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4本全是6月書單,后面是很久之前已經看完一起羅列,最后還有未讀且想讀的兩本。
-
1
-
《無比蕪雜的心緒》
大體都是村上生活中經歷的想法和體驗,不過可以窺探職下作家的小心思也不錯。
被譽為“完整了解村上春樹文學與內心的必讀之書”。
-
2
-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寫長篇先說時,我規定自己一天寫出十頁稿紙,每頁四百字。用我的蘋果電腦來說,大概兩屏半的文字,不過還是按照從前的習慣,以四百字一頁計算。即使心里還想繼續寫下去,也照樣在十頁左右打住;哪怕覺得今天提不起勁兒來,也要鼓足精神寫滿十頁。因為做一項長期工作時,規律性有極大的意義。」
就跟面對一個好友說著自己的工作一樣,不帶偏見,也沒有傲慢,拉家常。
文人相輕也是百面人生中的一種,同個行業的鄙視都或多或少存在些,現在相親鄙視鏈都赤裸裸的理直氣壯。
村上每次都只能專心做一件事情,要么開店,要么專心寫作,最后還是將在大學開始經營負虧現已盈利的酒吧拱手轉讓,一心一意做職業小說家,幾乎不參與任何商業活動和新書簽售會。
內容大多寫的都是寫著幾十年來作為小說家的一些碎碎念,全職寫作的小說家鳳毛麟角,要好好珍惜村上這個瑰寶。
-
3
-
《大蘿卜和難挑的鱷梨》
是不是一直覺得能寫出這么多著名小說的村上神圣的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給你看看這本書里面的幾個句子,你就知道摩羯座的村上有多悶騷。
去菜市場買點卷心菜茄子蘆筍,還要腦補“世上只怕還會有不少男人,面對著美麗的姑娘便蠢蠢欲動:‘好哇,今晚該怎么來料理這丫頭呢?
吃個凱撒沙拉,非要用“如同處女般脆嫩水靈的新鮮長葉生菜”
而且自己掛著星巴克吊墜的鑰匙不見了,急著馬上去尋找,被別人發現了覺得點丟臉來著。(也是可愛)
-
4
-
《海邊的卡夫卡》
只能說這個小說的腦洞開的很大,我的腦洞有點跟不上,建議喜歡魔幻小說的可以閱讀一番。務實的我比較適合看敘事類的小說,比如挪威的森林
-
5
-
《挪威的森林》
雖說是日本作家寫出來的日式青春,但有些感受,莫名的也就只有同個階段年齡的人能夠理解。
原著和電影都看完了,個人覺得電影最多就算是原著黨的一種延續期待,電影會表現出我們看文本體驗不到的畫面感,嗯,我倒是深有感觸的一點是小說原著給予不了的,就是電影里面的年輕的松山健一(飾渡邊)真的好帥??。相對于林黛玉一樣讓人捉摸不透又一團亂糟糟的性格的直子,我還是更喜歡綠子的心猿意馬和率直可愛。
「渡邊君,下次手淫時要想著我喔」
「渡邊君,我們去看色情片吧」
「當然喜歡渡邊君了」
看完的時候覺得小說里面主人公的青春都有戀愛和性,都挺美好,除了最后渡邊和50多歲的玲子啪啪啪的時候難以理解。
很多人看的時候因為里面的性描寫做黃色小說來看,樂衷于此的小伙伴,可以去瞅瞅失樂園,性描寫內容相當于1t的硬盤容量。??
-
6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
開始職業作家生涯之際,也開始長跑。此后近30年,從夏威夷的考愛島到馬薩諸塞的劍橋,從日本村上市參加鐵人三項賽,到踏上希臘馬拉松長跑古道,跑步就跟他的文字一樣,都是代表著他的符號。
「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表達得準確一點,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罷,四五個小時伏案獨坐,默默地寫文章也罷,我都不覺得難熬,也不感到無聊。這種傾向從年輕時起便一以貫之,始終存在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歡一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是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許多來。」
-
7
-
《眠》
貌似是一本短小說,不怎么花時間就看完了,因為記得當時是站在新華書店翻閱看完。
腦海里只記得人物很喪。
-
8
-
《天黑以后》
當時是看著村上的名字選了這本書,說實話,我看的無感。因為現在連人物都記不起來。
-
9
-
《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
看小說的好處就是很多事情并不只是現實生活中那單調爛俗的一面,就比如被我們鄙視且不可原諒的出軌,在這里可以不帶一絲憤怒的存在,村上可以把這些描寫的很云淡風輕。
三十七歲的島本(男主)說“但某種東西是我不想初觸動的,想原封不動保存在那里。我來這里或不來這里----來這里是我在這里,不來這里時。。。。。。我在別處。沒有中間,不存在中間性的東西的地方,也不存在中間。”
——未看且想看——
-
10
-
《1Q84》
因為1984還不錯,想看看這個1Q84要搞些什么事情。
-
11
-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沒看過自然就不知道內容,也不想去網上看評價,被人劇透的感覺很欠揍。
第一是因為書名,第二是因為封面。
村上的讀者這么多,他的文字肯定是滲透人心的吧。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