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籃球小事
題目來自晨山老師一文
澤在籃球興趣班一直屬于入門級別,每天都是坐在一邊看校隊打比賽,今天看他不知為什么在和校隊一起打比賽,期間表現(xiàn),如果用我以前的眼光來看的話:澤懶于奔跑,不夠拼搏,總是歪著頭,一身的肉肉隨著跑動一上一下。這種狀況會讓我焦慮,自然就會滋生出許多說教或是偽裝的鼓勵。這是其一。
其二,一個觀看澤打球的朋友大喊:“余承澤,你連球都沒摸到一下。”還用以前的眼光來看的話,我會阻止他這樣去刺激澤,因為要培養(yǎng)信心嘛!
可是,忽然想到阿德勒說過:重要的是孩子對客觀事實的看法。也就是說,孩子如何看待這件事才是關(guān)鍵。這樣想著,就放棄了沖動的一些做法,認真思考起來,這樣想著,就想起了晨山老師的《足球小事》那最后一段。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不知怎的,就把這段談話和今天澤打球的情況聯(lián)系到一起了。澤的球場表現(xiàn)我已經(jīng)能客觀對待。可是澤的朋友對他的評價該如何引導(dǎo)澤自己正確看待呢?于是我東施效顰,與澤在回家路上交流起來:
俊:余承澤,那個**說你球都沒摸著!
澤:他根本就看不清楚球場狀況?我哪里沒摸球?
我:要是你真的沒摸著球,澤你怎么看待**說的話?
澤:我不知道。
我:俊,你怎么看待呢?
俊:沒摸著就沒摸著唄!又不怎么樣?
我:我是這樣看待這件事的。**不是球員,他對籃球并不熟悉,他的話并不一定是事實。就算他說的是事實,澤你是入門級,其他人都是練習(xí)了很長時間的,你和他們本來就有差距,摸不到球也屬正常,你們說呢?
澤、俊:是的。
我當(dāng)然知道,僅僅是東施效顰而已,我也急于把這個既定的看法輸入給他,可是不管怎樣,我還是有進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