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衡計分卡是什么?
平衡計分卡是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特·卡普蘭和復興方案公司總裁大衛·諾頓先生通過實踐、調查和研究共同提出的,是對企業(組織)進行戰略管理的工具。通過平衡計分卡能夠將組織的戰略規劃和戰略實施進行有效連接,使戰略可描述、可操作、可衡量、可調整、可控制、可預見、可評價。
平衡計分卡具有績效管理和評價的功能,但又不是一個單純的考核評價工具,它更重要的是一個組織進行戰略自管理的可靠助手。通過平衡計分卡,有利于組織的戰略規劃、戰略選擇、戰略判斷、戰略分解、戰略管控和戰略調整。
二、平衡計分卡有什么?
四個角度:平衡計分卡一般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來分解梳理企業的戰略規劃、戰略重點。四個角度的產生是兩位創始人經過對眾多不同類型企業的深入研究分析后總結得出的。財務是企業最為重視和重要的目標,財務目標的實現,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關聯,取決于客戶的感受、認知、評價和態度、行為,而企業的內部業務流程又是客戶感受的最直接關聯要素,企業內部業務流程運轉效能如何,直接受制于員工的學習與成長狀況。因此,這四個角度,是看待和決定企業發展水平狀況的最重要方面,且自上而下具有明顯而強烈的因果關系。
戰略地圖:是建立在從四個角度詮釋戰略主題和戰略目標的基礎上,在一張圖上通過表明其相互關系,簡明清晰的傳達出組織實現戰略規劃的重點及路徑。非常有利于組織內領導者、管理者和廣大員工思想、思路、目標的統一、把握及認可。
平衡計分卡:是將四個角度、戰略主題、戰略目標以及由此分解梳理的關鍵性衡量指標、目標值等通過一張表格進行的整體集中展示,使組織內的成員更加清晰準確的把握組織的發展戰略和重點。
指標定義表:是對衡量指標進行統一格式、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的定義,使其清晰、明確,易于把握和執行。
行動方案:是對重要衡量指標的落實實現進行的具體計劃安排保障。
另外,平衡計分卡還包括戰略實施監控平臺、反饋機制等。
三、平衡計分卡如何進行戰略管理?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組織戰略管理,首先從組織的使命、價值觀、愿景著手,對組織為什么存在、內部行動的指南和遵循以及對未來結果的憧憬,進行深入的思考、探討和交流,并達成一致。在此基礎上,以組織的長遠規劃、外部環境、內部狀況等為基石,在四個角度的框架內進行宏觀的戰略規劃設計,通過戰略地圖進行呈現,通過平衡計分卡進行深化,通過衡量指標進行聚焦判斷,通過目標值的設定、行動方案等進行推動落實,通過日常監控、觀測、管理、診斷、評價以及與績效等的關聯等措施,保障戰略的推進實施效果。
四、平衡計分卡的優勢是什么?
系統。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平衡計分卡的戰略管理,不是只盯著戰略本身,而是著眼于戰略的起源、戰略落地的全程、戰略實施的全員。平衡計分卡的思維方式是系統的、管理實施是系統的。
平衡。追求財務與非財務的平衡是平衡計分卡的重要探究源頭,內部與外部、短期與長期、結果與動因的平衡,都是平衡計分卡最重要的特征體現。
因果。有果必有因,有因才有果。對因果的重視和關注,對因果的深度挖掘和剖析,是貫穿于平衡計分卡的一條主線。
聚焦。萬事萬物的存在發展都是極其復雜的,但其根本和關鍵往往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正如二八定律所揭示的,聚焦是成功的關鍵。
自主??刂乒芾碛肋h也趕不上自覺自主。平衡計分卡明確了管的重點和邊界,為自覺自主創設了環境氛圍及足夠的激勵。
五、導入平衡計分卡常見的困難和問題有哪些?
思想認識的偏差。對平衡計分卡定位、功能、作用的認識不準確、不全面、不深入。
核心理念的把握。沒有核心的提取領悟運用,只能是照貓畫虎或徒有其表。
本職業務的素養。沒有對本職研究的高度、深度,就沒有平衡計分卡效能的最優化。
戰略重點的剖析。必須要有嚴密強大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找到重點、聚焦重點。
傳統經驗的束縛。慣性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極難克服的。
單槍匹馬的窘困。再強大的個體也永遠比不上優秀的團隊,必須要打造團隊、依靠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