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情感# #頭條心理情感學院# ? 包法利夫人:浪漫主義是普通人的毒藥,用浪漫主義來規劃現實生活,死路一條
艾瑪是一個充滿了浪漫主義思想的少女,生在農村,卻夢想著要過貴族夫人的愛情生活。嫁了一個才貌平庸的丈夫,現實距離理想太遠。
于是,抱著追求浪漫主義愛情的想法,包法利夫人一次次地出軌,追求所謂的愛情,最終把自己的生命搭進去了。
在沃比薩舞會上見到子爵,覺得現實生活中真有自己夢想的人物,但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生了一場大病。
遷到榮鎮之后,她認識了年輕漂亮、也有浪漫主義思想的實習生萊昂,兩人一見如故,情投意合,她破滅了的夢想又死灰復燃。但是萊昂比她年輕,膽小怕事,錯把她當成可望而不可及、冷若冰霜的賢妻良母,放過了機會,到巴黎去了。
在她灰心、失望之際,情場老手羅多夫乘虛而入,投其所好,說些浪漫主義的花言巧語,艾瑪錯把他當成自己夢寐以求的情人。她要求私奔,被他拋棄,而為了私奔,她已經開始借債了。夢想再一度破滅,她又大病了一場。
病后為了消愁解悶,夏爾陪她去了盧昂劇院,恰巧碰到從巴黎實習回來的萊昂,他經過巴黎酒店女郎的熏染,已不是當年含情脈脈、羞羞答答的少男了。兩人舊情復萌,每周在盧昂旅館幽會一次。?
情人生活也變得像夫妻生活一樣平淡無奇,但她已經債臺高筑,再不償還,就要扣押財產。她求萊昂幫忙,甚至暗示要他盜用公款。她還向公證人借錢,但卻不肯為了金錢出賣愛情,這說明她心里還殘存了一點浪漫主義精神。她也不肯向她丈夫低頭,因為她不愛他,所以不愿在他面前失去尊嚴。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服毒自殺了。
感悟:
或許包法利夫人的悲劇,直接來源于這一種想法:“結婚以前,她以為自己懂得愛情,但現在卻沒有得到愛情應該帶來的幸福,于是她想,是不是自己搞錯了?艾瑪竭力想要知道:幸福、熱情、陶醉,這些在書本中顯得如此美麗的字眼,在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婚姻中的悲劇,往往來自“不甘”,來自不承認現實。像愛瑪這樣被浪漫主義深深“毒害”的婦女來說,不肯面對現實,總想在現實生活中尋在完美的愛情,她的悲劇早就注定。
其實,丈夫夏爾雖然有些笨拙,不夠浪漫,不會討喜,但無疑是最真心對待她的那個人。可惜愛瑪生活在夢幻中,被自己的不切實際追求徹底耽誤了。