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同事發了一個帖子,講一個民用設計院的設計師,被房地產商虐的故事,建筑因為舒適、美等等因素,太多因素都是關于感受,不像結構、設備專業,可以通過計算用數據支撐,設計結果不支持就是不支持,而建筑的美和感受,千人千面,各有所好,無法用數據說話,所以提供設計產品的過程更多的是被虐的段子。
? ? ? ? 記得十二年前,有一所民辦學校的老板找我們做設計,他本人是一名文質彬彬的教授,完成了教學樓等校區的設計之后,輪到了最小的部分,校門和圍墻,他希望這所民辦中學的大門,要體現穩重、大氣又不保守的風格。
? ? ? ?我和我的同事反反復復做了十幾個方案,他也前后來了三四次看我們的方案,始終不滿意。記得還是第二次,他來我們單位,我們的幾個方案他一槍斃之后,他要我去找我們的主管領導,既是我們的項目負責人,又是我們的主創設計師,負責人對我們的表現很不滿意,說一個小小的大門居然還沒搞定,聽他這樣說,我很慚愧,到了我們的桌邊,負責人看了看我們的方案,覺得也還好啊,就跟業主聊,哪個覺得還行,哪里覺得不太好,然后開始動手改方案,反復改了幾個方案,業主始終在搖頭,最后負責人找了個理由丟下方案走了。當時我的心里有些小竊喜,我們也還不是太無能。
? ? ? ? 經過這次,業主也認同了這個小小的門面是最難的部分,這一事實。也就耐下性子看我們的方案,不再認為我們偷懶了。業主最后一次來看方案時,我把我認為最好的一個方案給他看,是一個偏古典的大門加上半封閉的圍墻,他覺得大門夠端莊典雅但不夠現代和朝氣,圍墻因為頂部有橫梁,會顯得校園太封閉,怕院子里的空間因此顯得狹小。我并不這樣認為,我覺得即便做全鏤空圍欄,場地狹小已成事實,相反利用這樣半封閉的圍墻,和旁邊輕古典風格的教學樓,夾成的長長的通道,正好可以發揮古典細膩的優勢,學生們通過長長的通道上下學,在圍墻透過的斑駁光影里,感受到學校那份文化氛圍和高品質的嚴謹......我興奮的描述著那種景象,甚至忘了自己都說了些什么,等回過神來才發現,業主兩眼放光的看著我,說:“彭工,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很優秀的設計師!”
? ? ? ? 之后,他回去思考了幾天,最終采用了我和同事的折衷方案開始施工圖設計,但就在施工圖開始了幾天之后,他抱歉的通知我,他還是決定不用我們的方案,因為他為了這個學校大門,跑了國內很多學校去看,他很欣賞一所大學的大門,在他心目中,那就是幾年前蘋果手機問世的感覺,再三考慮,他寧可選擇做一個山寨版的,更加符合他的期望,對于這個決定,我能夠理解,他當時描述的要求,那個大門全都符合,而我們的方案最終沒能超越,如果撇開他的預期,他覺得我們最后的方案已經是所有版次里最好的了,但那依然不是他想要的“蘋果”。
? ? ? ? 所以即便是業主了解自己的目標時,我們是否有能力做到,甚至超越,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