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首先感謝各位對班級工作的大力支持,能從百忙中抽出機會來參加本次的家長會,很高興能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本次家長會的主題是文明成長,家校共育。
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影響學生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的家庭因素 。
學生文明禮儀的形成過程中,家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的好壞、家長素質的高低、認識水平的深淺,都會對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帶來極大的影響 ,文明禮儀從家長做起,從家庭抓起 。
影響孩子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的第一個原因是:家長重智育,淡化對學生文明禮貌習慣的教育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先做人,再做事。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許多家長往往只重視子女的智育能力和水平的發展,而對子女的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養成往往忽視,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子女文明禮貌行為對他們今后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
家長們認為子女只要學習成績優秀,就百事大吉,對基本的文明禮貌用語和文明禮儀行為,從來不去教育,總覺得這類教育是可有可無的。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長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幾代人的發展,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家長應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改進 。
第二個原因是家庭教育認識和教育方法上的不足
家庭教育方法上的失誤和認識上的不足,會使孩子文明禮儀意識淡化。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對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和教育調查時發現,城市家庭中溺愛型的教育方式站所有不當教育方式的第一位。表現出對子女過于嬌慣和溺愛,而對子女的平時言行中表現出來的不文明甚至粗暴語低級言行,從不正面教育,而是任其發展,不管不問 。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脆弱任性,影響到在學校的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時的不文明言行輕則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中則造成不合群 。文明禮儀行為的缺失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處處碰壁,從而使子女的身心受到極大的壓力 。
第三個原因是家長自我行為的過失
俗話說“知易行難,恒更難”。知道自己做的不好,而往往控制不住情緒,急功近利,適得其反,弄巧成拙。教育是習慣的藝術,一個學生壞習慣的改變至少需要21天不斷反復糾正甚至更長時間。所以我們家長必須有恒心,有毅力 。在社會轉型期 ,家長們自我面臨現實生活的各種挑戰,工作中的各種競爭和壓力帶來了許多的苦惱,焦慮和煩躁等消極狀態。如果自己調節不好,就會直接把在社會上受到的不順心和困惑帶到家庭,經常把子女做發泄怨氣的出氣筒,常常為某一件小事就遷怒于孩子,甚至粗暴毆打孩子。個別家長對子女不管不問,無視孩子的不良情緒和品行。家長們對待生活的消極態度和發泄情緒,勢必影響子女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 。
第二大方面,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培養孩子文明禮儀行為習慣
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主要是由家庭中父母平時的點滴言談舉止去感化和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培養孩子文明禮貌行為習慣是大勢所趨 。家庭教育中可以做如下幾點 :
一、教育孩子使用文明用語,讓子女會使用,請、對不起、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這有很多的好處,例如在學校與人相處時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可以化解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求職時,一個文明禮貌的人和一個言行粗魯的人,你會選用哪一個呢 ?
家庭中我們往往比較隨便,很少使用禮貌用語,但在培養孩子文明習慣方面,這是非常必要的,孩子時時刻刻都在潛移默化 的受你的影響。
二,教育孩子尊敬長輩
尊敬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在家庭這個環境中,都是以孩子為中心,最好的東西都是無條件地給予孩子,而忽略了好的東西應該和家人一起分享,導致孩子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父母辛辛苦苦給予的,一切也都是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的,不知道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也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更別說尊敬長輩了 。
如何做
1.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有很多感悟 ,關我們現在的孩子吃飯先自己吃,不管長輩,而且心安理得 。
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飯桌上的教養? 。
2.學會分享 ,孩子讓東西給大人吃,大人一定要吃 。
3.杜絕孩子唯我獨尊 ,學會互讓、寬容 。
三,教育孩子要有責任感
我們著重強調衛生方面 :保持個人衛生,不準帶廢棄物(明確零花錢的動向),帶垃圾袋,定期清理書包 。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 。
分享故事:讓自然后果教育孩子。
樂樂媽媽:我們家樂樂不僅做事拖拉,還喜歡丟三落四,常常忘記把第二天需要的學具帶齊。到校后又打電話讓我給她送書或者本子。我和她爸爸的公司與家和學校的距離都很遠,曾經怕耽誤孩子的功課,接到電話我們誰方便誰就趕緊開車回家幫她取。雖然不斷提醒她,但這個毛病到了四年級還沒改掉,一天我嚴肅地對她講:“這是媽媽最后一次上班時間請假給你送學習用品,以后你要是再忘了,不管什么重要的東西,我和爸爸誰也不會給你送,而且我們還要請老師嚴厲懲罰你。”
以后,我和她爸爸沒再接到她從學校打來的送學具電話。一天下班回家我看到女兒很不開心,詢問才知道這天是班級競選日,她前一晚睡覺前在床上溫習了演講稿,結果早上忘了放進書包,競選時才發現演講稿沒帶,心情緊張地上臺,發揮不好,落選了。
我沒有刻意安慰她,只是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媽媽相信你再也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從那以后,她不僅能夠提前準備好自己上學所需的一切用品,每次出門前,她甚至養成了提醒我和她爸爸出門帶齊東西的習慣,旅游時她的行李箱也整理得很好。我覺得,有時孩子的壞習慣是因為我們心軟,不忍心看著孩子遇到麻煩而縱容出來的。
從我家樂樂的改變過程,我看到了偶爾讓孩子承擔一下自然后果比我們說多少話要有效得多。
責任感另外一個具體的方面是學會理財 ,過年孩子都領了很多壓歲錢,和大家探討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壓歲錢應該由家長管嗎?民法典規定,八周歲是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分界線,限制行為能力者可以讓家長幫忙保管。借壓歲錢這個契機,引導孩子理解財產支配權,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意識 。我們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花錢方式及消費動向 。比如早上你給錢讓孩子買飯,但是他可能不買飯而去買“三無”小零食,后果是,孩子們上午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慢慢的會得多動癥,最后一節課更是無精打采,所以建議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給孩子訂奶 。
第三大方面
與家長互動,和大家討論兩個問題 :
一,教師與家長管教不一致
5+2=0
老師們發現周一孩子思想動蕩,講課效果不好,還有很多同學周末的作業沒有完成 。請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希望家長和學校高度配合 ,嚴格 俺規定時間到校 ,早上7:20,中午1:20夏季2:00方可從家里出來 ,學生早到校在超市亂跑,學校周邊追趕跑打 ,極不安全 。
為了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橋梁,本學期我們決定采用“家校聯系本”和“報喜單 ”(每周進步明顯)。
李明軒,李澤軒,王思勛,宋成涵,范旺,郭浩俊,任君財,段俊伊,張淼智9位同學,請提前準備好家校聯系本 。
二、對于孩子的文明習慣及時糾正后還是會犯錯,盡管采用了一切辦法,但無效。怎么辦呢 ?
教育,就要做好反復的準備,“靈魂的搏斗”,用“好的我”戰勝“不好的我”,孩子“做了一件他以前不容易做到的事后,可以引導孩子把這心理搏斗的過程寫下來,讓他體會自己戰勝自己的快樂。交給老師,班上朗讀表揚。
最后總結:
一護學崗 ,表揚上學期護學崗表現優秀的家長 ,住公寓的家長再遠也得來別的家長為你的孩子服務,你為別的孩子服務了嗎 ?凡是不配合工作的家長,我在心里給你打了一個問號,如果你對我個人有意見,可以單獨找我聊。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長一定會配合我們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難,把我們的護學崗工作做好 。
二反饋成長規劃表,提醒寫班委自薦稿和有年味的寒假作業
不同場合的具體行為要求
(目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整理書桌、書柜和床鋪;清洗內衣、鞋襪。
2.當晚準備好第二天上學所需衣物和學具。家
3.主動完成作業不需家長督促,不拖拉。
4.不給父母添麻煩,外出需家長同意且按時回家。
家長寄語:
1.每天自覺及時上交各項作業,自覺做好課前準備。
2.錯題及時訂正;缺課時自覺補齊所缺課業。
3.保持課桌內外、座位前后清潔。
4.值日時盡職盡貴,有事提前與人商量輪換。
5.承擔班級管理任務不出漏洞,按要求完成。
6.陽光體育自覺鍛煉;課間做正當游戲,不惹事。
班主任寄語:
三、(一)每天真心夸獎孩子一句話。
(二)每周與孩子談一次心。
(三)每月陪孩子玩一天。
(四)每學期陪孩子共讀一本書。
(五)每年和孩子共同參加一項公益活動。
(六)支持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學一門藝術。
文明禮貌行為習慣是孩子成人后社會交往中必備的做人素質。家長朋友們,孩子對于您的家庭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希望和夢想。因此我們真誠的希望您與學校、社會攜手努力,以身試教。以行動支持學校,雙向互動,形成合力,共助孩子健康成長的文明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