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人們,大家早上好!新巔峰家庭教育2019.6.19日晨間分享《孩子犯錯誤,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培養優秀父母的規律》
孟母堂研究生院研究生張蕊文字版整理:
(根據胡中海老師喜馬拉雅音頻整理)
大家好!這里是邊做邊愛,培養優秀父母規律。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看孩子犯錯誤,家長如何正確對待?
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可以說,人是在犯錯誤當中逐漸學會正確的。每一個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很完美,但實際上成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此,何況是孩子呢?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非常嚴格,但是并不懂得教育方法,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正確的解決方法,在他們看來那就是暴打一頓,好讓孩子記住教訓。但是呢,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父母的責罵、毒打并不能阻止孩子繼續犯錯誤,其實仔細的了解一下,你就能發現孩子天生好奇,凡事都想自己動手嘗試。但是,孩子的生活經驗很少,在他動手的過程當中,一不小心就會犯錯誤,碰到這種情況,做父母的千萬不要火冒三丈,一定注意家長常犯的錯誤就是逮著孩子就責罵一頓,這樣不僅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還能引起孩子的反感,扼殺了孩子挖掘事物的熱情,從此做事畏首畏尾,這樣的結果恐怕不是父母希望要看到的。
俗話說得好:“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是圣賢也可能有過,何況是正在成長當中的孩子呢?因此,孩子出現了或者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是是正常的,因為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可以說是一張白紙,對事物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他們正在實踐,經過一個個錯誤的認識和事件積累的經驗,學會了為人處事。但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有的家長常常開口就罵,舉手就打。有的家長是聲色俱厲、嚴加訓斥、變相的體罰。有的家長是甚至失去信心、撒手不管、任其發展。所以,這些做法都會嚴重破壞親子關系。
那么,要想正確對待孩子犯錯誤。第一,孩子犯錯誤錯誤,家長要在心理上多去理解。雪萊曾經說過:“一個人不肯原諒別人的錯,就是不給自己留有余地。”因為每個人都有犯過錯或者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對待別人的錯誤要原諒。對待幼小的孩子,更是應該以寬厚之心理解和包容,因為父母一般看到的情景,只是孩子犯錯誤引起的后果,往往忽略了犯錯誤本身內在的真正的原因。
新巔峰胡中海在這里要特別指出:“孩子的過錯行為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并沒有構成習慣,而這些偶然性也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和喜歡模仿這些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孩子有意識的錯誤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寬容是對孩子的理解,孩子體會到了父母的理解和珍惜。父母的寬容會加倍的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更加規范,盡力把自己做得更好。有不少的父母看到孩子做錯了事情,或者由于好奇心損壞了家里邊的用品,就認為孩子犯了天大的錯誤,不問青紅皂白的就責罵。而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是撒手不管,采取了放任自由的做法。這些做法都是教育方式的嚴重錯誤。一個管的太嚴,一個管的太松,不論是過嚴還是過松,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過嚴叫溺愛,過松了就是忽略了。所以,在我們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要區分孩子犯了錯誤,并且進行有效的指導,一、首先要分析原因,孩子做錯事情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歸納出來大致可以有幾下幾種。第一種叫明知故犯,故意做錯事情。比如說有一個電視劇叫“媽媽不在的春天”里邊,小主角偷偷地把父母的錢拿出去買雪糕吃,父親發現之后對他進行教育,他不滿父親的批評,將父親的鑰匙偷偷的扔到了抽水馬桶里,對于類似這樣的錯誤,父母一定要嚴厲的批評,必須指出孩子犯錯在哪里,為什么犯錯誤以及這樣要改正。有一個14歲的男孩兒,因為要和父母要手機,然后呢提出我就不上學。父母嚴厲的制止,制止之后就會選擇毀壞家里的東西,然后打媽媽罵爸爸,然后要掐死爸爸,拿刀子,這樣的行為就要嚴厲的制止,要進行改正,如果有必要的話,也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懲罰,讓孩子有所警戒。但是,父母必須注意的是要時刻保持冷靜,切忌用簡單粗暴的行為,要溫和而有原則的制止。怎么樣溫和而又有原則的制止呢?那在這里不再贅述,希望能在我們新巔峰VIP私人定愛當中,我給您親自的指導。第二個,孩子犯錯誤的原因是由于經驗不足,無心做錯了事情。比如說全家人在一起吃飯,突然聽見砰的一聲,孩子把碗重重地摔到了地板上,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孩子天真的說因為我看見碗里飛進了一只蒼蠅,我想砸死他。對于這樣的錯誤,父母應該了解它背后的思維,了解他思維的程序,讓他意識到犯這種的錯誤嚴重后果是什么樣的?然后再告訴他,碰到這樣的事情該怎樣去處理,這就使孩子即明白了道理又記住了教訓。第三個孩子犯錯誤的原因是好奇心、孩子好動所致,剛剛送給孩子一個非常珍貴的生日禮物,僅僅兩天,他就把它拆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這就讓父母非常的惱火,對于孩子這種類似犯的錯誤,家長采取暴力方式或者一味的批評指責,恐怕也會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挫傷了他的積極性,正確的做法就是和孩子一起探討,告訴他們相關的知識,并且講明白亂拆的后果,并且告訴孩子不應該犯同樣的錯誤,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進行這個的拆裝組合過程,以便提升孩子的真正動手能力,所以針對分析完原因后,家長第一步要做的事分析原因。第二,要多加鼓勵,如果是孩子好奇心驅使做壞了一些錯事,弄壞了一些東西。因為孩子的辨別是非能力不夠在做作錯了事情之后,一般都會有一些內疚之心,這個時候家長過于嚴厲或者相反的效果,在分析完做錯事情的原因之后。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多對孩子進行鼓勵,從而激發孩子探索知識的無窮動力。第二,要問明白,鼓勵之后要問明錯誤的危害。讓孩子明白正確的做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是指出孩子的錯誤所在,還要讓孩子們知道錯誤會產生什么樣的危害,孩子們因為認識不夠,經驗不足,那么就會導致這樣的錯誤發生。家長一般要讓孩子在理解、掌握正確的做法,不要讓孩子的腳步止于錯誤的面前,而不能真正的了解正確的做法。總之,孩子難免做錯事情,孩子做錯事情,父母即不要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也不要不問青紅皂白,一味的訓斥、打罵。只有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分析,采用相應的方法和對策,才能夠幫助孩子達到他人生的目的,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