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一段旅程,在糾結中開始。92年的我,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也是周邊環境的使然,我變的不知道如何去和人溝通,每天家里的柴米油鹽是和父母溝通最多的,朋友越來越少,我知道現在剩下的只是我自己。
我想要脫離這一成不變的生活,干嘛去呢?旅游吧,去認識一下祖國的大江南北。找朋友去?為什么沒有人陪我一起去呢。自助游?攻略還沒有做呢。跟團游?這個好像可以,還能認識一些人,或許至少在旅途中不再孤獨。
第一站 上海
第一次坐飛機,心里有一種莫名的忐忑,對未知事物的不安!行程開始,從家里坐順風車遇到一位機場工作的美女姐姐,直接走員工通道進了機場,自己也不用找在哪里換取登機牌,順利的登上飛機。遇到美女姐姐剛剛好!
他鄉遇故知
上海是個魅力的魔都,她的繁華,她的璀璨,她的摩登,她的文化,深深吸引這我,但他摩登的背后,又有一種東西使我望塵莫及――在上海生活的人們的思想!第一站我遇見了一年沒見的高中朋友,她晚上9點下班后剛剛好趕上我的旅游團回我所住的酒店(本以為我倆這次見不到了)。在他鄉見到舊友,于她,于我都分外親切,我們徹夜長談,談談她的生活,談談我的生活!她的生活豐富多彩,我的生活平淡無奇!我喜歡她生活的放蕩不羈,我喜歡她生活的苦中作樂,我喜歡她思想的升華。她喜歡我生活的平靜溫和,她喜歡我生活的穩定不變,但她不喜歡我的思想停滯不前……她讓我要多接觸一下人,每天不是兩點一線――家、公司,我說“我也想呀,但是我的圈子固定了,我也在努力的提升自己,也想去認識一些其他有內容的人,但是怎么做呢?好像和我有一樣疑惑的人都在不斷的找尋著答案。她和我做了個約定,30歲,我們不在為了經濟而愁,說白了就是“錢”唄,說錢一點都不俗,但為什么好多人都假假掰掰,不承認這個問題呢?就像《小王子》里面的――成年人的世界。我真的害怕到30歲,我害怕我追不上了她的腳步,這就是穩定的可怕!
城隍廟-豫園-夜游黃浦江-登東方明珠
作為一名從未去過南方的東北人,豫園的亭臺小謝,幽深曲折,小中見大,讓一切都顯得那么神奇!
夜游黃浦江,兩岸的高樓林立,燈光交相輝映。流光溢彩的霓虹和波光粼粼的水面裝扮著這黃浦江兩岸。江風徐來,吹亂了發絲,吹亂了思緒,我猶如墜入了夢境,不想醒來,不愿醒來……
登東方明珠塔。登高望遠,俯瞰整個上海!震撼嗎?當然,259米透明的觀光懸空廊,膽小的我遇見了剛剛好同游的小伙伴,我倆走在透明的長廊上,瑟瑟發抖的小腿,俯瞰著腳下上海的夜景,就在這樣過程中結交了一位旅途中的小伙伴,未來幾天都會有她的陪伴!
第二站蘇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晨間坐大巴車來到了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稱的蘇州。我喜歡她那青石板間的小巷,我喜歡她那蒼茫鐘韻的寒山寺,我喜歡她那細柳垂舞、庭院深深的蘇州園林...... 上海讓我心潮澎湃,蘇州讓我心寧靜溫和。我走在不知名的小巷,聞著淡淡的桂花香,聽著軟糯婉轉的姑蘇評彈,吃著三塘街特色小吃。煙雨蒙蒙,景致如洗,山水縈繞,染成一方雅致的水墨。
楓橋-藕園--山塘古街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據說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敲擊一下余音竟長達三分鐘。每逢元旦除夕國內外游人來到此處聽上一聽這108響——來祈福,來祝愿,來歡送......
“耦園住佳耦,城曲筑詩城”。藕園三面環水,只有一處路口,對面還是一堵高墻。這里面的愛情有幸福又有凄涼。出藕園,乘小船。搖櫓的老嫗,唱著蘇州民間小調,把我們送到河岸。70歲,在她的臉上,看到了歲月的痕跡,但在她的心里看不見歲月的痕跡,顯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剛剛好。
踩著青石板,店鋪、住家鱗次櫛比,真是朱欄層樓,柳絮笙歌!點一杯茶,坐下來,細細聆聽著蘇州評彈,聽得懂聽不懂沒有關系,軟軟糯糯的吳儂軟語,會讓人整個沉浸在蘇州的慢時光里,一切顯得剛剛好。
來蘇州一定要吃松鼠桂魚,大手大腳小吃等。到了晚餐時間,美團預定了酒店樓下的飯店,但是套餐已售沒。對于吃貨的我和我旅途中的小伙伴,沒吃到特色,是不能放棄的。于是我們找到了一家即經濟又實惠的飯店——據我們有1.3KM的金旺大酒樓。這個就不得不要給他家點贊了,我們團的2人餐,99元,一個包房,五個菜,吃的我倆是不得了不得了的。
第三站 湖州
加油,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