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一天,我發了這個文,那一定是那一天我特別特別忙,或是我那一天決定給自己放假偷懶了,因為這是我留的余糧喲!哈哈,我是地主我自豪。說是給寫作群作業寫點余糧備著,但是寫什么呢,我還沒想好。我一直是厚著臉皮打著意識流寫作的心思寫自己的胡言亂語,有時候連錯別字都來不及檢查就發出去了,所以有時候會懷疑所做的事情的意義也是難免的吧。
前幾天丟丟拉我進一個提建議的群,要給畫畫群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對我來說,參加這樣的付費打卡群就是為了養成習慣,而且抱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心。其他一切都是意外收獲。這樣的出發點連續參加了兩期畫畫群、數期寫作群之后,意外收獲真的遠遠超過本來的目的,而且本來的目的似乎還沒有很徹底的實現。這個習慣要多久可以養成呢?因為我會在畫畫群兩期的間隔給自己放假,也會在寫作群的間隔(然而并沒有間隔)給自己放假,并常會質疑自己為什么要把生活搞的這么累。
做畫群組長的第七八天的時候,我的小組就有成員開始交作業跟不上趟了。我非常心急,因為第一次做組長,且曾受過好的組長的幫忙才一步一步有所積累,我特別希望自己也能在好的方面影響到畫友,把我曾受到過的愛給予別人。但是確實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尤其是三四十歲的成年女性,我們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了,平凡人家沒有大小保姆伺候著,哪一件事不需要時間呢。我常常覺得我沒有時間畫畫,但我有時間給寶寶耐心做每一道輔食,我有時間陪她玩很重復的“喂河馬吃東西”的游戲,我有時間幫急著上班的先生縫一枚扣子,我也有時間采購、喂洗換。
因此,不是時間,是排序。晚上這點獨處的時間何嘗不是這樣。忙碌一天了,我多想有一個大床可以盡情伸展不怕壓到娃呼呼睡去,我也想做個面膜好好洗個澡,還想給第二天的早飯做好安排,該預約的約上,該解凍的拿出來;還有一堆今天脫下來的衣服,娃洗完澡來不及收的浴室,精彩的奧運節目,好玩的手工、想畫的畫、沒澆的花、沒泡的茶、沒聊完的話……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我深信那句話,沒有平衡,只有取舍。是的,于是我用舍來排隊。每晚很困沒關系,我可以上鬧鐘,以防陪娃睡覺我睡著。有那么一兩次我睡著了,鬧鐘一響把娃震醒大哭,我又自責又開心,自責打擾到了她,開心是我又賺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我覺得非常不好的是熬夜。但是最近又常熬夜,每次如果超過兩點,我就會失眠,四五點鐘才能睡著,而且好像剛一閉眼就要醒來面對一天的生活了。這種感覺特別不好。所以,像今天這樣,有動力寫一些東西的時候,先囤一些。然后細水長流,哪一天來不及了也不用慌。
最近,看到一幅照片一句話,是拍的街上的一對年輕人,寫著“我有時間去參加社交,但沒有時間去過個人生活”。我覺得我可以改寫成:我有時間陪娃,但我沒有時間睡覺。好了,先寫到這兒吧,晚安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