐漸衰落。比如許家印08年前后以及15年在其他房地產不看好行情的時期耗資大幅儲備土地,才得以在房地產市場持續暴漲的2016大獲全勝。
巨頭企業們的發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