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前陣子參加了性格色彩分析的學習。我沒參加過這類學習,但是聽說她有一套性格色彩分析的工具——卡牌,立即來了興趣。今天中午,我倆利用午休一小時,我作為通常意義上的“案主“,由這位剛剛學完初級課程的小”老師“帶著,一起過了一把利用卡牌探索自我的癮。
01 為什么卡牌這么好玩?
雖然利用卡牌進行自我探索一直不被看成是正統的心理學,特別是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和心理咨詢師通常不會使用卡牌進行工作。但是,卡牌憑借它獨特的優勢,卻獲得了很多人的青睞。
大部分卡片是圖文并茂的。以圖為主、配有少量文字的卡牌,比如說OH卡和塔羅牌;以文字為主的卡片,比如今天我們玩的這套性格色彩分析卡、還有我曾經入手過的一套敘事療愈卡。
一說要玩卡片,幾乎沒有人能抵抗它的魔力。因此,卡牌非常親民,老少咸宜、簡單易懂、容易上手。哪怕是沒有心理學基礎的小白,只要具備基本的讀圖能力,也可以立刻用起來。
使用卡牌進行自我探索,能避免泄漏個人隱私的尷尬。因為,與在心理咨詢中常常涉及到個人生活經歷甚至創傷經歷不同,在玩卡牌時,即使不表達個人隱私,只引出一個有關的話題,人們照樣可以玩得很投入、收獲許多的啟發。
或許專家們不會對卡牌這一民間產物感興趣,但是我個人絕不排斥。
經典的、傳統的心理治療和咨詢理論學習,畢竟只適合于少數的從業者,需要的費用不低。包括性格色彩分析、NLP等在內的其他新型的心理學培訓,對于大眾來說 ,學費往往也是高昂的。
從大眾傳播的角度,那些把知識和技能關閉在象牙塔和咨詢室的做法,我絕不贊成。凡是可以獲得一定的學習資源并自助助人的,就是好的。
不過,卡牌背后的理論不是科學心理學,沒有信效度數據,所以我們不能迷信卡牌。
卡牌很容易在網上獲取和購買。
02 用卡牌探索性格
據說,相關課程學費不菲。但能借同事的光,初體驗一下卡牌,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她可真夠大方的,一共為我帶來三種玩法。十二張牌玩法、三張牌玩法和兩張牌玩法。
十二張牌玩法用來探索主要性格。
其實,在這之前,如果問我:“你的性格是什么?”我很難在短時間內用精煉的語言來描述,并讓他人最大程度地了解我。
但是,在玩了這個小游戲后,我不僅可以短時間內內描述自己的性格,而且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性格的優勢何在,說出自己需要改善的方面是什么。
從卡牌的呈現來看,我以注重快樂的紅色性格為主。我選擇了五張紅色卡牌,牌面上分別寫著:他人認可最重要、主動幫助他人、樂觀、樂于分享、隨意。
其中,“隨意”是一張三分牌,也叫做“過當牌”,意思是它可能會給人帶來一些困擾。確實,我的“隨意”,使我常常丟三落四,放好的東西過不了多久就變得混亂,重新整理又要花費很大力氣和很多時間。
正當我郁悶時,朋友貼心地為我翻開了“隨意”的反面,是藍色的“條理”。我眼前一亮,沒錯,我就是需要在“條理”上多一些提升。
在我的性格組合牌陣里,還包括四張以結果導向的黃色卡牌,牌面上分別寫著:目標堅定、自我中心、越挫越勇、批判性強。
其中,“自我中心”和“批判性強”是“過當牌”。仔細想想,正是這兩點,為我帶來了人際關系中的困擾。如果我想知道,我可以改進的目標是什么,只要翻開開拍的背面就能夠知道了。
與自我中心對應的,是“以他人為中心”;與“批判性強”對應的,是“平和寬容”。這正是我所缺乏的和正在努力的。
有趣的是,我竟然沒有一張綠色卡牌。綠色卡牌包括:平和寬容、以他人為中心、相安無事最重要、靜待問題過去、缺乏主見、逆來順受。這些理我的性格最遠,但在不斷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努力向著平和寬容、以他人為中心靠近。
看到這套牌陣,我感到喜歡自己的性格。
我的性格底色是樂觀、快樂的。我的快樂和分享、幫助他人、獲得他人認可有關。在我成長過程中,我所受到的教育使我成為了一個目標堅定、越挫越勇、批判性強、自我中心的人。我總是喜歡為自己樹立目標,遇到困難也努力去尋求解決之道。與此有時,我對自己可能會要求過高,對他人也可能苛責。
在我的性格組合牌陣中,排在第一列的是我最經常呈現的性格特質,其中有一張藍色的“自律”。
朋友翻開自律的反面,是寫著“情緒多變”的紅色卡片。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決定了要做什么事,就會努力靠著自制力去踐行。上大學時,有的同學覺得我太理性,為了實現考研目標,成了一個“理性的瘋子”,嚴重剝奪自己的睡眠、靠咖啡和紅牛硬撐,完不成任務不肯睡覺。
后來,我大大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唯獨要求自己在情緒上保持克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過于情緒化。通過努力,我使自己的情緒波動越來越處于自己可控的范圍,使情緒在日常情況下不會大起大落。
朋友說,從“情緒多變”到“自律”的修煉是很難的。這句話,真是讓我百感交集。
若我不自律,我就可能被消極情緒所控制。若我不自律,我的情緒化就可能會帶給旁人傷害。強烈的情緒,就如一頭野獸,我們既不能由著它撒野,也不能把它關在鐵籠子里,那樣的話,終有一天它會沖出牢籠帶來更大的災難。我成了自己情緒的“馴獸師”。“馴獸師”,一定是擅長“自律”的。
03 用卡牌探索個人時間管理難題
朋友問我,你要不要再試試三張牌和兩張牌的玩法?我想,無論幾張牌,都是在調用我潛意識的資源。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機會,愿意和我的潛意識合作幫助我,何樂而不為呢?我欣然表示愿意。
接下來,我們利用三張牌探討時間管理的困擾。
我在時間管理方面,最大的困惑是:我有很多想做的事和想讀的書。但是我很難在每一天做完所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甚至也常完不成階段任務。
這讓我很苦惱。我只能利用這么有限的時間,做這么有限的事情!有時,我甚至會自責,為什么別人可以把時間利用到那么高的效率,而我卻做不到?
我選出的三張牌分別是:靜待問題過去、平和寬容、發現問題就想解決。
這三張牌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靜待問題過去,意味著,我現在正被問題所困住,束手無策,只能等待。
平和寬容,將會是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沒錯,這正是我性格中缺乏的東西。這也復現了我在剛才的性格組合牌陣的呈現。
只有保持平和,對自己寬容,不苛求自己,我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我的“批判性強”的特點,在這時,針對的是自己。
時間管理的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答,那么,下一步將是,發現問題就去解決。
我感到自己還是不太甘心這樣一個結果,我還在寄望于更好的時間管理策略。不過,我明白,最終要和核心的解決之道,還是“平和寬容”。
04 用卡牌探索關系議題
接下來,是感受如何玩兩張牌。我決定借此探討一下自己和母親的關系。卡牌之所以好玩,是因為它能幫助你呈現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東西。
這次,我選出的兩張牌都是紅色,分別是“樂觀”和“他人認可最重要”。
剛開始,我對這兩張牌感到十分不解。在和朋友的交流中,它們向我傳遞的信息也越來越清晰。
母親和我共享“樂觀”的特質。母親真正是我生活中樂觀堅強的榜樣!看看這張圖片,一個人被幾座大山壓著,但是他仍然保持著樂觀主義。無論任何事件,都不能把她壓垮。
母親就是這樣的人 ,她的一切生活經歷,幾乎都可以指向“樂觀”。這張卡牌,讓我對母親的個性,有了新的敘說。
母親和我都共享“他人認可最重要”這一觀念。沒錯,我們都很重視別人的看法。特別是我們所立足的社會,我們需要一份認可,這份認可是我們人生的意義。
我回想起,自己曾常常抱怨,為什么母親一直不認可我?經常打壓我?我過去常據理力爭、常覺得憋屈。而看到這張卡牌,我意識到,母親的童年,也是在缺乏鼓勵的、嚴厲的家教中度過,母親很難給出她所稀缺的東西,這是她的能力所限。
這種認識,使我在心中有了一份和解的感覺。
我們渴望他人認可,最初的原型,是渴望母親的認可、渴望母親溫暖的注視。而今,早已是成年人,有能力自我認可的同時,還應該適當地來反哺母親。給予母親一份發自內心的認可,是對母親起碼的慈悲。
一個小時的卡牌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到了上班時間,我們意猶未盡地道再見。朋友走的時候,不忘說一句,記得給我發個小紅包。哈哈,那是自然的。謹以此文感謝朋友的陪伴。
(無戒學堂,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