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商討下一期的鄉村建設培訓主題,我提議定為“鄉村健康建筑營造”。
“每一處傳統村落的選址、布局、單體型制,都十分注重風水,其目的就在于滿足居住者的身心需求。由此,可以說,好風水一定是健康建筑?!蔽疫@樣認為。
作為國家標準的預熱、綠色建筑標準的升級版,今年年初,由中國建筑學會頒布的《健康建筑評價標準》盡管還沒有被人們廣泛關注,卻是“以人為本”在建筑設計規范中的有益探索。
“正如綠色建筑提倡低技、低耗、低值的三低一樣,通過對人的適宜性考量,健康建筑的概念似乎更容易實現人本關懷。是這樣嗎?”他一邊翻閱著手中的標準手冊,一邊說道。
“是的?!蔽覍Υ耸挚隙?。
“古人沒有太多的技術手段,卻能夠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營造出最符合生態系統的居住空間,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啊。”身為設備工程師的他,對高技、高耗、高值的三高現狀頗有感觸。
“咱們在傳統村落中汲取一些優秀的理念,在鄉村建設中推廣一些好的思路,也算是盡了一份微薄之力唄?!闭f這話的同時,我腦子里開始構思起講座的綱要。
窗外的雨還在下,應該和這幾天太陽黑子群噴發引起的地磁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