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非魚說
圖片發自簡書App
睡早醒早,聽見窗外樹上鳥叫,聽到小人兒在旁邊酣睡。
起身掀一角窗簾往外看,春日凌晨五點,外面漆黑一片。
復躺下,耳邊回想這兩日她的話語:
“我覺得你看這么多的教育書籍真是白看了,你這是家暴,我要打110。”
周日她做作業拖拉,三小時沒做好一張數學卷子,在多次提醒說教的忍無可忍中,我打她時她這么說。
雖然當時氣憤之極,但仍觸耳驚心。
我是怎么啦?為什么要用自己最鄙夷的行為去教育孩子?真的沒有更好的方式?
“媽媽,我需要你鼓勵你,為我加油!我想我更適合說服教育,不適合棍棒教育。”
風暴第二日,早上出門,孩子向我遞出橄欖枝。
“你是這樣的媽媽嗎?這兩本書,我建議你從頭到尾認真看一下。”
風暴第二日晚間,蜜糖時分,孩子拿著《你其實不懂兒童心理學》,翻開《培養完美女兒的100個細節》一書,指著里面的細節50對我說。
我的“對手”不容小覷,細節50這頁的內容是批評女兒的藝術。
兩本書
臨睡前,孩子提出了要求。每個人的心結都需要解開,把事件再條分縷析,掰開揉碎,找到源起,厘清事實,看我們各自錯在哪兒。我錯的部分,我會發自內心地道歉。
做情緒的主人,是我們終其一生要學習的功課。
風平浪靜之后,熟睡的她,像朵安靜的春花。想到孩子對我說的那些話,想起了周云蓬的那首《春天責備》,今日日更就以此為題吧。
春天責備上路的人
所有的芙蓉花兒和紫云英
雪白的馬齒咀嚼青草
星星在黑暗中咀嚼亡魂
春天責備沒有靈魂的人
責備我不開花
不繁茂
即將速朽 ?沒有靈魂
孩子,謝謝你,責備我之后,選擇了原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