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詩意的鏡頭隨著青山綠水在擺動,隨風搖曳的水稻仿佛置身綠海讓人陶醉,神秘的阿細族祭火再加上古老傳說.....是不是讓大家覺得這是一部佳作?哈哈!no!no!no! 各位看官且聽我慢慢道來:一個月黑風高的雨夜,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獨自一人,百般無聊,突現彈窗,《北回歸線》,好奇心動,鼠標點擊,等待緩沖,男主女主,治廷吳昕,黃齡浩辰,等待緩沖,電影開始。
看到片名,我還以為是翻拍了亨利-米勒的經典名著《北回歸線》,當時我還在準備贊揚李治廷,黃齡的尺度大,沒想到一家米線店打破的所有的猜想...難道這是一部講述云南的電影?
“你是云南人嗎?”
“是啊”
“那你要點點什么呢?”
“那,來碗鹵雞米線吧”
越來越有意思了,鹵雞米線都出來了。難道下一句是紅河州?一切盡在掌控之中!不僅僅是紅河州,還竟然是彌勒!不僅僅是彌勒,還是彌勒阿細族(彝族的支系)。這讓我有了更強烈想要品嘗這部電影的欲望。隨著劇情的展開,李治廷是情場騙子,為了救女友吳昕,反派規(guī)定必須在360個小時之內俘獲云南彌勒阿細族少女啊隆的心!并自愿帶他去阿細族的禁地“蝴蝶谷”,不然吳昕就會爆炸。所以為了拯救女友選擇踏上了彌勒這片神秘的土地,之后他來到了阿細族的村落,阿隆家里人一個比一個骨!從兄弟姐妹到老爸老媽,全身上下一身骨!而且全劇最大的bug,是他們家里人是每人說一種方言:有山西汾陽話,昆明馬普,上海普通話,四川話,普通話。唯獨就是沒有彌勒方言!我就問導演是要鬧哪樣,既然選擇了彌勒,你這一家子多種方言是什么居心?
回到劇情,來到彌勒之后,導演隨時隨地都想嵌入一點民族氣息好來證明我真的了解云南,了解阿細族。一言不合就是打架!一言不合就是鋤頭鐮刀抄家伙!一言不合就是放阿細跳月!didududididada!還有傳統(tǒng)的紅白事,電影卻用錯了渲染方式,都是以一種嘻哈的形式,不用本地演員,不用本地方言,為了配合主角迎合搞怪,肆意夸大,使得少數民族文化風俗成為了浮表,只是電影的賣點噱頭。其他省市的觀眾看后應該沒有什么同感,但是作為一個彌勒人來說,實在是難以下咽。多好的彌勒,多好的彌勒人民被描繪的鬼舞龍神。
把片子剪輯一番,會是一部很好的彌勒風景宣傳片。阿細跳月伴隨著solo還蠻好聽[呲牙]而且北京和彌勒的劇情讓我想起了一個老友。吉他solo讓我想起了另一個老友。同時我還用此片毒害了一個老友,也讓他久久不能平靜。
感謝《北回歸線》在這個雨夜的陪伴,讓我精力充沛的寫完這么多流水文。
注:彌勒的小伙伴們千萬要看看這部片子。你會發(fā)現你的三觀在飄蕩。
“你是哪里的?”
“我是彌勒的,來碗鹵雞米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