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有一個月的記憶,你會干什么?
看到標題,相信你們都能猜出我要寫哪本書的書評了。是的,就是丁丁張的《永無止盡的約會》。
這是我2016讀的最后一部長篇,并不是我最喜歡的書(注:筆者最愛《紅樓夢》與法國文學),里面所言“記憶”、“秘密”就像是對2016的總結,所以我拿這本書來寫2017年的第一篇書評。
記憶
主人公林川成,一個過山車管理員,是超憶癥患者(只記不忘,記憶太多會奔潰,每天吃藥清楚記憶)。
我那天在聽丁丁張的訪談時,他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超憶癥患者,小說的靈感就是來自于這個新聞。
記憶其實并不總是好的東西,有時我們不擇手段記住,有時我們又想方設法忘記,記住時把好的壞的一起記住,忘記時把好的壞的一起忘記。
腦子似乎沒有一種篩選記憶的過濾器。
女主人公丁汐禾,自稱是律師、魔法師的身份百變的看起來活得很好的人,其實是個小編輯社里的編輯員。
那么多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只要仔細去了解,就能看到他們支離破碎的生活。(你也是嗎?)
林川成和丁汐禾相遇,從此,川成每天的記憶中只有丁汐禾,丁汐禾的生活一片黑暗,但林川成給了她唯一的光芒。
林川成放棄吃藥,他想要記憶中有她。似乎在愛情中的每個人,都會竭盡全力記住對方,把對方奉為記憶的主角。
可是,總會有那么一天,承載的東西太多,記憶奔潰,世界轟塌。
秘密
這個詞,是我讀這本書最初的原因。
書中的人物,都有各自的秘密。他們說謊,欺騙,做戲,都是為了隱瞞自認為最致命的弱點,正如平常生活中的我們。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你遮蔽了一半的你,他又收起了一半的他,這是戀愛剛開始時的狀況,剩下的都靠想象補足,如同冰山下沉入水底的部分,所以,當愛變得糟糕的時候,并不是愛變壞了,是真相本就如此。“
這些年,看過的聚散離別,無非如此。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在你瞞我瞞中發展,在半真不實中存活。有朝一日真相大白,所有的丑惡昭然若揭,于是失望、痛恨蔓延。
秘密,并不總是不好的,承載秘密的人,往往是最累的,誰都無法想象他背負的東西有多重。如果你想要跟秘密比孰輕孰重,他寧愿失去你也要守護秘密,這樣想,你就會明白他在承受什么了。
結局
書的封面說,最后五頁失聲痛哭。我猜想著一個多么虐心的結局,去到買書的那間書店,讀完這本書,安靜,無動于衷。
我開始回憶,回憶在這本書的簽售會上的時候,主持人問在場的人誰是脫單的,我很不要臉地站了起來。我回憶在臥室讀這本書的時候,記憶中某些模糊的名字在閃爍。讀這本書,像在讀自己的生活。然而,我必須告別這樣的生活。
每一個人,在這個浩瀚復雜的世界存活,過去成為記憶,記憶淪為秘密,秘密融入血液,記憶化為空氣,所有的愛恨情仇,一點點滲入成長的軌跡。
以下是摘自《永無止盡的約會》的句子,共賞。
“二十歲和三十歲不一樣,二十歲,你可以為感情大刀闊斧,迎難而上,三十歲不一樣了,會計算,衡量,盡力保持收支平衡?!?/a>
一個人放棄世界之前,會先放棄自己,而放棄自己,會先放棄洗頭發
成熟大概是一種通行貨幣,用來交換年紀,但它讓人變得理智、冷靜、懂得拒絕,也可以承受拒絕,見怪不怪,我們越長大,離本性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